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中国记者》杂志发表2019年第11期《特别企划:我的记者岁月》,邀请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记者群体的记者来听《记者故事》。今天推送的是新华社西藏分部摄影部主任普布达市的文章。
住在高处,记录高原
文/普布达市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古川厚土是我播种青春、实践“思力”的热土。
13年的记者生活,像一天一样采访高原农牧区,摄像机瞄准基层民众。我知道这个巨大变化的高原是最具感染力的故事,最坚强的性格,最顽强勇敢的心,最接近自然的灵魂。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他们用笑容迎接命运的挑战。在荒凉的大地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在家乡的土地上,他们叙事着曲折命运的史诗。作为记者,我很幸运赶上了大变革的时代,用手中的笔和照相机记录了西藏的巨大变化。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的路上,新华社西藏分社诞生了。这是西藏成立的第一家新中国的新闻机构,开创了西藏当代报社的先例,开创了西藏新闻照片报道的先例。(莎士比亚、西藏、西藏、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前辈们用自己的摄影作品生动地记录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建设康庄公路、镇压叛乱、民主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中国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等重大新闻。用相机记录西藏进军、道路建设、民主改革等西藏重大历史事件。新华社摄影记者记录了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2007年,我正式成为新华社摄影记者,拿着相机开始了摄影记者的生涯。作为新一代新华社高原记者,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了“不要忘记人民”的新华社传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闻拍摄道路。
作为记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纠结的时代。回顾13年的记者生活,很多故事历历在目,不断浮现在眼前。默特的小女孩德西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当时的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刘伟率领团队进入默多克,对默多克道路建设进行采访调查。途中,我们越过海拔5000米的加雄拉雪山,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和白富马一起生活,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进行采访,依靠海事卫星向新华社发稿子,因为山高谷深,信号弱,投稿一直拖到凌晨。(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经过6天的徒步采访,采访小队终于到达了梅尔特县城。
我在采访过程中偶然遇见了德西。我拍摄的时候,她才14岁,那就是充满画面的青春和满脸的笑容。当时梅尔特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不通过公路的县,物资基本上是人们背马车,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山。
几年后,梅尔塔尔坐了车,我再次去接受采访。问德西,我得知,一年来,默脱雪凤山,德西得了急性阑尾炎,没有接受治疗就去世了。
默特尔,藏语意思是“莲花秘境”。如其意,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梅尔特县,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多,曾长期不通过公路。就像高原孤岛一样。(莎士比亚)。
“现在去默特的路通了吗?”在与西藏代表团成员交流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默特尔的全国人大代表白马谷镇进行了询问。2013年10月31日,默特尔公路正式开通。沉默的一代灵魂梦想的夙愿实现了!默特尔人认为,在外面看世界只能以双脚的历史结束!
