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播出已经20年了。它的原作《烟雨濛濛》出版于1963年,作者琼瑶问:“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仇恨?”问了一个问题。此后,这部小说经历了多次改编,在1986年刘雪华主演的那一版中,仇恨变成了爱情,死亡变成了和解。2001年的《情深深雨濛濛》不再是琼瑶的象征性固定,而是把悲剧变成了闹剧。
但是那个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仇恨?
爱情是甜蜜的,锋利的。爱到深处容易变成怨恨。遇到爱情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足,承担它不可缺少的创伤?(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文|叶参
1
琼瑶一生创作了67部小说,言情教母当之无愧。
《烟雨濛濛》是非常早期的作品。这部小说出版于1963年,当年琼瑶25岁失败的婚姻、感情和财政状况都不好。前一年出版了处女作《窗外》,但由于这部小说的自传性质,又受到了很多批评。另外,由于出版《窗外》,琼瑶认识了以后的第二任丈夫——平信徒,但平信徒当时有妻儿。在完成课程之前,琼瑶将背上三等三的骂名,执着16年。(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用琼瑶自己的话来说,当时.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生活充满挫折和痛苦,脑子里只有悲剧。当时琼瑶的作品有《窗外》 《烟雨濛濛》 《六个梦》等,大部分都是悲剧。
在这些悲剧作品中,《烟雨濛濛》还是比较特别的。
琼瑶的作品中使用了不太多的第一人称叙事。比起之后作品甜美的语言风格,《烟雨濛濛》的文笔更新鲜。最重要的是,不同于其他作品中爱情越过天空的主题,这部小说、通篇说的是仇恨。
故事发生在台湾20世纪60年代。女主角我是陆怡萍感情强烈,性格顽固的女孩。她父亲是前东北军阀卢振华、卢振华的妻子集团,但小时候,亚萍和母亲被他抛弃了,生活很艰难,父亲和妾王学琴全家豪宅奢华,依萍的心意心怀怨恨,发誓报仇。
陆振华和王学琴另外两个女人萍萍、两个儿子尔哈尔格,其中萍达亚萍四岁,性格软弱,但都是善良的女孩。例如,傅平超爱上了青南何书桓,傅平超看到了形状,故意走近何书桓,想像傅平超一样伤害他。作为对父亲家人的报复。(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他很快就爱上了舒欢,亚萍也下意识地爱上了他。即使陆振华渐渐开始对父亲的爱,类似于他固执的女儿,但亚萍心中的仇恨无法消除,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悲剧。
知道亚萍接近他的初衷后,陆虎受到报复,感情上受到打击,他转过头来说,许欢生气地和陆萍订婚了,李萍看到伤心的精神不明,立刻回到了李萍身边。此前,据伊平说,王学琴与外界人士有个人通信,年幼的儿子尔杰也不是陆振华,因此受到了伊平的指责,王学琴和走私者恋人抢劫了房屋财产后逃跑了,最后被捕入狱,尔杰被送进了孤儿院。
王林饰演的王雪琴
萍萍被未婚夫和妈妈抛弃的时候,精神完全崩溃了,用父亲的手枪在家里自杀了。因为亚萍和书欢没有及时帮助,孟平被流氓引诱,导致怀孕。经历了这一系列打击的陆振华最终家庭破裂,孤独地死在医院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孤独名言》)。
据萍萍的报复,她完全失去了控制,她自己也饱受情感撕裂的痛苦。徐汇在各种变故后无法继续面对李平超,决定出国留学。小说的结局很模糊。李平收到了纽约寄来的信,我们不是犯了大错,而是命运捉弄人。可以治愈时间或伤口。但是窗外,雾气弥漫的烟雨仍然没完没了地倾泻着。
《烟雨濛濛》全书贯穿烟雨形象,压抑阴郁,暗自致敬的书李平提到的《呼啸山庄》。军阀陆振华的家庭悲剧又与家国的变故遥相呼应,赋予了小说难得的历史纵深感。但是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故事很悲剧。
