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攻略专题 > 游戏问答

安徽合肥“庐阳区”概况

明代合肥不要叫余阳。明代学者潘宝玲编著《庐阳志》、杨书吉著《 庐阳客记 》等《合肥、汝阳

”。今合肥旅游景点有“ 庐阳八景 ”这说,“庐阳”为4城区之一,所辖是以合肥老城区为主体。

庐阳区以安徽省合肥老城区为主体,向西北延伸与长丰县、肥西县接壤。总面积139.32平方公里,人口41.47万,辖1乡1镇、11个街道。逍遥津街道、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益民街道、安庆路街道、光明街道、亳州路街道、双岗街道、杏花村街道、海棠街道、杏林街道、大杨镇、三十岗乡,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庐阳区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庐阳区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区。庐阳老城区是历史上的古庐州城,众多的人文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交相辉映。“张辽威震逍遥津”古战场,至今游人如织;曹操点将“教弩台”,依旧古木森森;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明教寺,仍然香火鼎盛;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故居,现今古韵犹存……

庐阳区又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城区。老城区内,素有翡翠项链之称的环城公园环绕拥抱,西山、银河、包河、浮庄、杏花、逍遥津等景区点缀其间,形成城园交融的特色园林景观;城区北部,南淝河穿城而过,上游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碧波荡漾,三国遗址公园和规划建设中的城市森林公园、大房郢水库坝下区公园相互辉映,形成了“一河襟两水带三园”的独特生态环境。

庐阳区还是一个日益繁荣的商贸大区。老城区内商业网点密布,现代化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全省之最。经过多年发展,以长江中路为主轴、四牌楼中央购物区和三孝口核心商务区为重点、淮河路步行街和宿州路特色商业街区为补充的核心功能区初步形成,成为全省商务发展的最佳选择。

庐阳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十一五”期间,庐阳区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目标,着力实施“三产富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环境立区”四大战略,精心打造“中央商务区、北环商住区、工业集聚区、生态农业区”四大功能区,全面构建实力庐阳、现代庐阳、活力庐阳、和谐庐阳。力争到“十一五”末,以区域性购物消费中心、核心商务中心、文化休闲中心为标志的中央商务区初步形成,全省三产第一区地位更加稳固;配套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集聚能力较强的庐阳工业园区基本建成,并实现百亿园区目标;以面向城市、服务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以建设品位高、管理手段新、生态环境优为特征的城区形象逐步展现,核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以人文气息浓厚、事业品牌响亮、社会和谐稳定为标志的首善之区地位更加巩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区人民政府驻濉溪路295号,邮编:230001。代码:340103。区号:0551。拼音:Luyang Qu

庐阳区以原中市区为主。1949年为合肥市第一区;1951年11月改为东市区;1960年6月改为南市区;1963年8月改为中市区。

2002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庐阳区辖原中市区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从原郊区划入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库区划归庐阳区。调整后,庐阳区辖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面积136.86平方千米,人口37.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4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阜南路10号(原中市区人民政府驻地)。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1998年,中市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金寨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东风街道、逍遥津街道。

2000年,中市区辖10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343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寿春街道 12997、 鼓楼街道 8038 、逍遥津街道 7810 、三牌楼街道 17278 、县桥街道 8822 、益民街道 28169、 安庆路街道 36870、 光明街道 22807 、亳州路街道 36445、 双岗街道 64194。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02年底,庐阳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逍遥津街道、鼓楼街道、光明街道、杏花镇、大杨镇、三十岗乡。

2004年,撤销杏花村镇设立杏花村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庐阳区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

2005年6月,庐阳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是:

(1)原寿春街道管辖范围整体划入县桥街道。调整后的县桥街道行政管辖范围东至宿州路,南至长江中路,西至六安路,北至环城路(其中,工大北区生活区仍由安庆路街道管理)。辖六安路、五星寺、安庆路、广场、花园、四湾、拱辰7个社区。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县桥街道办事处仍驻安庆路77号。

庐阳区

(2)逍遥津街道和鼓楼街道合二为一,成为新的逍遥津街道,行政管辖范围东、北至环城路,南至长江中路,西至宿州路。辖公园、九狮桥、大东门、宿州路、义仓巷5个社区,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逍遥津街道办事处仍驻淮河路4号。

