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大师列传]主要谈论设计领域的人物,但凡事都要有例外。

假设现代艺术选出三个人物,今天的主人公一定在其中。如果只能选一个,那就是他。

他看到毕加索作为立体主义艺术创始人的世界上第一个把作品引进卢浮宫,与大多数艺术家相比,他活得很耀眼。(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毕加索的一些创作手段实际上直接影响了现代设计。例如,我们在[现代设计简史]中谈到过苏联的“建构主义”,其中的代表人物塔特林在巴黎访问过毕加索。从中学习拼贴手法,并应用于建构主义设计。

当时他想成为毕加索助理,但被委婉拒绝,回到苏联,产生了三维拼贴和绘画结合等概念,建构主义后来影响了包豪斯。(大卫亚设)。

塔特林及其作品

所以今天毕加索作为“特邀嘉宾”作为嘉宾[大师列传]。

艺术和设计在某些语境下其实不分家庭。自古以来,大部分艺术品首先以装饰功能出现。例如建筑物的雕塑、室内壁画、花瓶的图案符号等。

毕加索的故事杂乱无章,有的讹传讹,很多也是作者杜撰的。(莎士比亚)。

例如,在发表太浓的文章的同时,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洗堆积的稿子,所以如果我在文章中故意加上不存在的东西,被别人洗了,一定会流传下来。(莎士比亚,斯图尔特)。

今天我们一起谈谈毕加索吧,有些事不必都相信。

一个神童

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M-Laga),原名是很长的路,原因与家庭、宗教信仰有关。为了表示敬意,圣徒家属的名字足足积累了50多个字,我们后面叫毕加索就行了。

小时候毕加索和妹妹

毕加索的父亲是一位擅长画自然中鸟兽主题的画家,曾担任当地美术馆馆长,所以从一开始就想培养儿子修画。

毕加索的父亲

毕加索才7岁,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素描和油画,父亲的训练方式非常传统。就是画石膏像,临摹过去的大师们的作品。

这种方式最初来自法国艺术学院,是所谓学院派的源泉,现在以这种方式教授美术的国家是中国。

小时候的毕加索很调皮,甚至是流氓,喜欢和家乡的流氓混在一起,对学业不太感兴趣,但只要画画就安静下来了。(莎士比亚)。

据说,学华13岁的时候,父亲仔细观察毕加索的素描笔法,感觉儿子超过了他。如果放到现在,就会作为神童的征兆出现在新闻上。(莎士比亚)。

父亲大吃一惊,决定不再画画,决定养毕加索,但自己的水平不能再突破儿子,于是转到巴塞罗那美术学校,说服毕加索参加跳考。和从中学直接跑到大学差不多。(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avison),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新闻))。

a4416347a9bb?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640" height="440"/>

少年毕加索


神童毕加索在考试时候不负众望,仅用一个星期完成了其它比自己大的学生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考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毕加索画得又快又好,获得评审委员会极度肯定,破格录取。


但天才总不能用大众化方式培养,毕加索在学校不但无法规规矩矩上课,也无法接受父亲给予自己作品的点评,父子之间矛盾渐深,居然停止上学,转为自修。


方式就是到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看优秀作品,进行临摹与创作。


这个时期毕加索的作品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关于这种风格的来源及特点详见史太浓【风格列传】。


毕加索15岁作品《第一次圣餐》


史太浓也画画,感觉绘画跟设计一样,掌握表达技能后需要一段时间转为“练眼”,就是眼界与思想的培养,有了眼界又再练手,如此反复循坏,能比他人更有效提升。


在毕加索19岁的时候,他叔叔看不过眼,跟其父亲商量,觉得这孩子如果在西班牙这样下去会浪费及埋没天赋,所以决定一起凑合一笔钱,让毕加索去法国巴黎发展。


青年毕加索


相信那里的土壤会更适合他,而且也可以缓和一下父子之间的矛盾,让毕加索体验一下独立生活,混一混圈子。


但这次巴黎之旅并不顺利,让毕加索遭遇了人生第一次大的打击。


潦倒汉的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正式去到巴黎,他善于认识朋友,很快认识了一名叫雅各的记者,在他的帮助下学习法文。


刚刚到巴黎的毕加索人生地不熟,在经济很快变得窘迫,与雅各合租了一所简陋狭小的房子,只有一张床,经过商量,两人的工作时间错开,白天毕加索睡,晚上画画,而雅各则晚上睡,白天采访。


那时候毫无名气的毕加索也无法靠绘画谋生,在天气极为寒冷的时候甚至还需要烧掉自己的画来取暖,所以难怪一生多产的他在1900年留存作品极少。


其中留存下来有一张叫《格洛蒂磨坊》的画。


《格洛蒂磨坊》


这张画记录了当时巴黎灯红酒绿的生活场景,每到晚上有闲暇的有钱人就会相约喝酒聚会跳舞,一片繁华欢乐,我们看到画中的风格有一点印象派笔法。


毕加索一生风格多变,但最厉害的是他善于在流行风格中找到抓手,摄取过来形成自己的气质。


所以也有人说毕加索是一名艺术圈的投机分子,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聊,但起码他更像一名痞子,晚上不想睡觉,白天不想起床,喜欢泡吧与泡妞。


