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所指的蒙古全球扩张时期肯定是指蒙古13世纪“蒙古狂飙”的时代,先说观点:蒙古扩张时期并不能否定重骑兵的价值重装拉夫。尤其是在明、清时火器发展相对于欧洲落后的远东地区,人马俱重甲的重骑兵依然是野战的中坚力量,就比如说明末清初,后金(清)其中一项克敌制胜的武器就是“重骑兵突击”,这个在明、清和朝鲜史书中都一再提到过。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三十五》:而(女真兵)人马践踏逾越,且兵皆铁甲,马亦披甲,故弓箭不能伤,如非火器则不可制。《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二·熊王功罪》:最后一层仍用铁骑,人马皆重铠,俟火炮既发,突而出,张左右翼殊死战,人莫克当者,官兵不能支。《熊廷弼集·恭谢天恩疏》:该臣又见得奴贼战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
所以,在“蒙古狂飙”后的时代,由于火器发展还不充分,重骑兵至少在远东战场还大行其道,据以上史料描述,后金甚至将重骑兵放在决胜时刻再杀出的主力兵种。还有明朝,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派重骑兵杀敌,就比如说万历援朝之战的稷山之战,明军面对持有大量火铳的倭军,就是用重骑兵突击,在野战中克敌致胜,所谓“虽倭贼之善炮,稷山之战,解总兵以铁骑蹂之,此其验矣”。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四十》:解生等伏兵于稷山之素沙坪,乘贼未及成列,纵骑突击之。贼披靡而走,死者甚多。又遣游击摆赛将二千骑追之,与四将合势追击,又破之。
具体到蒙古军西征期间,蒙古的部队里的重骑兵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冲击敌军的军阵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部分重骑兵据彭大雅的《黑鞑事略》记载大约占据了全部骑兵当中三成,所谓“摧坚陷阵,全籍前锋衽革当先,例十之三”。而且据彭大雅记载,就蒙古骑兵在东方战场上作战时,骑射战术是放在次要地位,他们仍然偏好使用重骑兵突击的方式,冲垮敌阵最后全歼对手。当然,具体使用方式灵活多变,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用重骑兵直接突击,所谓“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与此同时,蒙古全军将敌军军阵包围,信号一出,全军出动撞击敌军军阵,打垮对手,“兵既四合,则最后至者一声姑诡,四面八方响应齐力,一时俱撞”。这就是典型的冲击骑兵作战方式了。
第二、敌军的军力和精力大量消耗之时,趁机杀出,收割人头,“或驱降俘,听其战败,乘敌力竭,击以精锐”。如蒙古第一次西征的时候,哲别、速不台打击格鲁吉亚(当时称为谷儿只)军队,先让突厥和库尔德仆从军与格鲁吉亚人先打得两败俱伤,然后骑兵直接冲击,导致格鲁吉亚军被斩杀过半。
《多桑蒙古史·第一卷》:将抵梯弗利思,谷儿只军来御,阿忽失(仆从军统帅)军力战不利,多所损伤;而谷儿只军亦因以疲弱,蒙古军乘势继进,突击败之,斩杀过半。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重骑兵在装备上相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兵还是要轻量化的,并非是完全的全铁甲具装,就比如说金国的铁浮屠“人被两铠”,马匹也被厚重铁札甲所包裹,这就是完全以牺牲机动性代价来补强防护性。
而蒙古重骑兵则有所不同,更讲究在防护力和机动性上的平衡,所以要在确保防护力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轻量化。从《多桑蒙古史》和《柏朗嘉宾蒙古纪行》推测:蒙古的轻骑兵应该人、马俱以皮甲护身;而重骑兵的大部分应该是士兵内有皮甲、外罩铁札甲,而马匹则采用皮甲。
《多桑蒙古史·卷一》:兵械最备者,并持一微曲之刀,头戴皮兜,身衣皮甲,甲上覆铁片。
根据《蒙鞑备录》记载蒙古军“悉是骑军”,再结合《多桑蒙古史》所叙述,上文的“兵械最备者”就是蒙古重骑兵了。蒙古重骑兵在装备上的相对轻量化再加上出征之时,有马数匹,可以轮流骑乘,也可以保持高度的机动性,这就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它也可以像轻骑兵一样追歼敌人。
《蒙鞑备录》:凡出师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故马不困疲。
高度机动性的蒙古轻重骑兵在蒙古军西征期间给东欧军队带来巨大的杀伤,东欧军队一旦败退,就会大量的被追击的蒙古骑兵杀死,逃跑路上真是惨不忍睹。如匈牙利军在败退的时候,大量的步兵在败退路上被杀,所谓“匈牙利军多死于道,积尸亘二日程”。
而受到一些电视节目的影响,就比如说《古兵器大揭秘》,节目中将东欧军团说成了全身板甲的军队,这个就言过其实了。其实板甲的发明和应用得追溯到14世纪,怎么可能披挂在东欧军队的身上,事实证明东欧军队除了一些骑士拥有铠甲(品种可能是锁子甲、鳞甲之类的),大部分都是装备低劣、缺乏训练和防护的农民,在野战中根本无法对抗蒙古军队的降维打击。如里格尼志城之战,波兰军团不仅全是步兵,还“兵甲不完,士卒半身裸露”,装备、训练水平远低于蒙古军团。
《多桑蒙古史·第二卷》:夫以少量擐重甲之骑士,及无数半裸露之乡民,不知战术,不知服从,统率不能一致,恃此军队以抗久经战阵习知战术之蒙古轻骑,故每战必败。
顺便说一下,所谓蒙古重骑兵比例占到军队的四成,这个说法来源于西方史学家杜普伊的《武器与战争的演变》,此书的说法由于不是原始文献,故不作引用。经查证,很有可能将是这位作者看了《大金国志》之后,强行把女真军的轻重骑兵比例往蒙古军上套(不相信大家算一算),这个就失之于严谨了。
《大金国志·女真传》:每五十人分为一队,前二十人全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甲,操弓矢。
所以,蒙古扩张时代并不代表着重骑兵的落幕,至少很长一段时间还在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引用文献:《黑鞑事略》、《蒙鞑备录》、《多桑蒙古史》、《柏朗嘉宾蒙古纪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熊廷弼集》、《明史纪事本末》、《建州闻见录》、《大金国志》、《武器与战争的演变》
1.《重装拉夫,蒙古全球扩张时期,像铁鹞子、铁浮屠那样的重装骑兵还有存在的价值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重装拉夫,蒙古全球扩张时期,像铁鹞子、铁浮屠那样的重装骑兵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194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