(3)在合肥的北部,新成立海棠街道,行政管辖范围以原杏花村街道藕塘村为主,原杏花村街道汲桥社区二环路以南、西线铁路以东,五里村二环路以南,蒙城北路以西区域划入海棠街道管理。调整后的行政管辖范围:东至蒙城北路,南与双岗、亳州路街道接壤,西沿西线铁路至四河村以东,北至二环路。辖藕塘村和清华、海棠、和煦园、滨水城4个社区及五里村和汲桥新村社区部分区域,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万人。海棠街道管理机构以原鼓楼街道机关为基础组成,办事处办公地点暂驻宿州路170号(原鼓楼街道办事处驻地)。

(4)新成立杏林街道,行政管辖范围以原杏花村街道望城店村为主,东至板桥河,南至临泉路,西至蒙城北路,北沿二环路向东至丰大苑社区区域范围。望城店村和北都、杏林、上城、固镇路、丽都和丰大苑6个社区及五里村及蒙城路以东,二环路以南和双岗街道临泉路以北区域划入杏林街道管理。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杏林街道管理机构以原寿春街道机关为基础组成,办事处办公地点暂驻寿春路197号(原寿春街道办事处)。

(5)调整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东与产业园区交界,北与长丰接壤,南以二环路往西沿西线铁路至四河村区域范围。藕塘村二环路以北部分仍由杏花村街道管辖。辖桃花园、松竹、园艺、汲桥新村、井湾、银河湾、灵璧路、金都8个社区和四河、陈塘、林店、五里4个行政村及藕塘村二环路以北区域。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万人。杏花村街道办事处仍驻茨河路。

(6)刘冲、尚店、邵大郢三个行政村和兴业社区划归庐阳产业园管理;原双岗街道的临泉路以北部分划入杏林街道管辖。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高桥的传说

庐阳区

高桥坐落于今大杨店乡高桥村和林店乡汲桥村交界的四里河上,为单孔大跨度石拱桥。

传说很久以前,鲁班为沟通两岸交通,在此兴建一座桥梁,桥修好后,城隍爷推车经过此桥,问鲁班:“此桥多高?”鲁班顺口答道:“在桥上初一丢一块砖,十五才能听到下面的回声。”于是当地百姓就叫此桥为高桥。另外,从桥上向下看,有时能看到庐州府在水中的倒影,因此又叫照州桥。有一次,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桥头,正犹豫间,看到鲁班便问道:“此桥能过吗?”答道:“能过。”于是张果老驾着毛驴就向桥上走去,走到桥中间时,只见桥身慢慢下沉;鲁班见桥下沉,急忙将手中的瓦刀向桥墩的一块石缝扔去,桥身便不再下沉,张果老也就安然过了桥。后来,那把瓦刀一插在石缝中,有一半露在外边,用手摇之则晃动,就是取不下来。至今,高桥附近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照州桥什么人修的桥?什么栏杆舍不得丢?什么人骑驴桥头站?什么人推车轧条沟?”“照州桥鲁班修,玉石桥杆舍不得丢,张果老骑驴桥头站,城隍爷推车轧条沟。”

二十埠的传说

据民间流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军师刘伯温,为确保朱家后代稳坐江山,走遍天下寻斩龙脉(地脉),防止异姓得地气坐皇帝,一天访到合肥东郊,见此处风水好,如不及时镇压,可能异姓就要出皇帝,因此立即将此处地脉斩断,此处遂出现冈洼,后人称为斩龙冈,流传至今。

回龙桥的来历

庐阳区

据民间传说:当年康熙皇帝有一贵妃是合肥龚大司马干女儿,一次,贵妃欲到合肥省亲,奏请皇帝准旨,康熙皇帝专门颁发一道圣旨,决定陪贵妃娘娘到合肥省亲,这一消息传到合肥后,不仅忙坏了龚大司马和合肥地方官,而且连老百姓也跟着遭殃,官府慌忙在德胜门外西北角的秀丽的小山上,筹建一座华丽的梳妆楼取名“稻香楼”,为娘娘起居住所,另架一座天桥,从小山直接越过护城河(原名楼河,今名鱼花塘)、城墙进入城内,当地官府权贵借筹备迎皇帝驾幸之机,大肆搜刮民财,老百姓受苦受难,怨声载道,风言传出,遐迩皆闻。此事被京城里一位大臣知道后,深怕皇帝遭到不测,于是赶忙奏上一本(即今天打报告之意)说:“去合肥路上,旱路有斩龙岗(即今东郊二十埠附近),水路有梅龙坝(今肥东三义河与马家渡之间),犯着圣讳(因梅、霉同音,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请万岁爷收回旨意,不到合肥去。”康熙看了奏章后,取消了驾幸合肥和娘娘省亲的决定。合肥老百姓为了庆幸避免一场灾难,集资在德胜门内,通衢大道跨越九曲水上,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石拱大桥,取名为“回龙桥”。意即皇帝回去不来了。据说当年回龙桥隆起街中,河宽水深,十分壮观,由于年久失修,几经沧桑,河床淤塞,到一九五八年拓建金寨路时,河桥已变成臭水沟的大涵管,面目全非,当年建在西山的“稻香楼”不久也就倒塌了。

