朱元璋、凤阳、玄利、明光、朱勇、毕贤等各地方的一端都自称是太祖环环相扣,吵得不可开交。
明光1932年设县(其主要领土来自盱眙),历史从这一年开始写起,只有八十多年,因此明光说不值一提。至于句容、沛县,那是朱元璋远祖可能生活过的地方,与籍贯无关。笔者认为朱元璋籍贯只能为盱眙,有四重证据:第一重证据为明代史料。明代有许多史料明确记载朱元璋出生在盱眙。如明代曾惟诚《帝乡纪略》云:“太祖生钟离之东乡,盱眙之唐兴、灵迹诸乡也。“再如明代万历《帝里盱眙县志圣迹》载:“本县为太祖诞生重地,号称汤沐,各项徭役半于他郡。”“帝里“就是皇帝的故里,老家。由于沾太祖的光,明朝早期盱眙人缴纳的赋税只是其他地方的一半,每逢新年还要派一位代表赴京朝贺,皇帝亲自接见,就是因为皇帝家乡的缘故。
第二重证据是朱元璋撰写的《御制皇陵碑》,洪武十一年撰,此碑立在凤阳,开头记载了他一家因灾荒从盱眙流浪到钟离(凤阳)后的悲惨遭遇: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
所谓“寓居是方”,就是作为逃荒难民临时托身这个地方(凤阳)。没有家产,没有土地,靠租地种过日子。因瘟疫流行,父亲、母亲、大哥相继病死,且死无葬身之地,有人可怜朱家,赠一块坟地,才得以安葬。大嫂子无法生存下去,哭哭啼啼地带着孩子“东归故乡”(可见凤阳不是故乡)。其他兄弟姐妹,或送人,或出嫁,朱元璋成了孤儿,为了糊口进皇觉寺当了和尚。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流浪四方。后来又回到皇觉寺,不久参加起义军,凭英勇善战逐步发迹,成为开国帝王。
第三重证据是朱氏家谱,这是十分重要的直接证据。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保存许多人物史料。近年来,一部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家族的家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这部家谱就叫《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学界称之为“朱八谱”。 “朱八谱”直接称“盱眙朱氏”,含义十分明显,表明其家族的根在盱眙。“朱八谱”开头就写道:“朱氏盱眙始祖明太祖元璋”,再记:“江西八支始祖宁献王权。”朱权,洪武十年生于南京,封地在南昌,没有把南京、南昌作为籍贯,更没有把凤阳作为家乡,可见朱元璋后代认为朱元璋的籍贯是盱眙,而不是凤阳。
第四重证据是当代凤阳人的研究成果。当代《凤阳县志》明确地说:“元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诞生于钟离之东、盱眙县灵迹乡。至元五年(1339年)迁居于钟离县太平乡孤村庄。”(《凤阳县志》第26页,方志出版社,1999年9月)。就是说,十几年前凤阳人认为朱元璋出生于盱眙,12岁时因为灾荒随家人流浪到钟离县(即风阳)。这部地方志是集体编纂的,代表着一种共识,同时经过滁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等上级业务主管门一大批专家的审核验收后才公开出版发行的。原朱元璋研究会秘书长、风阳县文化馆夏玉润与吴庭美合著《凤阳古今》 一书,书中写道:“朱元璋在钟离之东、盱眙县灵迹乡红庙(即今嘉山县明东乡赵府村)诞生了”(黄山书社1986年9月版)。当代研究朱元璋最著名的专家之一陈梧桐教授,在其《洪武皇帝大传》一书也持这个观点。可笑的是,十年后,凤阳人突然出尔反尔,说朱元璋出生在凤阳,是凤阳人。2009年10月底,不惜重金把许多学者请到风阳召开“朱元璋暨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又花费巨资拍电视连续剧《凤阳小子》,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凤阳说”的主要证据就是《朱氏世德碑记》中所说的“先考君娶妻陈氏,泗州人,生子四:长重四公生盱眙,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迁钟离后戊辰年。”此文载明代藏书家郎瑛《七修类稿》,郞瑛说是明太祖撰写的,当时就有不同文本,错讹较多,郞瑛整理后收录集中,但自明代以来的各种版本的《明太祖集》均未收录,因此此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中国人的传统是上推三代,以祖父的籍贯为标准,一个人祖父的籍贯在那里,就是那里人,不以出生地为标准。如陆游父亲在外做官,陆游生于淮上,从古到今都认为他是绍兴人。近代学术大师罗振玉的祖父即迁居淮安,但一直未入淮安籍,罗振玉在淮安出生长大,三十多岁才离开淮安,他的籍贯只能是浙江上虞,为考秀才还得千里迢迢回到上虞。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在宋末元初为摆脱淘金户的枷锁,带领全家迁居盱眙,落籍为盱眙人。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父、祖父的陵墓——明祖陵,因此安置在盱眙。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在盱眙生活四十多年,后来因灾荒带着全家逃难,流浪到凤阳,靠租地种田为生,并没有取得凤阳的籍贯,全家仍是盱眙人。比如当今一个江苏农民在北京打工,在北京生的孩子没有北京户口,无论到哪一天只能说是江苏人,不能说是北京人。退一步说,即使朱元璋出生在凤阳,朱元璋的籍贯也只能是盱眙,这就是他的后裔只认盱眙,不认凤阳的原因。
1.《帝里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帝里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315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