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林译 翻译漫谈: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1922年,茅盾在《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道:“最近有人批评‘直译’;他们的意思不是‘看不懂’,也就是说‘看起来很硬’。我们认为直译似乎很难,或者说如果存在,就永远不会被理解。你看不懂的翻译是“死翻译”,不是直译。

1934年,茅盾在《直译、顺译、偏译》一文中写道:“直译”在五四运动后成为权威。这是反对林琴南的“歪译”的。我们说林的翻译是“歪歪扭扭的翻译”,根本不是想宠他;我们觉得“意译”这个词不适合林的翻译,所以我们称之为“翻译”。"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作选》的序言中回忆了这件往事。他写道:“后来有些译者随意增删原著,不注意忠实的‘意译’甚至‘歪译’,比林的译法还要差。”

从以上情况来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是反对不可理解或看似费力的翻译;反对意译的人反对随意增删原著,反对不注意忠实翻译原著。

鲁迅也积极提倡直译。

后来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不能区分。

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所谓‘直译’,是指按照原文直译,一次翻译一个字,字的顺序不变。所谓“意译”,是指用中文表达原文的意思,不必完全遵循原文的字面和序数。直译强调对原文的忠实,意译强调译文语气的通顺。人们对哪种翻译最合适有很多争论。在我看来,直译和意译的区别应该根本不存在。.....如果想尽可能的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必须尽量保留原文的句子组织。所以,直译不能是意译,意译也不能是直译。”

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即意译。死译不同于胡译,留译不同于屈译,这是可以分的。都是错译。正确的翻译不能与直译或意译区分开来。”

1959年,周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题为《关于直译》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直译既不是‘词典翻译’,也不是死译或硬译。它是一种要求真正自由翻译和准确翻译而又不失原文语气和语境的翻译方法。换句话说,当时所谓的直译,就是真正的意译。”

如果说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认为直译是意译,两者是分不清的,那么在70年代和80年代人们分别分析了直译和意译。

1982年,周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音译而不译。比如,民主被翻译成“Demo Clasey”,而不是“民主”。第二类是直译。比如鳄鱼的眼泪翻译成“鳄鱼的眼泪”而不是“假的眼泪”。第三类是根据原文的结构或语序进行翻译,而不是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语序进行翻译。比如“你来了,”她说。。最后,他指出“字面翻译似乎不少,但就一篇文章和一本书而言,字面翻译的要素毕竟是少数。”

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中的几个矛盾》一文中也谈到了直译和意译。他说:“直译是把对原文内容的忠实放在第一位,对原文形式的忠实放在第二位,对译文形式的通顺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就是把内容忠实于原文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翻译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是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最后,他得出了五个结论,可以总结为两点:1 .当与原文相同的形式可以表达与原文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译,不能表达时,可以意译;2.如果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更准确有力,可以直译,如果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更准确有力,可以意译。

1979年,王佐良在《意义、风格与翻译》一文中写道:“要根据原文的不同情况来决定直译。意译就是意译。一个优秀的译者总是能顾全大局,紧扣局部,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并且方便读者理解和接受。一个好的翻译总是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凡是直译部坚持直译的地方,意译部一定要放手。”

从上述情况出发,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译者对直译和意译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采取了包容的态度。这说明当代译者在理论上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四五十年代的译者更加成熟。

在国外,翻译界的同行也讨论这方面。剑桥大学的乔治·斯坦纳教授提倡自由翻译。在1975年出版的《巴别塔之后》一书中,他扮演了17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德莱顿倡导的自由翻译的角色。他写道:“正确的翻译方式应该是意译,而不是直译或模仿。所谓自由翻译,就是“译者有一定的自由度,要时刻看到作者,才不会迷失方向,但主要还是顺着作者的意思,不扣字。他可以引申作者的意思,但不能改变。“根据德莱顿的说法,这是埃德蒙·沃勒和西德尼·戈多尔芬在1658年翻译维吉尔的史诗《埃涅伊德》的方式。更有甚者,德莱顿本人在翻译《活力》、《霍勒斯》、《奥维德》、《朱维纳尔》、《乔叟》等作品时也使用了这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在他评论别人的译本时也有所阐述(如1685年出版的《西尔维亚的序言》)。通过自由翻译,“作者的精神可以毫无损失地传播。”好的翻译就像“小品”。理想情况下,翻译并没有剥夺原作的权威性,而是向我们展示了如果原作最初是用我们的语言创作的,它会是什么样子。"

国外也有学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你同意他们吗?

1.《林译 翻译漫谈:直译与意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译 翻译漫谈:直译与意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34046.html

上一篇

佩兰 佩兰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熟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浮生六记粥可温原文 《浮生六记》: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浮生六记粥可温原文 《浮生六记》: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文本/时间01.如梦般飘荡,为欢喜几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从来不缺描写爱情的诗,不是动情,就是苦涩。但那些大多是王侯将相之间的恩怨,与我们这种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大家都在期待一段...

乙文中医减肥 名黛美容连锁机构特色!乙文三分钟中医减肥!

疗效好:经临床验证,对顽固肥胖药、啤酒肚、局部肥胖、一般中医针灸减肥减肥无效者,使用英文中医减肥也有效  速效:一旦使用文怡减肥,就会有食欲抑制、腹部放松、减肥的感觉。不需要增加运动...

魔道祖师天天原文 一句话证明看过魔道祖师,我先来:说天天就天天,少一天都不算天

  • 魔道祖师天天原文 一句话证明看过魔道祖师,我先来:说天天就天天,少一天都不算天
  • 魔道祖师天天原文 一句话证明看过魔道祖师,我先来:说天天就天天,少一天都不算天
  • 魔道祖师天天原文 一句话证明看过魔道祖师,我先来:说天天就天天,少一天都不算天
心经全文注音及解释 《心经》全文-心经原文注音及译文

心经全文注音及解释 《心经》全文-心经原文注音及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凝练、深刻、凝练、极其重要的经典。是大乘佛教徒和在家的佛教徒每天背诵的佛经  现在唐玄奘和尚的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魔道祖师晋江 《魔道祖师》晋江原文被锁 官方11字回应道明真相

  • 魔道祖师晋江 《魔道祖师》晋江原文被锁 官方11字回应道明真相
  • 魔道祖师晋江 《魔道祖师》晋江原文被锁 官方11字回应道明真相
  • 魔道祖师晋江 《魔道祖师》晋江原文被锁 官方11字回应道明真相

离骚原文完整版 完整版原文《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  东汉王逸解释说:“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象征着花鸟的旺盛和奇幻迷幻的“寻女”,借助自传体记忆中的情感...

开学了小品 绍兴一大学院长的开学致辞堪比小品(附原文)

开学了小品 绍兴一大学院长的开学致辞堪比小品(附原文)

有网友评论说,沈校长的讲话是文理学院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招牌菜”。申学院党委书记白对同事们的才华大加赞赏,称“像赵本山的小品一样,值得一年一度的期待”。“不是一家人,不是一所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