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取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卡余额只剩下400多人民币,今年65岁的支付老人有点朦胧。

自己卡里应该有5000多元,怎么只剩下这么一点了?是不是被盗了?心急如焚的他赶紧找工作人员调出消费详单,才发现其中的端倪:这笔钱可能被孙子花在了一款游戏里。

这几天,全家人一直在跟游戏客服协调退款一事,但至今没有结果。昨日,孩子妈妈惠女士联系到三秦都市报记者,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提醒广大家长,注意看管自己的“熊孩子”。

3个多月充值4588元

“9月12日,孩子爷爷要用钱,去银行取钱时才发现这事的。此前我们知道娃有时候会玩游戏,但不知道他给游戏里充钱。”惠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小龙(化名)今年11岁,刚上小学六年级。和很多男孩子一样,活泼、好动,爱玩“枪战”游戏。这次花钱充值的游戏叫“4399生死狙击”。

“因为他玩得不是很多,我们也就没有太在意。谁也没有想到他会通过微信支付把他爷卡里的4000多元都拿去买了游戏币。”惠女士说,此前小龙曾拿爷爷的手机骑过共享单车,有可能是在那个时候记住了支付密码。

事情发生后,她调出了儿子游戏账号上所有的充值记录,发现第一次是在今年6月3日,当天他总共买了60元的游戏币。此后的3个多月,小龙多次充值,最少的时候充1元,最多的时候充了612元,共计4588元。

家长:游戏公司应尽到提醒义务

“我们知道孩子花这么多钱玩游戏,心里又急又气,一是觉得钱没了挺心疼,又担心孩子沉溺游戏中耽误了学习。所以教训了他之后又跟他谈,孩子说不知道这花的是真钱,还以为是虚拟的游戏币。”惠女士认为,这件事情孩子固然有错误,但他毕竟只有11岁。开发运营这款游戏的公司也有责任,应该尽到提醒义务。

“我昨晚登录了这个游戏网页看了,付费页面就没有任何说明条约之类的,我觉得不妥。还有就是孩子未成年,这样的消费能算数吗?”惠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随后,记者也打开了这款游戏,发现游戏首页即可选择充值,只需选择服务器、输入充值账号,再选择充值金额即可完成操作,付款方式多样,其中最便捷的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微信支付。

“这笔钱对我家不是一笔小数目,孩子爷爷是农民,现在在地铁站打扫卫生贴补家用,一个月工资才1800元。我和孩子爸一个月的收入加在一起也才5000元。”惠女士说,她希望游戏公司能考虑实际情况,予以返款。

律师: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 可申请退款

11岁的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网络游戏充值,究竟能否退款?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陕西莱顿律师事务所的何睿律师。

何律师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年龄只有11岁,还未成年,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因主体不合格而无效。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值,属于这一民事行为,家长可以向该游戏公司申请退款。”

惠女士告诉记者,事后她和该游戏公司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已消费款项的退款,需要提供一些信息。“对方给我发来的通知上写明,我要提供的信息有3项。一是对该充值事件做一个详细的描述;二是充值使用者未成年证明,以及与申请人(监护人)的关系证明;三是证明未成年人充值操作的有效文件。”

“目前对方说,会帮我申请部分退款,但还没有动静。”惠女士说。

本报记者 张晴悦

1.《关于4399生死狙击好号和密码我想说孙子拿爷爷手机偷偷买游戏币 3个多月充值4588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4399生死狙击好号和密码我想说孙子拿爷爷手机偷偷买游戏币 3个多月充值4588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17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