不久之后他认识了一位叫索乐的朋友,并在其介绍下,在《青年艺术》杂志找到一份绘制插图的工作,内容多数是一些反映穷人生活的漫画。


第一份画作在1901年3月出版,那时候他正式开始在画作上署名“Picasso”。


毕加索与友人在巴黎


这份工作并未解决毕加索的经济问题,仅仅可以糊口,毕加索的日子还是经常入不敷出,画也卖不出去,这段日子持续了不短的时间,属于毕加索人生一个低潮期。


这个时期还发生了一件悲剧,就是他极要好的一位朋友自杀,朋友叫吉马斯,自杀原因是他非常爱慕的一名女孩竟然爱上好友毕加索,在一次当面求爱未遂的过程中,他拔出手枪给自己太阳穴来了一枪。


这事情让毕加索备受打击,深度影响了他的创作,在1901年到1904年期间,他都喜欢只以忧郁的蓝绿色系创作,只在一些很小的局部用点暖色。


而且绘画主题集中于社会边缘人物,比如妓女、乞丐、穷人、街头艺人、赌徒、酗酒的人等,构成了毕加索著名的“蓝色时期”。


毕加索1903年作品《老吉他手》


其中有好一部分的主题都在纪念好友吉马斯,比如《死去的吉马斯》,这幅画运用了梵高那种笔触,是对梵高一些自像画的模仿,那时候梵高在欧洲艺术界已经受到关注。


《死去的吉马斯》


再次印证毕加索能快速容纳并施展风格的能力。


还有另一张《为吉马斯招魂》(Evoca burial of Casagemas),画中人物都没有神情五官,我们却能通过姿态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伤。


《为吉马斯招魂》


蓝色时期的画史太浓大部分看过,其中比较喜欢的是《酒吧里的两个女人》(Two Women in a Bar),对比其它阴郁得有点让人窒息的画,这个作品通过背面描绘保留了一些余地。


《酒吧里的两个女人》


画中两名女子我们不清楚年龄,不清楚相互关系,但可以看出两人情绪低落,彼此像处在交谈后的沉思中。


右手边的女子应该先到,喝了一些葡萄酒,左边似乎年轻一些的女子随后赶到,似乎更像安慰者的角色,两人一直坐到天亮,问题似乎仍旧没有妥善解决方案。


大家在看历史上一些画作,可以像史太浓这样自己想象一点故事,会发现非常有趣,用一种感性触发的直觉解读,对与不对并不重要。


像之前说的,关于画作的描述除了作者本人,其它我一概不相信。


甚至有时候作者本人也是胡说八道,比如毕加索后来成名被问到为何这个时期的画作都是蓝色调,他的回应是:当时蓝色的颜料比较多。



渣男的玫瑰时期


毕加索天生是多情种,一生之中婚姻只有两次,但情人无数,见一个爱一个,而且永远热爱17-25岁之间的女生。


就算后来已经60多岁也是如此,一脚踏多船是家常便饭,他自己对于这方面的事实也是毫不讳言,江湖人称:渣男。


在毕加索持续画了大致4年哀伤的蓝色调绘画之后,1904年他恋爱了,对象是巴黎一名漂亮模特儿,名字叫菲尔兰德(FernandeOlivier)。


菲尔兰德【左】与毕加索【中】


堕入情网后的毕加索得以从失去友人的伤痛中走出来,画风也随之一变,开始采用暖色调,多数为各种暖粉色,粉色在法语中跟玫瑰是一样的,所以被历史称作“玫瑰时期”。


这个时期持续两年左右,绘画经常出现马戏团表演、小丑或者一些滑稽角色主题,艺术来源生活,肯定是跟菲尔兰德约会时候经常看马戏。


那时候电影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大家拍拖恋爱的主要活动要么是野餐要么就是看马戏团,当然巴黎还流行采蘑菇这种活动,当时史太浓到巴黎就参与过。


毕加索玫瑰时期作品

毕加索玫瑰时期作品

毕加索玫瑰时期作品


这个时期出了一张名画,后来卖得很贵,但贵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夹集了一个现代爱情故事,但跟作者毕加索本人无关,是收藏家与买家的故事。


大致是两人因画定情,然后战争失散,最后因画相聚,十分唯美,大家感兴趣可以网上检索,能找到一堆。


这画叫《拿着烟斗的男孩》(Garçonà la pipe),创作时期为1905年,当时毕加索24岁,风华正茂,如沐春风。


《拿着烟斗的男孩》


个人认为画作最吸引人的是男孩神情,这种痞痞的神态有点不屑一顾,活像少年时候的毕加索,头上别致的花环让他阳光之余呈现出一种媚态。


这种媚态是矛盾的,在画面中却又显得和谐,如同背景中的粉橙色调与男孩身上的沉稳的土蓝色,在对比中获取平衡。


画中男孩据说当时住在毕加索蒙马特区的画室附近,经常会去看毕加索画画,所以某次就当了其模特,然后就有了这张画。


住在蒙马特时期的毕加索与菲尔兰德


毕加索玫瑰时期的画作就能感觉到人物好像已经在变形,例如《拿着烟斗的男孩》其实腿部透视是不对的,按毕加索写实主义的功底,这更像一种故意为之。


接下来,毕加索马上就迎来自己绘画风格的彻底蜕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下回一起来分解!

1.《【黑道圣徒3怎么泡妞】毕加索是天才还是骗子?(全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黑道圣徒3怎么泡妞】毕加索是天才还是骗子?(全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52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