《烟雨濛濛》中有几个主要人物性格很强,感情也很强。毕竟,无论是主角还是次要角色,都没有人得到好的结局。
浮萍渴望父爱,渴望爱情,但她的爱情只能以伤害他人或造成人身伤害的形式来表达。卢振华爱萍萍,萍萍死后不断寻找替代品,然后得到无耻的放弃来填补心中的黑洞;李平的何瑞环要用爱情治疗李平的童话,以利用李平超的方式报复李平的方式,直接导致了李平超的自杀。(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温柔善良的女性都非常软弱无力。就像李平的母亲文佩和余平超一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讨厌的巨轮被打破。(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HALETT》)甚至书中的配角、李平的挚友方瑜、全书中最冷静冷静的形象,最终也因为爱情而放弃了一切世俗生活,无法成为修女。(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读本)《烟雨濛濛》对爱情是完全绝望的。
卢振华葬礼结束后,孟平向亚萍发誓说,他会报复,所谓的瓜类,到目前为止,这个叫仇恨的故事已经形成了闭环,结束了。
讨厌背后有难以承受的爱情锋利,但悲剧背后并不是命运嘲弄人,而是人们自相残杀,滥用无辜的人,将互相包庇的命运一步步拖入深渊,这使人具有彻底的必然性。琼瑶在人生低谷中写的《烟雨濛濛》,原来是这样严厉的故事。
rc="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43e2ae05d40e45248cdfa3ff5e9f612b?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2" width="640" height="511"/>2
《烟雨濛濛》的影视改编版本有4个之多。其中1966年由王引执导、归亚蕾主演的同名电影最为忠于原著,甚至比原著更为彻底。电影结束在书桓出国前与依萍的诀别,最后一个镜头是依萍对着镜头,发出歇斯底里的大笑。
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则以1986年刘雪华主演版本和2001年赵薇主演版本最为著名,其中后者是当年的国民剧,影响一直延续到今。
在刘雪华主演的1986年版《烟雨濛濛》中,原著被柔化了许多。除加入李副官一家人和丑角徐超之外,最重大的改变是将结尾修改为书桓在出国前幡然回头,与依萍团圆。这个版本的改动,不乏生硬感,很大概率是为了迎合当时年轻观众的观看心态,虽然调性仍不免阴郁,但原著那种凄厉的悲剧性几乎被消解得所剩无几。
到了2001年,趁着前一部席卷全国的《还珠格格》余热未消,琼瑶卡准时机,携《还珠》原班人马,重拍《烟雨濛濛》。
这个版本的气质,从标题即可窥见:《情深深雨濛濛》。
《情深深雨濛濛》最大的改动,是将背景从1960年代的台湾前移至1936年的上海。
剧中故事基本照搬86版,若干重要场景的对白甚至丝毫未改,但在人物设定和情节发展上做了大幅度扩充,想必为了迎合刚从《还珠格格》中跟过来的观众,增加了相当篇幅的打斗戏和闹剧戏。
《情深》剧中,如萍不再是个懦弱的大小姐,而是改为内柔外刚的时代女性。依萍、书桓、如萍形成了稳固的三角,任由书桓的一颗心在三角内部做布朗运动;86版本中的丑角徐超变身为如萍的忠犬杜飞,专门负责在每一集中出糗搞笑,为这部剧集贡献了超出三分之一的垃圾剧情。此外,李副官一家这条线进一步复杂化,原著中皈依天主的方瑜被安排与尔豪恋爱,李副官的女儿李可云作为尔豪的初恋,因丧子而疯,再与方陆二人形成另一三角。陆振华、文佩和雪姨的故事则在回忆和当下穿插,形成老一辈的三角……
杜飞和如萍
然后,又增加了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大上海的话事人秦五爷。秦五爷在剧中相当于陆振华的影子。从收留依萍在大上海登台献唱开始,哪怕每次依萍来大上海必搞得兵荒马乱,秦五爷也仍对她一直无限度地包容支持。
在剧中,除现实功能外,秦五爷这个角色承担的功能是感情分流,给予依萍某种意义上的父爱替代品,这样,依萍对父爱的渴望就不至于越来越焦灼,为之后的彻底转变留下了空间,这是《情深》的新增人物中唯一有效的,因其确实担负着逻辑抹平任务,而非单纯的情节填充。
