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

【索尔之锤】索尔之锤:第一次维京人入侵

公元789年的一天,在多切斯特的韦塞克斯王室庄园里,布兰妮国王像往常一样早早醒来。(威廉莎士比亚、维多利亚、Northern Exposure、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他的王后Eadburh等着他一起做晨祷。这位有着旺盛权力欲的女强人来自麦西亚,是大帝五发的亲生女儿,今年刚和布里特里克结婚,但已经开始接管韦塞克斯的政权。宫中她最看不惯的是布里特力克和那个眉清目秀的丁新月(Worr)之间的亲密关系。虽然他们俩还没有做些老套的事,但任何虔诚的基督徒都不应该有这种丑陋的想法。何况堂堂的韦塞克斯王。所以她决定利用宗教净化丈夫的心灵。

多切斯特威塞克斯国王

在拉丁语的祈祷中,布里特里克困了,想睡觉,他用嘴读祈祷文,但心里在想如何摆脱这个困境。(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千里迢迢》)这时,一个信使进来了,他在南边的波特兰岛上登上了三艘奇怪的船,船上有金发碧眼的异乡人,看起来很凶恶,当地人无法确认他们的意图,只有通过船上装了货物来判断他们可能是商人。所以派系。(*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译注)得知此事后,郁闷的布里特里克立即生气,命令杜赫德这个王家官司立即前往波特兰。必须把这些异乡人带到国王的驻地。在韦塞克斯进行某种商业活动是因为要向国王交税。(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

韦塞克斯

接到命令的杜赫德立即出发了。因为是韦塞克斯的中心,杜赫德只带了几个追随者骑马去波特兰。威廉莎士比亚,《警醒》,《国王》,Northern Exposure,Northern Exposure)他们到达时,报告中提到的异乡人仍然留在那里,看来确实想做生意。杜赫德立即命令他们停止销售,跟随自己去国王那里。异乡人显然听不懂杜赫德的话,但似乎理解了他语气中包含的命令和高傲,表情也严肃起来了。双方不僵,气氛越来越紧张,杜赫德和他手下的表现也越来越严格。这时,异乡人突然转过身朝自己的船走去,杜赫德认为他们应该跑,飞快地追了过去,没想到这些大汉子没有离开的意思。他们从船队上取下盾牌,从船底拿出闪光的剑和斧头,向盎格鲁撒克逊人咆哮着杀了他们!不知所措的杜赫德当场被杀,其余的人四处逃窜,向国王报告了这场悲剧。这些异乡人是维京人,杜赫德是第一个死于他们剑下的英格兰人。(莎士比亚,英格兰)。

波特兰海滩

波特兰岛的海滩,维京人在这里首次踏上英格兰的土地。

如果韦塞克斯发生的这一事件只能被称为一次“事故”,维京人的下一次袭击将震惊整个英格兰和整个基督教世界。793年夏天,诺森伯里亚出现了很多可怕的“凶兆”,人们看到疯狂的旋风从海上吹来,带着闪电和暴雨横扫地面,有人说自己看到龙在空中飞来飞去。此后不久,6月8日,维京人破浪突然袭击了位于Lindisfare的教堂,杀死了教士,抢走了财物,离开前烧毁了教堂。要知道,林迪斯凡教堂不是普通教堂。可以说是诺森布里亚所有教会的发祥地。无数著名的主教和修士是整个北英格兰宗教生活的中心,所以这次会面引起了很多关注。弗兰克帝国的英格兰著名教士阿尔昆得知此事后,他立即写信给查理曼大帝,痛斥维京人的暴行,将神父的血洒在神圣的祭坛上,毁坏圣徒的雕像,真是罪恶。阿尔昆的措辞很激烈,可能是查理曼大帝想引起对此事的重视。所以他的祖国诺森伯里亚才能得到帮助。毕竟查理曼是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王。

查理曼大帝

事实上,查理曼即使没有阿尔昆的通知,也不会无视这一事实。因为他立即亲身感受到了维京人的威胁。(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战争)不久,查理曼到达了帝国南部一个叫纳尔布拉的城市巡回,当他坐在港口附近吃饭时,一些维京人的龙舟突然出现在海面上。正如波特兰居民所做的那样,当地人好奇地看着这些独特的船,发现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船,于是推测他们的来历。(威廉莎士比亚,波特兰,原住民,原住民,母语者,母语者,母语者)有人认为这是犹太人的船,有人认为这是来自北非或英国的商船,意见不一。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前进,老皇帝立即发现并问道

