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年来国产电影最大的笑点是恐怖/惊悚片。
虽然隔壁的青春片、魔幻片也如云,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七月》、《安生》等还是可以涌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恐怖/惊悚市场,确实是一对一的,持续稳定的保持着“粪坑”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永远不会有超越及格线的不稳定因素,完美落实了“和谐”的发展理念,堪称行业典范。
▲谁说国产恐怖片迎来了春天,明明春天总是明媚的。
当然,如果以这种方式把“勋章”交给创作者,就有些偏颇了。毕竟他们有“禁止宣传迷信邪教”或者“鬼片不能有鬼”的禁令。在枷锁下,每个人都有危险。自然很容易被各种鬼神钻空趁机圈钱洗钱。
恐怖/惊悚片是商业电影中的一种流行类型。人类发泄内心固有的脆弱和恐怖体验的本能驱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恐怖/惊悚的画面,见证主人公的危险经历。所以对于那些这类电影的粉丝来说,目前的国产恐怖片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冒险”欲望,还能一次次摧毁他们的心智。
那么国内的恐怖/惊悚片总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把时针拨回到20世纪80年代,你可能会想你有多不及时。
在国家广电总局还没有成立的年代,很多恐怖/惊悚片的片头都标有“儿童不适合”的字样
01
国产电影真正的黄金时代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过短暂的文化开放。随着一批外国思想学术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开始了。萨特、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作品在市场上争抢,而人道主义思潮和现代文学思潮在文艺界百家争鸣。
西方世界席卷而来的思潮,不仅在知识阶级中反响强烈,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举个例子,当时有一句流行的话:如果你在相亲时拿着一个弗洛伊德的作品,那么相亲一定会成为。
▲这一幕是米家山的《私生子》中戏谑呈现的
在各种“启蒙思想”的滋养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开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传统的电影史教科书中,对80年代初电影发展的介绍主要围绕着第四代导演的“伤痕电影”(批判反思性文本GE)展开。这些“伤痕电影”虽然在意识形态上把以往电影的价值观打乱了顺序,但在电影语言和叙事文本上还是沿袭了旧的经典模式。
▲刀疤电影经典——《芙蓉镇》(谢晋导演刘晓庆,姜文主演)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如《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掀起了一股“革命”浪潮,大陆电影才真正彻底更新。受今天我们熟知的张艺谋、陈凯歌升起的新电影旗帜的启发,黄建新、周晓文、梁明等知名度不高但同样才华横溢的“极客”,以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拍摄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奇异电影”。
▲尹爱群、王亚标,在《合成人》(1988)中,塑造了一个农民思维,总经理模样的合成人。
▲黄建新《错位》讲的是一个导演为了给自己打工,造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机器人,但是机器人居然发动了叛乱。除了剧情,影片的视听语言也很不一样,很有开拓性。
恐怖/惊悚电影也成功地利用了这种创新风。得益于自身的属性优势,很多电影奇才都选择了这种类型的电影来实践自己的前卫理念,恐怖/惊悚片空前蓬勃发展。
02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恐怖/惊悚作品
80、90年代恐怖/惊悚片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极其丰富复杂。
简单来说,这一时期的恐怖/惊悚片几乎可以与任何其他商业题材相匹配,然后与各种类型的电影进行“杂交”。
比如走古装+恐怖的路线,改编自《荒野之墓》,由《聊斋志异》中的四个故事组成(链、焦娜、画皮、萧乾)。这部电影由著名导演谢铁力执导。没听过他的名字没关系,但应该听过他的电影版红楼梦。此外,当时只有16岁的周迅也在这部电影中首次亮相,饰演狐狸焦娜。
▲周迅至今称谢铁力为老师
▲[画皮]段落中的鬼
神奇洞穴中的幻想,混合了儿童主题。这部电影呈现的远不是视觉效果的恐怖,而是身心无法自由的精神恐怖。各种阴郁的画面和充斥整部影片的压抑气氛,把儿童题材的文字变成了极大的讽刺。
▲天空一直在等待被红日取代
镇妃墓结合了悬疑和盗墓,堪称中国版的盗墓或寻宝。片中甄妃苍白的脸,枯瘦的手臂和指甲,给一代人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是的,当时的死者还能抬起尸体。
