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一新生小梦被小伙伴们指指点点,避而远之。原来,朋友圈里疯传着一些图文并茂的所谓“证据”,指认小梦是渣女。为了尽快还自己清白,小梦联系了发这篇文章的公众号管理员,并要求其删帖。对方爽快答应,但提出要支付2200元的删帖费。而这并非个案。经查,涉事公司在网络上恶意编造虚假信息,贬损青少年人格,破坏青少年名誉,使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受到现实压迫,最终实施“有偿删帖”谋取非法利益。

近年来,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一直都是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司法机关对网络谣言,特别是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网络谣言从没有手软过。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依法治网的决心与意志。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而根据2013年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现代社会人人都在上网,人人都有网络话语权,但网络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在上网的同时了解一些必要的法律规定,做到知法守法。依法上网也是现代网络生活起码的常识,否则难免自酿苦酒,自食苦果。

当然,每一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涉法事件都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此次事件告诉我们,言论有自由,但权利有边界,越界的权利不但不受保护,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慎用权利,认真对待权利才是对权利的尊重,对法律的信仰。

1.《连孩子的谣都造?公众号为有偿删帖造谣初中生渣女 网友直呼龌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连孩子的谣都造?公众号为有偿删帖造谣初中生渣女 网友直呼龌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07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