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erenaGu”,现居Paris,目前已发表了13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SerenaGu”关注Ta。

在伦敦待的时日不多,但还是花了一整个周六的早晨专程前往英国最大的市场——波若市场(Borough Market)。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农夫市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萨瑟克区(Southwark),作为伦敦重要的交通枢纽,数条铁路交汇于此,从London Bridge地铁站爬到地面,整个市场就座落在伦敦大桥南端古朴的灰绿色铁桥与棕色砖墙之间。

时值正午,前来波若市场用餐的人在一个个摊位前排起了长队,等候系着白色围裙忙忙碌碌的大厨们将热气腾腾的食物递到自己手中。不管是西装笔挺的上班族还是席地而坐的背包客,都能在这个硕大的市场中找到最能满足自己味蕾的食物。

水果蔬菜海鲜肉类和面包铺前,也能看到许多前来采购新鲜食材的伦敦当地人,这里的食材比Tesco这样的大型超市要新鲜许多,大都是当天刚从产地运送过来的。而许多商贩除了售卖食品,本身也就是食品的生产者,市场里可以看到不少手工制作的蜂蜜、果酱、腊肠——可以追溯来源的采购方式让人觉得踏实而放心。

波若市场每周一至周五凌晨2点到早上8点是批发市场,主营大宗食品交易,周三至周六白天是食品零售市场。不过若想体验商贩们精锐尽出、与众人摩肩接踵逛市场的感觉,一定要在周六上午前往,去感受平日的伦敦不可多见的热闹欢腾的市井气。每次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爱逛逛当地的市场,体验地域和季节所带来的食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触摸、品尝食物,学习辨认食物的品质,学习当地人的烹调方式,哪怕作为一个游客,也有机会触摸到伦敦丰富的城市肌理中去。

在这里还能学到英国人仿佛与生俱来的生活美学,食物的陈列看似随意,却处处都是一幅幅美丽的静物画。大自然产出的鲜嫩蔬果在商贩们的画布上绘出了缤纷的色彩,使得本身就空着肚子的食客更加饥肠辘辘。

逛波若市场不只是看热闹,也看门道——英国有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而这个市场里不仅有着各国移民带来的地道美食,还可以找到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的辛香料与调味料,无论是印度、黎巴嫩,还是非洲、南美洲,小小的香料店像是魔法屋一般帮助来自异国的人在他乡烹饪出自己的家乡味。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波若市场,它几乎可以满足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食物的全部想象。而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样一个集结着农夫市场、餐厅、咖啡馆、面包工坊和厨艺学校的市场,竟然已经以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见证了1000年的历史。 想要追溯波若市场确切的起始时间或许有些困难,因为这个对于伦敦人最重要的市场没有正式的开幕仪式,也没有在任何的编年史中有过记载。而现有记录中最早出现的年份,也是它本身用作庆祝千年纪念日的年份,是1014年。

波若这个地区自古以来以来一直被它自身的位置所定义——位于伦敦大桥的南端,这里是穿过泰晤士河进入伦敦城的唯一的路线。990年前后,伦敦历史上第一座后罗马时期的桥梁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建立,而这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加强伦敦城对经常从泰晤士河上入侵的维京人的防御。 公元1000年前后的英国长期饱受暴力和政治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创伤。丹麦王Sweyn Forkbeard先是打败了与他争夺斯堪迪纳维亚霸权的对手,随后将目光转向了西方。面对Sweyn的侵略, 当时的昂格鲁撒克逊国王Ethelred起初意图用金钱来换取和平,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这根本就无法制止丹麦人的骚扰。1002年11月13日的圣布赖斯之夜,忍无可忍的Ethelred对境内所有丹麦人发动了一次残忍的大屠杀,被杀者中甚至包括国王Sweyn的姐妹。丹麦人为此发起了疯狂的报复,他们变本加厉的洗劫英国海岸。1013年,Sweyn亲自率领舰队远征英格兰,并顺利攻下了伦敦城抢夺了王位。Ethelred则仓皇出逃到了诺曼底。然而Sweyn的统治也并不长久,1014年2月,就在夺取王冠短短几周后,这位令人生畏的丹麦勇士意外从马上摔落,骤然离世。Ethelred立即结束了流亡,从Sweyn儿子的手中夺回了宝座。为了战胜残暴的维京人,Ethelred重金雇佣了大批同样凶狠的维京人,而这其中还包括Olaf Haraldsson,后来的挪威国王。 中世纪伟大的斯堪迪纳维亚文学家Snorri Sturluson在名为Heimskringla的著名长篇小说中曾叙述了Olaf史诗般的骁勇战绩。就是在这部作品中首次出现了波若市场的身影,文章写道“首先,他们去到了伦敦,但丹麦人占领了整座城市。在泰晤士河的另一岸,是一个叫做萨瑟克的巨大的市场镇….”

伦敦大桥,作为一条多彩而又混沌的要道,连接着伦敦和萨瑟克镇以及南部的港口和城市。其丰富的商业潜力如同磁铁一般吸引着想要从买卖中获益的人,而这同时催生了试图从合法交易中获益的当局和希望尽可能不受干扰的商贩之间长达数年的较量。1270年前后,伦敦城颁布限令禁止其公民前往萨瑟克镇购买玉米,牛或其他商品,还禁止了商贩们任何试图越过泰晤士河进行买卖的举动。同时,伦敦城当局还严厉钳制了在萨瑟克镇购买面包并在伦敦倒卖的行为。然而巨大的价格差异和食物供给的多样性依旧强烈地吸引着河对岸的居民,1406年,在一些重大的游说活动之后,亨利四世正式批准了伦敦居民前往萨瑟克市场采购食物,认可了萨瑟克镇作为伦敦的延伸的地位。 尽管萨瑟克的居民极力反抗伦敦城居民的入侵,1444年和1462年先后签订的租约进一步加强了伦敦城对波若市场的控制,并增加了每年9月举行为期三天的市集这一约定。1550年4月,爱德华四世以超过1,000英镑的价格将萨瑟克镇出售给了伦敦城,由此所有关于究竟谁拥有波若市场的争论自然而然地平息了。该条约中还将市场的运行时间延长到了每周四天,在原先每周三周五的基础上加入了周一和周六。