目前,墨脱县公路里程已达414公里,全县乡镇公路通达率达75%。墨塔尔公路的变化反映了西藏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日,“心系百姓”并不是空话
对我来说,相机针对老百姓是一种自身基因。我的手机通讯录里有牧羊人、铁匠、摆渡人、三脚车夫、甚至天花板公司的电话。习惯于经常打电话,了解情况,帮助困难。
2017年2月8日上午,我刚结束采访,兰卡县吉瓦村牧羊人打来电话。他们经过考察,准备羊群明天越过冰湖,问我是否来拍摄。当天下午2点,我们出发去普莫翁,越过海拔5000多米的乔巴拉山,沿着碧湖直奔冰湖。
跑了5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冰湖湖边,牧羊人已经在寒风中等了很久。我们进入了低矮的放牧地瓦屋,牧羊人开始向我们介绍明天的转换过程和注意事项。
转换当天,我们一大早出发,到达冰湖湖边时天还没亮。转换开始后,在寒冷的冰湖里,我们和牧羊人一起前进,面对未知的前方。在高原上,我不想在别人的生活中匆匆成为过客,很多时候要成为他们温暖而坚定的同伴。
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强迫我放羊两年。这使我对羊的习性、规律和牧羊人的生活有了很好的了解。每次看到牧羊人,拍摄羊群,对我来说都是心灵的回归,重温自己成长的起点。(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你拍得很漂亮!但是谁知道牧羊人生活的困难呢?牧羊人的孤独都在山顶的回声中。
我的记者生涯其实是一个不断转换的过程,每次转换都蕴含着太多的机会。从金碧辉煌的大会堂到人烟稀少的牧场,从丰盛的自助餐到泡茶吃。只有场景转换、人物替换、视频没有流过对生活的赞美之歌。
作为记者,我想展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采访中缺氧、寒冷、高原反应
、冒着生命危险都是常事,只要前进,就会有不期而遇的风景,遇到不可思议的人和事,而这些瞬间的缘分,又将产生无数个影像故事。我感谢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善缘。从藏北往北是“无人区”腹地,那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最缺氧的县——双湖,也是充满缘分的地方。说来也怪,越是缺氧辽阔的地方,越能培育情感,也许人类最大的孤独恰恰是无人分享。
冬季的双湖,大风呼啸,千湖冰封,苍凉、壮阔。正如前辈们所说——所有经典的影像是用脚踩出来的。在双湖采访,土生土长的藏族记者也会有强烈的高原反应。这里的道路大雪过后泥泞不堪,尤其汽车陷在无人区雪地里,下车挖雪、推车、拉车反反复复几回之后,头痛欲裂,眼冒金星。
嘎措乡原党委书记白玛在家门口等候我们。43年前,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更好的生活,白玛老人从那曲市申扎县,无畏地走进了双湖。见到我们,老人半开玩笑说:“这个季节所有的人都往低海拔走,你们像藏野驴一样就往高处跑”。
嘎措乡虽然很小,但在西藏乃至中国历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是全国最后一个合作社形式的乡。为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西藏自治区决定双湖下辖三个乡年内实现整村搬迁,搬迁至海拔更低、生活条件更好的藏南谷地,嘎措乡是其中之一。
得知嘎措乡即将搬迁,我意识到,记录这里牧民的生产生活,不仅是新闻报道,也是为历史存档。好摄影记者,怎能不知道最好的影像在哪里?怎能不知道影像的价值在哪里?
虽然严重缺氧,我仍然热情高涨。在嘎措乡、在无人区深处,采访双湖亚阿木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同工作人员一起巡逻。
好故事、好情感往往藏在一次次交心的谈话里。我们在双湖牧民家聊家常,与路边放羊的牧民聊草地饲料、与野保员一起巡逻。在谈话中寻找闪光的故事,就像编制氆氇一样,在不断编制的过程中,给最重要的节点用五彩毛线点缀。
相机是冰冷的,但其背后的双眼永远饱含热情。
二、在时间的轨迹里,用影像记录历史前进的脉络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习总书记关心的全国人口最少的乡——玉麦。玉麦是我的新闻摄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也是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最重要的履历之一。
十年前,我第一次到玉麦采访,清晰地记得当时采访拍摄的人物和画面。汽车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日拉山,又经泥泞的山间小道盘旋而下。雨后道路坑坑洼洼,极其难行。
当时的玉麦,没有一家客栈,所有到此的人只能住在乡政府提供的一间铁皮房,男女通铺。即使如此,我们也在铁皮房里打扑克、喝酒,一直到半夜。
当时,我撰写了稿件总说明:地处中印边境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仅有8户32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在这个小小的边境乡村,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1995年以前的十几年里,玉麦乡只有1户3口人。近十几年来,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玉麦乡修通了公路,建起了小型水电站。现在,玉麦乡人口增加到8户32口人,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目前,玉麦乡以畜牧业为主,靠出售酥油、奶渣、奶酪等增加现金收入。他们编织的竹器十分精致,颇受欢迎。2008年,玉麦乡人均收入达到5552元,位居隆子县11个乡镇之首。