题:这些船吃水极浅、速度飞快,明显没有货物压舱,所以它们必定是战船!查理曼立刻吩咐他的扈从们拿起武器准备作战,如梦初醒的年轻战士们这才反应过来,呐喊着冲向码头,结成战阵保卫他们的皇帝。见到码头的防守如此严密,而且查理曼的王旗也矗立在附近,维京人失去了进攻的勇气,于是调转船头向外海开去。当法兰克人欢庆胜利之时,查理曼自己却站在房间的窗前,默默地流下了眼泪。随从们十分诧异,问他为何落泪。查理曼答道:“我并不害怕这些微不足道的恶棍会对我有所伤害,但是一想到甚至当我还活在世上,他们就敢于触犯这片海岸,真使我凄然于怀;而预计他们对我的子孙及其臣民会造成何等灾害,就更使我忧伤欲绝了。”

林迪斯凡城堡

  查理曼大帝的眼泪没有引起上帝的怜悯,他的噩梦成真了。林迪斯凡袭击仅仅1年后,维京人再次光临诺森伯里亚,试图洗劫唐河河口的埃格弗里斯修道院。这一次,恶劣的天气拯救了手无寸铁的修士们,风暴击沉了好几艘维京船,大部分人当时就淹死了,少数人挣扎着在河口登陆,也被充满仇恨的当地民众所杀,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头目。不过,好运气不会一直伴随不列颠人民。795年,维京人竟然攻占并洗劫了整个凯尔特基督教会的圣地——爱奥那(Iona)岛!受此打击,凯尔特基督教会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到惨案发生前能和罗马教皇分庭抗礼的那种巅峰状态。

  在8世纪的最后10年里,不列颠几乎每一个靠海的修道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维京人的威胁,麦西亚王奥发曾多次颁布法案,给予各修道院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帮助他们抵御来自海上的袭击,但收效甚微。先人们把这些修道院建立在海边的孤岛上,本是为了躲避尘世无休止的战乱,没想到反而成了维京人最好的猎物。维京人不仅杀死教士,将幸存者贩卖为奴,还将教堂中一切带有金银的物品卷走。对于一些极其重要的人或物,如教区主教和装订精美的手抄圣经等,他们还会明码标价,让英格兰人花钱赎买。这种强盗加绑架犯的行径给维京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让信仰基督的英格兰人恨之入骨。

  进入9世纪后,维京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弗里西亚(Frisia,现在荷兰的北部沿海地带)。这里是法兰克帝国中贸易和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自然也是最富庶的地方,城市中的人口和财富让维京人垂涎欲滴。于是,来自北欧的海盗和法兰克骑士们在这里连年鏖战,互有胜负,英格兰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机。国王们赋予了修道院更多的权力,现在教会也可以参与军队的组织,地区主教也担负起了世俗领主的一些职能。

埃格伯特国王的画像

 和法兰克人纠缠了近半个世纪后,维京人重新把目光投向了英格兰。835年,一支维京船队突袭了肯特北部的谢佩(Sheppey),屠杀了很多无辜的平民。836年,35艘维京船绕到了西边,在布里斯托尔湾南部隶属于威塞克斯王国的卡汉普顿(Carhampton)登陆。按照每艘船60—80名船员的常规数字计算,这支维京军队的规模应在2100—2800人之间。此时,第一次维京人登陆时的威塞克斯国王布立特里克早已被他狠心的妻子下毒杀死,在位的国王是他生前曾经驱逐的埃格伯特(Ecgbertht)。埃格伯特是一位武功卓著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多次击败麦西亚,不仅让威塞克斯获得了独立,还控制了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等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战士国王。得知维京人登陆的消息,他动员起附近数个郡的军队,前往登陆点拒敌。在萨姆赛特郡的海滩上,两军交战。出人预料的是,拥有主场之利和人数优势的威塞克斯军队竟然遭受了惨重的失败,他们不仅逃离了战场,还损失了数位高级军官,其中包括两位郡长——杜达和奥斯莫德、两位主教——赫里弗里思和威格森。