▲这部电影也是内地与澳门合作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还有后来的一部(1990年)《圣保罗医院之谜》,结合了反特殊电影的背景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导演这部电影的是米家山。
▲“圣保罗医院”的照明是必须的。如果看够了电影,肯定能从里面的一些场景看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和意大利“铅黄电影”的灯光效果的一些影子。
题材的广泛选择也意味着丰富的自由创作空。在没有龙痕,没有详细的文字规定的情况下,创作者们在被封杀的边缘疯狂地摸索着。结果大陆电影达不到今天的规模。
梁明导演的《黑房子里的孤独灵魂》包含了儿童被杀的场景。那一年,这部电影掀起了观影狂潮,票房利润是投资的五倍。另外,《黑房子里的孤魂》也是第一部鬼影清晰的电影(虽然只是一个眼睛会转的破娃娃)。从此,由于反对封建迷信的规定,鬼片中再也不能出现鬼魂形象。
▲《黑房子里的孤魂》台湾版也标注了一个大【孩子不适合】
很多电影,比如《甄妃之墓》《人奶魔窝》(没错,你没听错,片名就是这个),都不止一次出现过露点图片。
▲《人奶魔巢》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国产片之一,连致谢名单都是那么独特。
血腥场面和变态杀人狂比比皆是,包括内地和香港合拍的《黑太阳731》和贾鸿生主演的《银蛇谋杀案》。
《黑孙731》还原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731部队在东北进行的可怕的活体实验,从细菌注射、热水烧伤到子弹穿透,空空气静脉注射,都是对观众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
更可怕的是,这部电影里出现的军医都是真的医生演的,他们解剖的是真的尸体。
▲影片确实比较重,这里只放一张相对“温和”的图
贾鸿生在《银蛇屠戮》(李导演)中饰演一名喜欢用银环蛇杀死女性受害者的前电影放映员。受害者死前只穿着贴身衣物,被绑在椅子上尖叫,对SM的影响很大。当时,该片因其18个血腥镜头而受到严厉批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当年创下创纪录的拷贝数,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电影之一。
▲杀手杀人的时候听了披头士的《顺其自然》
更可贵的是,这些电影并没有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他们的大部分文字内容也传达了与前卫形式相匹配的新潮理念。以《黑房子里的孤魂》为例。这部电影没有一味地批判戈文的刻板印象,而是以复杂的戏中戏的结构和多元的叙事对中国人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针对戈文,还包括盲目的谄媚心理、名利和逐利等等。
▲“国家疯了,何况人?”
总的来说,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大陆恐怖片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既有‘拳头加枕头’的粗糙,也有‘文化精英’的思想。”
03
黄金时代的衰落
“物极必反”这个词,虽然听起来有点把责任完全推卸给命运的嫌疑,但有时候当我们面对生活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时,即使用尽理性也不可能说出所有的原因。这就是恐怖/惊悚片在其黄金时代的衰落。
大陆恐怖/惊悚片在80年代中期达到巅峰后,迎来了一段至今仍未结束的衰落期。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录像厅文化”的入侵和1995年VCD的正式普及,观众不再那么容易取悦。人们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香港和国外制作的恐怖电影。这时,中国娱乐圈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影不再是大众唯一的消遣选择。
▲香港制作的恐怖/惊悚电影代表之一——《八仙大酒店的烤肉包》
恐怖片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整个电影业在90年代后期陷入低谷,无论是票房还是观影人数都是如此。1998年,广电总局成立。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兴起,以“新官上任”为标志的广电总局开始严格监管内地市场,“大规模、隐蔽的政治讽刺”自然成为“放马过来”的最佳目标。
此外,之前制作这些电影的电影人也逐渐被体制所吸纳,进入了新世纪的主流市场。所以,恐怖/惊悚片不得不面对青黄不分的尴尬局面,不自觉地让逐利的小人物们赢得了野心。
当李、谢铁力、周晓文、米家山等前先锋面对当前“臭”的恐怖/惊悚市场时,他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感慨:
“我过去常去,
柳树伊一。
现在我考虑一下。
雨雪在下。"
— FIN —
1.《蛇片大全恐怖片 八九十年代国产恐怖片的尺度之大,远不止可以成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蛇片大全恐怖片 八九十年代国产恐怖片的尺度之大,远不止可以成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03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