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这个系列从8月开始写,只有一个学期。因为有缘,当然要有补充才能收集到12篇。

12是个全乎数,12生肖、12时辰、12星座,不孤单。

(邮票上的仫佬族)

细心的不细心的朋友应该都注意到了,作为正文的十篇,标题里面是含有数字的,从一到十。我当然是有意为之。其实《缘起》的谐音“圆”代表了零,《补遗》本来想叫做《拾遗》。所以应该是从零到十一——我是学过C语言的。

为什么要这么干?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因为要想写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县的风土人情方方面面,线索实在过于庞杂。以我这点薄弱力量,如果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很快就会陷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顾头不顾尾的境地。有的东西会写重复了,有的东西又会忘了写。到哪天收不住了,陷入文字的迷宫里,继续写之无味,不写弃之可惜,最终就形成网络上常见的太监文。作为海棠书院特约的作者,身背天津大学实事求是校训和家国情怀使命感的我,当然并不想这样。

(天津大学的校训石,赵天麟校长手书的实事求是。本人手机拍摄,无修图)

那么,既然本人并非专业的社科人士,某种规则定下每章的标题,然后按这个标题确定这一章要写的范围,最后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这一章填上内容。不管质量咋样,即使硬着头皮也能把内容填完吧?这样一想,事情就变得轻松多了。所以写文章要先列提纲,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这是很重要的啊。

为了在最初连载的时候,保证大概一周一篇的推送,我还是先写到了《三尖》,才委托给海棠书院开始推出。事实上大家看到《三尖》的时候,我已经写到《六亲》了。然而即使如此,最后的《九龙》和《食美》还是出现了跳票。不过幸好还是完结了,总算在2017年开头几天,有了一个交待。

(天津大学的海棠花,每年四月竞相开放。本人手机拍摄,无修图)

虽然终于是写完了,但是其实没有说到的还是很多,也并不系统。比如对于民族语言的传承,传统节日的演变,都没有做太深入的探讨。作为一个更多是扯闲篇的系列,我这些文章只能算是一个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关于家乡的介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能够出现。

另外,这一系列文章最大的弱点是,图片大部分都是网上找来的,因此必然会涉及到版权问题。问题是我离开家21年,之前是没有数码相机,很难拍到一些保存到现在的照片。之后在天津结婚生子,每次回家就是匆匆两三天,也没有对文章里提到的那些地方下过功夫,留一些影像的资料,甚为遗憾。

因此这次过年返乡,我决定先把手机内存清一下,然后花几天时间,租个车,到天河、怀群、崖宜、黄金、龙岸乃至兼爱、宝坛的大山里面去转转,给这一系列文章拍下一些尚可一看的原创照片来。话说我对我的拍照构图,还是有着迷之自信的。

等我回来。

作者:卢铮松(天津大学海棠书院)

卢铮松老师的《仫佬族那些事》之系列篇地址:

海棠专栏(009)仫佬族那些事之缘起:我的民族

海棠专栏(010)仫佬族那些事之依饭:历史传说

海棠专栏(011)仫佬族那些事之两县:政区地理

海棠专栏(012)仫佬族那些事之三尖:文化人物

海棠专栏(013)仫佬族那些事之四把:民间故事

海棠专栏(014)仫佬族那些事之五岭:当地特产

海棠专栏(015)仫佬族那些事之六亲:于公成龙

海棠专栏(016)仫佬族那些事之七伤:李君德山

海棠专栏(017)仫佬族那些事之八景:东门风物

海棠专栏(018)仫佬族那些事之九龙:天河回忆

海棠专栏(021)仫佬族那些事之食美:各种吃的

1.《海棠网址入口myhtlmebookmyhtlmebo专题之海棠专栏(022)仫佬族那些事之补遗:准备回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棠网址入口myhtlmebookmyhtlmebo专题之海棠专栏(022)仫佬族那些事之补遗:准备回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48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