三孝口的名称由来

据民间传说,当年三孝口附近住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侍奉母亲非常孝敬,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寒热冷暖问个不停,饥餐渴饮,辛辣咸淡供奉时鲜不停。母亲患病时,白天黑夜,三个儿子衣不解带服侍在床前。一次母亲突然害雍肿,疼痛难忍,呻吟不绝,大儿子听人传说,害肿毒,如人用舌尖舔吮,不仅减轻患者痛苦,可以促使早日破头(雍肿出头前最痛)大儿子毫不犹豫用嘴舔吮,母亲顿感患处疼痛减轻,逐渐愈合。不久母亲病故,棺柩停在灵堂,突然邻居发生大火,火势非常凶猛,刹那间延烧至灵堂,仓猝间因棺柩太重,无法移动,三子伏棺大恸,誓与母柩共焚亡,说也奇怪,火头突然跳越灵堂至隔壁邻家继续燃烧,三子与母柩安然无恙,灵堂无损,因此民间流传着三个儿子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茶余饭后,喜闻乐道,老人们谈起来津津有味地教育子孙。从那时起人们称三孝子家附近这段街为“三孝子”街,十字路口也就沿袭为“三孝口”。据《县志、人物志》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个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初母病雍甚重,梅吮之得愈。”

大夫第名称的由来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董金凤字问桐武艺娴熟,考中乾隆戊戌武科一甲第三名进士(俗称武探花),授乾清富士卫,于是就在前大街府学云路街东侧三十米处(即今飞凤池巷西侧三十米),盖起探花府,荣耀非常,门前立有上下马石碑,官府士庶至此均要牵马下轿步行通过探花府门前表示尊敬,由于他建有战功,被乾隆皇帝追封赠其曾祖(董子上,太学生封武义大夫晋赠武功将军)祖父(董玉、太学生,封武义大夫晋赠武功将军)父(董起朝举人,封武义大夫晋赠武功将军)三代,其叔董林也被封赠为武义大夫,因此在城隍庙西侧便路北首古金斗城北坦遗址上即今劳动巷北首古今斗城北坦遗址上即今劳动巷北首下坎处,路西沿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武义大夫府第,一些绅商富户在此路两侧建居形成街道,曾煊赫一时,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年深日久民间习惯地将这段就叫作大夫第,原来巷名也就湮没。几经兵灾,繁华一时地大夫第也就衰败,旧时大夫第街两头有闸门,清晨开封,大夫第名字至今流传,文革中至一九八二年底一度改称劳动巷,今名蒙城路。

百花井

庐阳区

相传唐朝末年,合肥人杨行密为人宽厚仁信,且有智谋,在军事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被唐昭宗封为吴王,成为一名唐朝藩王,是合肥历史上第一位王侯。杨行密发迹后,女儿百花公主不愿住在乡下,于是在外征战的父亲便为女儿在合肥城内建造一座府第,院中有一口老井,此井深不见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且不论旱涝常年保持充足水源。而百花公主每日必以井水为镜,临井化妆。百花公主梳洗打扮用过的水井自然叫百花井。后来,人们称这个地方叫做百花井。