  虽然遭受了预料之外的失败,埃格伯特依旧表现出一位英明君主的镇定与手腕。他立刻压制住了国内的骚动,积极着手恢复实力。两年后的838年,又一支维京舰队南下来到布里斯托尔湾,这次他们是受到康沃尔地区的威尔士王国杜诺尼亚(Dumnonia)的邀请,和威尔士人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威塞克斯人的。面对强敌的进犯,埃格伯特坚定地带兵前去抵抗,丝毫没有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他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没有到海滩上御敌,而是前往维京—威尔士联军必经之路旁的兴斯顿唐(HingstonDown),将军营设在一座小山上。埃格伯特的努力和决心没有白费,维京—威尔士联军果然来到此地,决战中占据了地利的威塞克斯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不仅赶跑了维京人,解除了他们的威胁,还迫使杜诺尼亚向威塞克斯臣服,成为后者的附属国。埃格伯特终于将自己的势力伸进了不列颠的最西南端。

  1年后,69岁的埃格伯特与世长辞,埃塞尔伍尔夫(Aethelwulf)即位,维京人对威塞克斯的攻击也愈发猛烈起来。840年,由33艘船组成的维京舰队猛攻威塞克斯重要城市南安普顿(Southampton)。当地民兵在郡长伍尔夫赫德的带领下痛击入侵者,打退了他们的进攻,但是郡长本人受了重伤,不久后就去世了。同年,另一支维京船队入侵波特兰,郡长埃塞尔赫尔姆率兵与他们鏖战,多次打退了维京人的进攻,但最后还是力不能支,遭受失败,郡长本人阵亡,士兵纷纷逃散。843年,35条维京船组成的军队再次进犯卡汉普顿,埃塞尔伍尔夫国王领兵前去迎击,想在这块他父亲埃格伯特遭受失败的地方洗刷耻辱,却也被打败了。848年,维京船队驶入帕雷特河(RiverParrett)河口,萨姆赛特郡郡长恩伍尔夫(Eanwulf)、多赛特郡郡长奥斯里克和多赛特主教埃尔斯坦(Ealhstan)三人带领两个郡的民兵和武装教士组成一支大军,大败维京人。851年,德文郡郡长切奥尔在威甘堡(Wicganbeorg)击退了一次维京人的进攻。

  总体来看,维京人对威塞克斯的侵扰虽然猛烈,却难以伤及后者的根本,原因在于此时的威塞克斯刚结束了与麦西亚的长年战争,士兵和将领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尽皆骁勇善战。然而,就是这样强大的国家也只是和维京人互有胜败,堪堪打个平手,可见北欧人军力的凶悍。在面对较为弱小的国家时,他们更是如入无人之境。

  841年,维京人进攻肯特南部,郡长赫里伯特自知不敌,带人逃进了拉姆尼沼泽(RomneyMarsh)。该沼泽难以通行,曾在多次麦西亚人的入侵中保护过本地民众。然而,维京长船吃水极浅的特性让他们可以不受阻拦地直入沼泽深处,赫里伯特因此被杀,跟随他一起进入沼泽的人也大多死亡。第二年,维京人驶入泰晤士河,在伦敦、坎特伯雷和罗切斯特附近大肆砍杀来不及逃进城里的民众,一时间盎格鲁—撒克逊人尸横遍野。