那次,我还拍摄了图片稿件《玉麦乡新建水电站投入使用》,记录了玉麦从油灯到电灯的历史性时刻。玉麦乡村民次旦扎西在家里开灯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玉麦的历史上。
8年前,我又有幸成为“严平走近”栏目组的一员,第二次前往玉麦采访。彼时正值夏天,天气变幻莫测,俗称“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多年的采访令我练就了一身胆。前方大雾夹着雪花,汽车在悬崖边行进,我依然能气定神闲。在崎岖的山路中跋涉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在风雨中到达玉麦地界。乡长一家的夏季临时牧场帐篷就搭在这里。
黑色帐篷里,48岁的乡长卓嘎又一次走进了我的镜头。我拍下了她在山上放牧点里烧茶做饭、看家护院的影像。现在想来,那其实是一个牧女,一步步走进历史大潮的最初模样的定格,就像一条小溪流入江河之前的简单和纯粹。
在放牧点的帐篷里,卓嘎一边给我们煮奶茶喝,一边跟我们聊天,把我们带进了一段传奇故事中。
玉麦很大,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玉麦很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建制乡。上世纪60年代,当玉麦乡的山头飘起外国国旗时,桑杰曲巴愤怒了,他爬上山头,拔下外国国旗抗议道:“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就这样,桑杰曲巴、卓嘎和央宗三人成了祖国边境最忠诚的守边人。她记得,阿爸用剪刀把红布裁得方方正正,又从黄布上剪出五角星缝在红布上。阿爸说,这是我们的国旗,国旗插在哪里,哪里就是祖国的神圣国土!
三天采访凝结成一篇重要稿件——《玉麦的守望》,图文视频稿件同时在新华网首页展示。《玉麦的守望》摄影稿件中,我又一次记录了熟悉的面孔,详细记录了玉麦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也有卓嘎从乡长到退休在家的状态,更有村民的住房、医疗、生产生活得到变化发展的影像记录。
三、什么样的影像有机会载入历史?
2017年10月28日,玉麦阳光明媚。这一天,是玉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我们从拉萨驱车赶到玉麦,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此刻的玉麦,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玉麦虽小,却能见证西藏乃至中国的发展。
回信送达玉麦,百姓欢天喜地。他们穿上盛装,聚集在村头等待聆听回信内容,等待总书记的声音。卓嘎、央宗姐妹还给总书记像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感恩之情;村民们纷纷给卓嘎、央宗姐妹献上哈达,以示祝贺。那一刻,玉麦如同过年一般,处处充满了喜悦之情。“新华全媒头条”稿件《“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再访我国人口最少乡玉麦》的图片记录了玉麦的历史节点。
如今,卓嘎、央宗姐妹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玉麦精神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玉麦从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到人口户数等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也是整个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玉麦和玉麦人,今天已是西藏所有边境村镇乃至整个高原的一张靓丽名片,向世人传递着西藏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的决心和行动。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有幸参与了玉麦历史的记录,我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关注玉麦。
在高原做记者的十年多年里,我走遍了西藏所有的县,记录着西藏每一天的变化,参加过青藏铁路开通、玉树地震、奥运会珠峰传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重要报道,同时也是一名屹立在分裂和反分裂最前沿的坚强卫士。我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摄影,而摄影回报给我精彩的体验和人生感悟。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曾认为摄影是比拼驾驭机器,但很多年后,我发现摄影其实就是你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理解的一种独特而直接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名藏族记者,我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参与者的身份赋予我不同的视角。这种视角源自于我对藏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同时为我创造了更加宽松便利的新闻报道环境。我坚信更好的影像故事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1.《【勿忘我存档损坏】普布达市:为了记录高原,住在高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勿忘我存档损坏】普布达市:为了记录高原,住在高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50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