最终呈现的《情深深雨濛濛》,虽然延用了骨干情节,但与原著的核心表达已无任何关系。《情深》里的爱恨情仇,其表达形式是更为夸张的表演风格(较之前几个版本),更童话化、更缺乏现实感的情节设计——譬如一伙人为了医治可云的精神病,花了大量金钱时间精力去搞情景还原帮她找回记忆;譬如战场上杜飞做紧急手术没有麻药,被如萍一吻封印。这种异想天开的桥段比比皆是。
原著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是依萍得知如萍和书桓订婚后,神志恍惚地在大雨中自沉于他们过去共游过的碧潭。在依萍和如萍的爱情竞争中,依萍以终极自毁手段一举夺回爱人,这一幕实质上在召唤着如萍的自杀,是迈向深渊的最后一步,从此就不能回头。而《情深深雨濛濛》中,一身白旗袍的依萍爬上外白渡桥的栏杆,然后在观众的注视下,挥舞着红纱巾,翩然跃入黄浦江。
随后,一声炮响,卢沟桥事变来了。琼瑶借如萍的口直接一身正气地宣布:在民族大爱面前,我们这些小情小爱算什么呢?于是,所有冲突矛盾烟消雨散,大家一起拿出之前搞恋爱的满腔狗血去搞革命,待得战胜,各人各得归宿,三军过后尽开颜。
外白渡桥目前已成著名网红打卡圣地:依萍跳河处。整部《情深深雨濛濛》的基调便是如此,一种类童话剧的煞有介事,热热闹闹,吹吹打打。这种风格明显的间离效果,使得观众如外白渡桥上围观依萍的群众一样,舍弃了深度代入和共情的可能。
就这样,《情深深雨濛濛》以其甜腻的对白、夸张的表演风格和大团圆的结尾一洗琼瑶剧苦情剧的标签,重复《还珠格格》获得巨大成功的喜剧风格,彻底消解了原著小说中的严肃性和文学质感,以轻盈甜美的娱乐气息,欢蹦着迎向新世纪的新一代观众。
依萍跳河
3
创作者们将自己悄然打散、变形、解构,经由复杂而神秘的编码系统,转译至创作中去,构建全新的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TA自己无迹可寻,却处处都在。这个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则由TA心灵的广度和深度决定。
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作品的观看和解读,即是在审视作者的人生。
至于琼瑶,她确是在用自己的人生在写作——以一种非常浅表的方式。她的人、她的生活与作品高度契合,二者两相映照,几乎毫无秘密可言。就像她自己所说:有人说我的小说假,我的故事假可我的感情是真的,就像圣诞树,明知是假的,叮叮咚咚,闪闪发光,每个人都爱看……
当年的《烟雨濛濛》,可视为青年琼瑶写给全世界的一封恨情书,决绝,丝毫不留余地,其中的自我表达直率而丰满。而那之后的作品中,背负着婚姻破坏者骂名的琼瑶开始隐晦了——纵使这隐晦一目了然,谁都看得出她在说什么。
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诘问着婚姻制度,她笔下的小三总是楚楚可人,原配夫人几乎从未有过正面形象,而对那个用情不专的男人,她始终有爱有怨,暧昧不决。
如对陆振华。这位当年极具男性魅力的黑豹子走到暮年,纵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还要在死前吐露一回心声,让观众同情地看到他的真爱,也还有个始终爱他的文佩陪在身旁。在最后一次改编中(《情深深雨濛濛》),琼瑶则让他公然死于民族大义,成了抗日英雄,就此消了弃妇亡妻的业。
现在看来,琼瑶的作品距离真正的文学尚有很远的路要走,而其中的爱情观、伦理观也远算不上健康,但年轻观众们对爱情故事的喜爱,很大程度上被缘分左右——所谓的缘分,就是在某种状态中恰好碰上了契合该状态的作品和创作者,该作品便会一直被灌注浓郁的个人情感,进而形成对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塑造。这是观众的印随效应。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琼瑶在大陆第一次走红,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爱情启蒙,那是大地开化河流解冻的时势使然。在那个时期,琼瑶的矫情、甜腻和不切实际赶上全民范围的情感饥饿,大众心理赤裸裸地展开它的渴望(《几度琼瑶红》2007年8月24日,南方人物周刊),可说是歪打正着。