  851年,由350艘船组成的庞大维京舰队再次进入泰晤士河,猛攻坎特伯雷和伦敦。这支维京大军打败了麦西亚国王布里特伍尔夫,后者仓皇逃走,把这两座重要的城市留给了异教徒。大肆抢劫一番后,维京军队的一支分队继续南下,进入了受威塞克斯王国庇护的萨里(Surrey)地区。在阿克利(Aclea),威塞克斯王埃塞尔伍尔夫击败并屠杀了这批维京人,幸存者逃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被一群村妇围殴致死。与此同时,肯特王埃塞尔斯坦和郡长埃尔希尔乘船出海,在桑威奇(Sandwich)附近偷袭了维京人的后卫部队,俘虏了9条船,并把余下的人赶走了。不过,这些小胜利并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维京军队的主力在饱掠一番后向东回转,但他们并没有像之前的维京人那样完成抢劫后就回到斯堪的纳维亚,而是在肯特东北部的萨尼特岛安营扎寨,准备过冬,这也是维京军队首次在英格兰过冬。萨尼特岛是传说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始祖亨吉斯特和霍萨的领地,也是黑暗时代第一位传教士奥古斯丁的登陆点,可以说是肯特王国的“龙兴之地”,现在却被来自北欧的异教徒占据,对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肯特人当然不能坐视这样的事情持续下去。853年,他们联合萨里人,在埃尔希尔和赫达这两位郡长的带领下,猛攻萨尼特岛。经过一场恶战,维京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双方都损失惨重,很多人掉进河里淹死了,埃尔希尔和赫达双双阵亡。不过,两位郡长的奋战没有完全白费,因为惨重的损失,维京人并没有在萨尼特长期逗留,又过了一冬后就扬帆回家了。之后的几年里,英格兰各国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就在这短暂的和平时期,唯一能有效抵御维京人入侵的威塞克斯国内却发生了一场大变故。这场变故缘于国王埃塞尔伍尔夫的一项决定。851年,也就是维京人在萨尼特过冬的那一年,埃塞尔伍尔夫突然颁布了一项法案,他要将威塞克斯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捐献给教会,“用以赞颂天主,并使他本人的灵魂得救以至永恒”。要知道,教会虽然长期收取什一税,但那只是收取某块土地产出的十分之一,而不是将土地的所有权归教会,所以这条法案在威塞克斯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教士们纷纷弹冠相庆,不断祝颂埃塞尔伍尔夫的虔诚和仁慈,保守派则议论纷纷,他们中有不少是身居高位的要人,甚至有传言说,几个王子都对父亲的这一决定颇有微词。然而,埃塞尔伍尔夫完全不顾这些反对意见,他不仅确认了这一法案,还进一步宣布,自己要带着幼子阿尔弗雷德(Alfred)离开英格兰,前往罗马朝圣。这下子,群臣已经不再是震惊,而是纷纷出言反对了。在维京人不断袭扰的多事之秋,国王竟然要离开国家去远在天边的罗马,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行为!可惜,埃塞尔伍尔夫一意孤行,他固执地认为,维京人是上帝派来惩罚英格兰人的,因为他们都不虔诚,只有亲自去罗马,在教皇面前忏悔自己的罪过,并将宠爱的幼子交由教会培养,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才能得救。于是,在855年,埃塞尔伍尔夫带着阿尔弗雷德和大批随从启程前往罗马。

  埃塞尔伍尔夫的旅程十分顺利,一行人到达罗马后受到了教廷的热情款待。作为一名富有的君主,埃塞尔伍尔夫没有吝惜财物,将很多贵重的礼物赠予教廷,其中包括一顶4磅重(约合1.8千克)的纯金王冠、2只黄金高脚杯、1柄黄金宝剑、4只银碗、2条丝绸长裤和2条有黄金内衬的面纱。不仅如此,他还将许多金银分发给罗马的普通民众,以示自己的慷慨。大喜过望的教皇利奥四世立刻将阿尔弗雷德收为教子,并将罗马城内不久前毁于一场大火的英格兰人聚居区加以修缮。在罗马停留了1年后,埃塞尔伍尔夫启程回国,在路上他拜访了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后者对他的热情丝毫不逊于教皇,还将自己年仅13岁的女儿嫁给了当时已经是个糟老头子的埃塞尔伍尔夫。

  当埃塞尔伍尔夫带着娇妻得意扬扬地回到威塞克斯时,已经是858年的春天了。然而,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他的大儿子埃塞尔博尔德(Aethelbald)竟然发起了一场政变,并表示不愿意再让埃塞尔伍尔夫重回王位了!其实,这场变动根本算不上是政变,埃塞尔伍尔夫离开威塞克斯已有3年,王国的全部事务都由埃塞尔博尔德打理,后者体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技巧,将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没有让维京人找到任何可乘之机。当大臣们知道埃塞尔伍尔夫带着个年轻的异国妻子回来了之后,他们立刻对这桩婚姻提出了反对——英格兰人总是不喜欢自己的君主和大陆上的女性结婚,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曾在帕雷特河口之战中大败维京人的功臣——郡长恩伍尔夫和主教埃尔斯坦对此尤为反感,他们认为应该保持现状,让埃塞尔博尔德直接即位。埃塞尔博尔德也有自己的算盘,他担心父亲宠爱的新妻子生下一个儿子,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会不保,所以也不想让父亲回国。由于有着共同的诉求,两方一拍即合,随即对外宣布,埃塞尔博尔德已经是正统的国王了,威塞克斯不欢迎抛弃王国长达3年的老王埃塞尔伍尔夫,后者必须离开。

