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攻略专题 > 游戏问答

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终于找到答案了潍坊昌邑东永安村举行“孙膑崇拜 发大牛”活动

中国山东网络-知乎山东潍坊2月21日讯(记者孙绍周)2月18日(正月14日),一年一度的“崇拜孙膑-发小”活动在潍坊昌邑市都昌街东永安村顺利举行。

历史上,昌邑曾是孙膑的封地。据传,孙膑曾在芙蓉池畔(现东永安村)西土埠上居住过。该村在明朝万历年间始建孙膑庙,自建庙起人们为纪念这位著名的军事家,便把正月十四(孙膑生日)定为孙膑庙会。每年这一天,村里都要隆重举行“发大牛”民间祭奠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年的孙膑庙会人山人海,各地民间文艺团队相聚东永安庙会,热闹非凡,参与民众有数万人之多。

据了解,从正月初六开始,东永安村的人们用当地产的棉槐条、葵花杆、高粱秸等开始轧制独角大牛。到正月十二,大牛轮廓扎好后,妇女们便开始用黄色彩纸剪制牛毛,并用各色彩纸剪制成牛鞍、铃铛等制品,精心粘到大牛身上。整个扎制过程需要140多道工序,扎制好的大牛高5米,长10米,独角长1.8米,威武壮观,神气十足,俨然是一件精致的巨型艺术品。

正月十四上午8点钟,孙膑庙前一阵鞭炮响过后,大牛“起驾”。整个游大牛的队伍浩浩荡荡,前面由鞭炮队开道,其次是锣鼓队、秧歌队、高跷队、舞龙舞狮队,再就是二十多位青壮年组成的抬大牛队伍,最后是跟随游行的拥挤的乡民。大牛游行的线路,是沿着村委东邻的南北街道至十字路口,再拐至西侧,最后停放在孙膑庙西的空场。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当天上午10点左右,祭大牛活动开始。人们在空场上摆好供品,开始烧纸烧香、磕头祈愿。与此同时,村民自发组织的扭秧歌、舞龙、打腰鼓、唱吕剧等活动,也开始井然有序地表演。现场肃穆的孙膑庙、威武的大牛和庙前空地上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相映成趣,年味十足。各项祭拜活动告一段落后,在场人群一涌而上,争相“摸大牛”。村民认为,在正月十四这天摸牛会带来一年的好运气。村民俗谚:“摸摸老牛头,吃穿不用愁;摸摸老牛腚,到老没有病。”“摸摸牛角不生痘,摸摸牛鞍不生瘢。

孙膑崇拜“发大牛”活动,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蕴含着多种村落知识,如传说、扎制技艺、艺术表演、信仰等,并由此连带起村落日常生活,包括亲邻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周边的村际关系等,对于民间传统习俗的传承、现代乡村文化的重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终于找到答案了潍坊昌邑东永安村举行“孙膑崇拜 发大牛”活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终于找到答案了潍坊昌邑东永安村举行“孙膑崇拜 发大牛”活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226644.html

上一篇

侠盗5多人抢劫任务怎么做?我来告诉你答案《侠盗猎车手 5》(GTA 5)中有趣的小细节

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终于找到答案了农具的变迁,渐渐远去的老物件

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相关介绍,文章长度:3太短了,请勿浪费资源...

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看这里!【非遗传承】流传在马背上的传统手工技艺

牛鞍是怎么样做的相关介绍,蒙古族被誉为在马背上的民族,巴尔霍草原上不乏骏马,马鞍在蒙古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马鞍对蒙古人也很重要。 马鞍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草原的圣物和草原英雄荣誉的象征。 蒙古人有一种说法,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