而后随着大陆电视剧的蓬勃发展,琼瑶剧风靡全国,除了爱情读本,带来的更多是商业片的运作范式。到了1998年,《还珠格格》以近65%的恐怖收视率宣告琼瑶作品达到第二个高峰。
从文化产品的维度去审视,《情深深雨濛濛》可以看做《还珠格格》的周边。在全民娱乐情绪高涨的上世纪末,不客气地说,它无疑是尝到了甜头的琼瑶的一次迎合之作。
《还珠格格》
——也是最后的辉煌。《情深深雨濛濛》和同年播出的《还珠格格III》后,2007年的《又见一帘幽梦》是最后一部具有国民讨论度的琼瑶剧。而后,便是互联网带来的网文、宫斗和穿越等新模式的野蛮生长了。
早在1964年,25岁的琼瑶曾以其年轻的直感,在原著《烟雨濛濛》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严肃问题: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恨?原著小说中,她自己的回答是爱情不解决问题。而在1986年,她与平鑫涛终于成婚7年后,无论出于对大众娱乐的妥协,还是在生活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版电视剧《烟雨濛濛》以男女主可疑的团圆作为结尾,但它并没有真正解除他们心中的重负,即,作为那些悲剧的始作俑者,我们该怎样面对彼此及获得幸福?
而实际上,2001年的《情深深雨濛濛》确实在核心剧情中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战争。
在前后所有版本中,到故事的后半段,依萍对陆振华的感情已经非常复杂。在自身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一个老去的、脆弱的,对自己呼唤着爱的父亲形象,足以使她的恨意在现实中减弱乃至消失。然而主宰她的行为的那股强烈力量,来自她内心深处那个得不到父爱的自己,她无法与之和解,也就无法理解和接受母亲的无怨无悔,她不能平和地享受爱情,而必须将自己的爱情生活搞成一场扭曲的竞价,她始终焦灼,直至裹挟了周边的一切。心灵成长如果无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进行,则只能依赖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去促进。琼瑶将整个故事的背景挪到抗日战争时期,以《倾城之恋》的方式,解决了它对原著的超越。从创作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经过生活历练的、成熟的女性对自己青年时代的反思。
可惜的是,娱乐化的2001版《情深深雨濛濛》不仅颠覆了原著小说,在某种意义上,也背叛了它自己。
倏忽今日,《情深深雨濛濛》播出整整二十年,琼瑶式爱情观及爱情读本模板不消说早已过时。但神奇的是,《情深深雨濛濛》并未从大众文化领域消失——它以表情包、以语录、以标签(绿茶如萍、渣男书桓)……延续着生命。
这种碎片化生存的代价是,几乎已经不再有人认真对待它,哪怕是那些将其视为爱情启蒙的初代观众。它已经且也只能,作为被戏谑的对象,持续存在下去。
于是在这本该是迭代却沦为消解的过程中,我们成功地规避了所有深度思考。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有趣但不乏遗憾的轮回。
1.《【烟雨江湖金钱豹】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仇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烟雨江湖金钱豹】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仇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57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