  被大儿子篡了位,埃塞尔伍尔夫只好带着随从和娇妻往东走,去附属于威塞克斯的苏塞克斯和萨里等地避难。还好,掌管此地的二儿子埃塞尔伯特(Aethelberht)对父亲还有几分孝心,他收留了埃塞尔伍尔夫,并主动交出了辖地的管理权。这样,威塞克斯实际上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实力受到很大影响,已经不能再帮助别的国家抵抗维京人了。

  860年,维京人卷土重来,他们绕过上次久攻不克的南安普顿,逆流而上到达温切斯特,并猛攻该城。曾经击败过维京人的郡长奥斯里克赶忙集结了汉普顿郡和伯克郡的民团,不过仍然不能与维京人正面抗衡。奥斯里克于是决定放弃温切斯特,而在维京人回师的途中伏击他们。这一计策果然奏效,满载而归的维京强盗们警惕性降低了很多,英格兰人成功地发动了一次突袭,让他们大败而走。虽然取得了胜利,威塞克斯人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温切斯特被攻破并遭洗劫,城内居民死伤枕藉。864年,维京人又来到萨尼特岛赖着不走,无可奈何的肯特人只得与他们和谈,答应用一大笔钱买平安。维京人同意了这一请求,但是就在肯特人松了一口气开始筹集钱款之时,维京人趁夜出发,突然袭击了毫无防备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整个东肯特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865年,一支规模空前的维京军队来到了英格兰,和它比起来,之前任何一次入侵都只能算是小规模的劫掠,英格兰文献将其称为“异教大军”(GreatHeathenArmy),又由于这些维京人主要来自丹麦,它也被称作“丹麦大军”。关于这支军队的规模,学界一直多有争议,不过大家都承认这支军队至少有数千人之众,最高的估计则认为它的规模超过了2万人。异教大军的首领有3个人,分别叫哈夫丹·拉格纳尔森(HalfdanRagnarsson)、“无骨者”伊瓦尔(IvartheBoneless)和乌巴(Ubba),萨迦中说他们三个都是维京英雄人物拉格纳·洛德布鲁克(RagnarLodbrok)的儿子。据传,拉格纳曾经多次远征爱尔兰和英格兰,865年的一次海难中他乘坐的船沉没了,他漂流到了海滩上,被与他有仇的诺森伯里亚国王埃拉(Aella)捉住,埃拉将拉格纳锁进了一个充满毒蛇的地窖里,将他折磨至死,他的三个儿子是为了报仇才组织起大军入侵英格兰的。

  这支异教大军的第一站是东盎格利亚,这里的人民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不知所措的他们赶紧和维京人议和,并许诺了大批钱财。维京人同意了他们的议和请求,只是添加了一条,要求东盎格利亚人提供足够他们使用的马匹。维京人的要求立刻得到了满足,他们于是在这里设立营地过冬。第二年春天,这批维京人扬帆离开,所有英格兰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这群瘟神被东盎格利亚人喂饱后选择离开。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维京人并未回到斯堪的纳维亚的老家,他们出海不久后就调转船头,北上直指诺森伯里亚!

  此时的诺森伯里亚正经历一场严重的内乱——虽然在这个国家内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前文所述的埃拉并不是诺森伯里亚的正统国王,他的兄弟奥斯伯特(Osberht)才是。奥斯伯特在位期间,与教会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起因是两处教会大地产的归属权问题。奥斯伯特想要将这两块土地收归王室所有,引起了教会的激烈反抗,后者不仅拒绝撤回这两片地产上的人员,还在各种书籍中辱骂奥斯伯特,说他是渎神者。不过,这两块土地最后还是被奥斯伯特收了回去,主教们为此愤愤不平,于是他们发挥在人民中的影响力,把奥斯伯特赶下台,扶植他的兄弟埃拉上台。没想到,埃拉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不仅没有归还之前侵占的两块土地,还变本加厉,将其他四块属于教会的地产收入囊中。埃拉还特别残暴,从上文所述处死拉格纳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他对待敌人的残忍,即便是对待臣民,他也丝毫不手软,大家都称他为暴君。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下子诺森伯里亚的主教们彻底懵了,他们只好再去请奥斯伯特出山,来为他们主持公道。于是乎,诺森伯里亚同时存在两个国王,政令一片混乱,闹得不可开交。


