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似乎永远是一个带着孤独和辛酸的词。许是生活所迫,许是梦想造就,无数人背着行囊流浪异乡。在冀东油田3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来到渤海湾,在这里扎根,默默奉献青春。
石宗国是瑞丰化工公司R&D中心的秘书。今年是他来冀东油田工作的第30年。1988年冀东油田成立之初,他跟随玉门油田支持冀东油田建设的团队来到这片盐碱地,渴望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新油田里做出一番事业。从月薪60多元开始,做修井工,走车队,管理配液站。他见过最艰苦的环境,夜以继日的努力。他说,这30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永远保持积极乐观,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闲暇时,他喜欢静静地读文史书籍,唯一一张与家人合照的全家福被压在书桌下。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师宗国四年只能回玉门一次。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最小的。他们被托付照顾父母很多年了,甚至在父亲去世的时候。今天我妈也是年过半百,但是不能在身边孝顺。说起这件事,彪悍的西北汉子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和苦涩。
就像《哪里有油,哪里就是我家》这首歌,石宗国从玉门油田的“二代油”来到冀东油田。2015年,儿子选择回冀东工作,成为“第三代石油”。这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精神遗产,也是冀东每一个石油人对油田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
刘帅和张,这对年轻夫妇,在2009年来到油田。重庆的张热情开朗,铁岭的刘帅朴实幽默。两个南来北往的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趣事。2010年,两人通过油田组织的集体婚礼结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建立了自己温暖的小家园。两人都在一线工作,一个从事安全工作,一个负责仓库。天气好的时候,下班后,我们去小市场买两个新鲜的青菜,和熟悉的小贩聊天。
一到家,张就进了厨房,开始做晚饭。刘帅也帮忙洗菜。张做的是正宗的川渝家常菜,吃过水煮鱼的都赞不绝口。为了照顾刘帅的口味,她回东北过年的时候偷偷征求婆婆的意见,甚至学会了在东北炖菜和韭菜盒子,让老公在这里吃到“家乡味”。
在异乡生活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两个人互相鼓励,互相照顾,平凡的生活很稳定。女儿今年6岁,父亲带出来一口普通话,往往听起来像大人一样惊艳,让人捧腹大笑。今年家里又多了一个宝宝。谈到未来的生活,这对年轻夫妇的脸上充满了幸福。
傅杨晓的家乡在石油城市大庆。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瑞丰化工公司担任技术员。在工作日,一件毛衣、牛仔裤和一双运动鞋是她日常着装的标准。她最大的爱好是收集球鞋,球鞋和运动、读书一样,都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遇到喜欢的鞋子,即使不吃也要买。每一双鞋都是她的“宝贝”。
刚来油田两年,她经常感到孤独。工作上有很多东西要学,有点迷茫不知道跟谁说;朋友不在身边,下班不知道做什么;深夜饿了只能拆一桶泡面,然后静静的等着水壶里的水烧开。这样说不出的情绪,相信每个刚到异乡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想念自己的家人,想念家乡的一切,但“乡愁”这句话却一直在他的喉咙里。每次面对远方的家人,我们都习惯于报喜不报忧。
那段时间,去油田体育馆成了她为数不多的业余活动之一。有一次,杨晓独自在博物馆里跑步。因为天气闷热,她突然觉得眼前一黑,然后就晕了过去。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平躺在地板上,衣服背在脖子上,周围是几个陌生人关切的目光。她一醒来,几个人就冲过去问她好点了没有,递过来毛巾和温水。“那一刻,有种想哭的冲动。”
后来,每当我在体育馆看到那些热情自助的人,杨晓都会微笑着迎接他们,她逐渐开始向城市开放,在公司和油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工作也越来越令人满意。
油田的陌生人可能会有辛酸和迷茫,难免会想家。但他们选择了冀东,在那里工作生活,组成家庭,结交朋友。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油田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小人物”,但当你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发现,他们用心热爱这里的生活,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追求梦想。
漫长的岁月漫长,祝你在异乡能品尝到平凡生活的丰富,更积极乐观的走在路上;愿岁月永远温暖,带走你的青春和稚气,同时给你力量去爬山爬山。
照片:戴军
平台编辑:君君编辑:王翔制作人:左宏
1.《hello异乡人 展播|Hello,石油异乡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hello异乡人 展播|Hello,石油异乡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9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