飞骑桥的来历

三国时,合肥古城址大约在今水西门外黑池坝以西。逍遥津在城东十里左右,周围是一片平原,为东吴由水路,陆上奔袭合肥之地。当时曹操正忙着西征张鲁无暇顾及东边,于是派得力大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驻守合肥,事先留下一“锦囊妙计”,写在纸上封好,再三叮嘱:待孙权来袭合肥时再拆开看,一定要按上面规定的方法作,不久孙权果然统率十万大军来围攻合肥,张辽急忙拆开锦囊,见上面写到:“若孙权到来,张李二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不得三人同时出城迎战”。李典、乐进二人感到吴国兵多势众,自己人少,怕“寡不敌众”犹豫不决,张辽见此情景,气忿地说:“成败乃此一举,如果你们怀疑的话,我决定一人迎战”。李典、乐进听此言无语可说,决定挑选八百人组成敢死队,当天夜里杀牛宰羊摆下酒宴慰劳将士,痛饮深夜,鼓舞士气。第二天一早大开城门,张辽手拿画戟一马当先,冲入孙权大营,直杀到孙权面前,孙权慌忙跑上高岗,指挥军队将张辽层层围住,张辽毫无惧色,越战越勇,十次冲进冲出包围圈,勇不可挡,李典带兵在后接应。自清晨直杀到中午,见吴兵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才退回城中固守,孙权围城十几天,见攻不下来,只好撤兵回吴,自己在后押队,行至逍遥津北,被张辽发现,张辽即带兵冲杀追赶,将孙权团团围住。东吴大将吕蒙,甘宁向前抵挡,战不过张辽。孙权多亏亲信凌统保护,死战突出重围,急忙走上逍遥津桥头。不料南端已被魏兵破坏,折断一丈多,孙权见到前有河,后有追兵,进退不得。正在慌乱之间,恰好牙将谷利赶到,叫孙权将马倒退几步,抓紧马鞍,谷利向马屁股狠抽一鞭,坐马感到疼痛向前猛跃,飞一般跳过桥,脱离险境,因此后人在此处建桥名曰:“飞骑桥”。解放初期,桥洞淤塞,仅剩一流水沟。1952年,因修马路填平沟,今已无踪迹。

张献忠与赵千户巷

合肥古城在三孝口的西北角,有一巷名“赵千户巷”。相传,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张献忠领兵攻打合肥城,众兵涌城,满城百姓无不惊慌失措。合肥城中有一姓赵的秀才曾与张交好,危急之际,拿出张献忠先前所赠的两面令旗,插在其居所的街头巷尾。张部众兵见令旗后,竟无人敢向前越雷池一步。慌乱中百姓见此情状,纷纷跑到巷中避难。一时间,巷内人山人海,挤满了避难的百姓。张献忠闻报后,带人来到赵秀才门下,问赵“族下为何如此多人”,赵秀才朗朗一笑:“吾无大能,唯族下人丁兴旺,算来有千户人家。”自此,赵秀才居所的巷子就被称为赵千户巷。

洒金街

相传,合肥城西有座小寺庙,庙中有个小和尚,有一天他偶然听说在久已被封闭的金斗门内藏有宝物,便动了凡心。这一天,他身披袈裟,慢步缓行,一直走到金斗门下,口中念念有词:“石门石门快打开,吾奉师命送经来。”小和尚只是随便念念,没想到,这封闭了近千年的金斗石门居然慢慢地启开了。小和尚欣喜万分,然而随即他又失望了,石门内除了一些装有黄豆的箩筐外,别无他物,更不要说有什么宝物了。小和尚见此,只是随手抓了一把黄豆便回去了。途中,小和尚如数佛珠一样,便边走边将手中的黄豆撒在地上。到寺庙时,一把黄豆只剩下一颗了。小和尚将这最后一粒黄豆搓了几下,觉得似乎有异,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粒金豆子。

经老百姓口口相传,这件事很快传遍全城。人们纷纷说:小和尚将给他们带来好运。后来,这条并不起眼的小街便称为“洒金街”。位于淮河路西段通往杏花公园南大门处。

撮造山巷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几十万大军屯驻合肥城,由于人马众多,每天都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日久天长,就逐渐形成了一座方圆数百平方米的三层楼高的垃圾山。当时人们称这座小山为曹操山。后来,四周和山上都住了一些人家,出现一条巷子,起名曹操山巷。因为受艺术形象的影响,人们认为曹操是奸臣,故把曹操山巷利用谐音改为撮造山巷。此巷位于李府之后。

1.《安徽合肥“庐阳区”概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徽合肥“庐阳区”概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084007.html

上一篇

凤凰os怎么截图?我来告诉你答案谁说电脑就不能刷微信朋友圈?N种方法帮你搞定它!还能玩游戏

风言闻市是怎么回事?终于找到答案了古代为何多拉郎配:父母不愿意女儿进宫做奴婢

风言闻市是怎么回事?终于找到答案了古代为何多拉郎配:父母不愿意女儿进宫做奴婢

风言闻市是怎么回事相关介绍,这篇文章原刊登在《文史天地》 2012年第12期,原题为:“古代‘拉郎搭配’” 流言引起的“拉郎配”固然荒唐可笑,但其深层原因在于专制皇权的暴虐。 一 男婚女嫁,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从来是男求女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