异教大军的入侵路线图

就在诺森伯里亚被王位之争弄得焦头烂额之时,维京人已经进入了亨伯河,不受阻拦地向内陆挺进。867年11月1日,维京人潜行到了诺森伯里亚首都约克城下,发动突袭,一举占领了这座北方重镇。幸好两位国王当时都不在首都,不然就被一网打尽了。即便如此,约克失陷的消息还是让整个诺森伯里亚震惊,前一刻还在钩心斗角的两位国王立刻握手言和,结为同盟,在第二年开春时节组织起一支大军,发誓要收回他们的都城。3月23日,诺森伯里亚的军队来到了约克城下,出乎他们预料的是,维京人对约克的防守似乎十分薄弱,于是两位国王立刻决定攻城。诺森伯里亚人很快冲破了城门处的防守,先头部队在国王亲兵的带领下迅速突入城内,胜利似乎唾手可得,两个国王开始琢磨战后的权力分配问题,他们的亲兵甚至因为某些重要设施和财产的归属问题,已经发生了一些小冲突。然而就在这时,维京人的伏兵突然杀出,以狂战士为先导的北欧人迅速冲向了城门,大砍大杀留在这里的诺森伯里亚人,将他们的军队拦腰折断。诺森伯里亚军队立刻陷入大乱,城内的人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维京战士寡不敌众、且战且退;城外的人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高级军官又都在城里,所以群龙无首,不知道该干嘛。不久后,维京人就击败了城中的诺森伯里亚人,奥斯伯特战死,埃拉被俘,城外的人也被迫向维京人投降。战后,维京人首领伊瓦尔举行了一场被称为“血鹰”的维京式祭祀活动。他命人将埃拉绑在船头,用刀子割开他的胸膛,砍断其肋骨,把还在翕动的肺叶扯出来挂在他的肩膀上,以告慰其父拉格纳的在天之灵。随着两位国王的相继死亡,诺森伯里亚王国沦陷。

  约克之战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此战之前,维京人还从未占据任何一座英格兰城市,或者消灭任何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现在,长年雄踞北境的诺森伯里亚已经倒在了异教大军的脚下,约克成了侵略者的大本营,其雄厚的人力、物力也为他们所用,维京人在英格兰的征服史正式开幕。 

1.《【索尔之锤】索尔之锤:第一次维京人入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索尔之锤】索尔之锤:第一次维京人入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493322.html

上一篇

【征途2职业】旅行2打折推荐|旅行2手游经典万人国展手游

下一篇

【pubg激活码】我能在哪里得到《绝地求生》 4x4新地图激活码?用激活码接收网站入口

【索尔之锤】崩溃3:武器评估,索尔的真名是“易碎的锤子”

【索尔之锤】崩溃3:武器评估,索尔的真名是“易碎的锤子”

索尔之锤相关介绍,因为是衣服开服机,所以实用性依旧。可以用作通用物理双枪(但不如暗光好)。可以得到帮助,可以提供高额的脆弱性(35级即可)。曾经以为用新双枪[天宫撕裂的人]代替辅助性(或冲击地位),现在几乎没人用了。是...

【索尔之锤】《崩坏3》刷子的锤子好用吗?索尔的锤子技术简介

【索尔之锤】《崩坏3》刷子的锤子好用吗?索尔的锤子技术简介

索尔之锤相关介绍,索尔的锤子是《崩坏3》中非常强大的武器。让我们看看他的技术。 武器属性: 4次攻击204次审判1 5次攻击298次审判6 千人通过“魂康”开发的“神座”系列武器,在内部储存了大量的崩溃能量粒子,刺激时...

【索尔之锤】崩溃学院二刷的锤子怎么样?索尔的锤子介绍。

【索尔之锤】崩溃学院二刷的锤子怎么样?索尔的锤子介绍。

索尔之锤相关介绍,崩溃学院二刷的锤子好不好,索尔的锤子怎么玩,怎么拼技术?你们肯定想知道这些。希望下面这个攻略能帮助大家。 索尔的锤子 星星:6颗星星 等级:SS 外号:索尔,锤子。 传说中的索尔之锤是单体杀敌的名字,...

索尔之锤 屈服在雷神的怒锤之下吧!索尔之锤武器评测

索尔之锤 屈服在雷神的怒锤之下吧!索尔之锤武器评测

几千年不起来的神器;战场的本质; 深渊,狄拉克海的利器; 所有双枪角色都可以带上索尔。  固定样本数据 *以下数据均为50级数据 双枪武器中最高的攻击面板为女武神的输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