16、17世纪的萨瑟克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这里不仅是迅速发展的商业区,人头涌动的旅行中转站,也是城镇中各种派对的蜂巢。伦敦城内的居民时不时涌过泰晤士河,来到萨瑟克的酒吧、妓院和剧院里发泄——那时的萨瑟克就好比如今的Kavos和Ibiza。与此同时,举国上下的农民也携带着牛群和粮食向萨瑟克涌来,试图在市场上谋生。伦敦当局竭尽全力维持市集的秩序,商贩们通通受到执法官和警员的监督,他们执行官方的价格控制,对货物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当局还要求商贩以固定的顺序建立摊位,鱼贩最接近伦敦大桥,其次是屠户、养鸡户、粮食、水果和香草,最后是当地的面包师——面对日益增长的混乱,官僚作风似乎成为了最重要的武器。 无牌交易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许多流氓交易者在划定的市场范围之外贩卖面包、肉类和鱼类。而数量庞大的小酒馆就是滋生这类行径的罪魁祸首,伦敦当局曾在1522年抱怨“萨瑟克镇几乎每一个酒馆老板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市场。”

随着伦敦市的规模和声望不断壮大,波若大街上的嘈杂与混乱引起了权力阶层的反感,无数的选区代表强烈想要废除这个市场。然而1676年的一场大火摧毁了整个市场连带周边的建筑,一切关于它的去留的争论好像都随之变得无关紧要了。然而,大火之后,曾经在市集内交易的商贩干脆挪到了大街上,导致从南部进入伦敦的唯一路线完全被牛群阻塞。1754年,一项法案宣布“市场妨碍了许多贸易和商业”,至此,这个命途多舛的市场不得不正式停止交易。 然而波若市场的命运并未到此终结。萨瑟克的居民向国会请愿,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市场,独立于伦敦城,远离波若大街。几经周折后,国会终于通过了法案,允许圣救世主(St Saviour’s)的教区居民在远离主干道的地方获得土地并兴建自己的市场,但仅限于该教区使用。为了从这个地方垄断中获益,教区的居民们迅速筹集了6,000英镑(现价值超过100万英镑)买下了一个称为三角地的地区。不到两年,教区居民再次回到国会,请求进一步募集2,000英镑用于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建立相应的建筑。

1756年2月,一条写着“一个新的市场将于3月25日在波若大街西边的三王冠法院背后正式启幕迎接全国各地的商贩携带各种物品前来交易”的广告张贴了出来,我们现今所熟知的波若市场,就这样投入了运营。

新的波若市场最初交易的货物非常局限,只有相当少量的日常产品。一直到19世纪这一切才发生了变化——由于伦敦南部的迅速城市化和铁路的到来,波若市场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国家意义的机构,专门用于水果和蔬菜批发贸易。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迅速购入了许多周边的土地,形成了许多分类的商品交易区。1862年,东南铁路公司延伸伦敦大桥铁路的项目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它们在波若市场中间建造了一条铁路高架桥梁。尽管这带来了大量的烟尘和噪音,但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到达波若市场的便利性。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世纪,波若市场再一次经历了迅速的衰败。一部分原因是在Vauxhall新建的考文特花园市场,但主要还是归咎于大型超市的不断增长。这一新的销售渠道使得个体蔬果商无法继续生存,进而完全破坏了传统水果蔬菜批发的生态系统。

波若市场如今的繁荣要归功于20世纪90年代手工食品的复兴。许多知名食品商搬进了波若市场的空仓库,开始为公众举办一些特殊的食品零售活动。他们的创新收获了意料之外的关注,同时预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建立一个专业的食品零售市场。受到这些食品商的鼓励,Henrietta Green于1998年11月在波若市场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美食博览会,聚集了全英国50多个最佳食品生产商。这场嘉年华创造了历史上不可复制的成功,许多前来参加的食品商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卖光了所有的带来的食物。 波若市场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所透出的巨大商业潜力,促使管理者们很快决定了在每月第三个星期六举办美食市集。结果全英国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食品商都竞相前来摆摊,举办市集的频率很快就缩短到了每周,波若市场也瞬间获得了全球范围的认可,顷刻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国际机构。波若市场现在每周开放六天,活动范围也已经大大拓宽,从原先单一的农夫市场演变成了集合餐厅、咖啡馆、面包工坊和厨艺教室的伦敦最时髦的美食集散地。不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前来朝圣,电影《BJ的单身日记》与《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囚徒》都曾在此取景。

一千年来,它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活力从未消散。许多目睹了波若市场20世纪所历经的种种兴衰的商贩仍然在这里,仍然在其不断的演变中发挥着作用。 而你我,一个偶然路过的食客,也在共同谱写着一个城市关于吃的文化与历史。

Reference:

更多有趣的旅行故事:

伊比利亚半岛的秋 | 里斯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Odds & Ends in Prague | 布拉格二三事:

昨日的布达佩斯:

Late Fall in Vienna | 深秋的维也纳:

关于作者

一个认真生活的少女,目前在巴黎念书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剩下的时间偶尔写写环游世界的旅行故事和漫长而陈杂的人生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可以来微信微博找我玩(新浪微博:谷穗Serena)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全文完)

1.《香肠派对救世主皮肤怎么获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香肠派对救世主皮肤怎么获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34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