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国网络名人访越团成员、共识网总裁周志兴

2015年5月20日

河内今天的最高温度是摄氏37度,加上潮湿,走出酒店,热浪扑面而来。不过今天还要穿着整齐,因为,上午是一个严肃的活动,拜谒胡志明主席的陵园。延参法师照例是僧人装束,把自己裹得严严的,可是他说,不热啊!心静身必凉,这话用在得道僧人身上,似乎是尤其恰当。

不同的是,延参法师刚买了一双凉鞋穿上,他说,不少人盯着他的脚看。我看,这也算一种与时俱进吧,和用智能手机,发微信上微博比,这实在只能算一个小小的变化。

昨天519,胡主席125岁诞辰,今天这个日子也有说法,520,在中国,年轻人把这个日子看做是表达爱意的日子,所谓“我爱你”的谐音。越南语的读音里,应当读不出这个意思来。而当我走到胡志明主席陵园附近的巴亭广场时,看到了排成长龙的瞻仰人群,心中不禁一动,也许他们不知道这个日子在中国已经被赋予了爱的含义,但是,今天,他们确确实实是带着心底的爱来的。

胡主席是值得他们爱的。

可是,要在今天的日记里把胡主席的辉煌事迹哪怕只是描述个轮廓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实在太宏大了,故事也太多,不知道要写几本书才能完成。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常常记住的倒是些小事情。我注意到,昨天的《西贡解放日报》在谈到胡主席诞辰时,特别提到了他的“共产主义品质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道德,一定是通过细节表现的。

也许,这就是人民心中的那把尺子。

导游是位姑娘,我问她,胡主席去世时,你应当还没有出生,你了解胡主席?姑娘说,胡主席去世十年以后我才出生,但是,我们每个越南人都知道胡主席的事迹。

她说这个话的时候,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我们身边走过,童话大王郑渊洁看见孩子就不由自主地想亲近,拉着孩子们照相,孩子们也都非常配合。笑脸围着郑渊洁,童话大王的脸上也开了花。

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这里的熏陶,当然在脑子里会刻下印记。

而且,这是一代代相传的。

导游把我们领到一栋黄色的楼前,告诉我们,这里是国家主席的办公楼。这座楼房,是法国殖民地时的总督府,前后有20几任总督住在这里。独立后,这里做了共和国的主席府。按照人民的意愿,胡主席应当住在这里,同时办公,但是胡主席不同意,他说,国家是人民的,这座楼房也是人民的。这里只能为人民办公,而不能住。在胡主席看来,住是享受,享受的事情,在他的字典里没有。

胡主席选择住进了当年总督府附近的一排平房,这里是总督府的工人房。在这座平房里生活了几年后,考虑到潮湿对胡主席的健康不利,后勤部门在附近为他盖了一座高脚楼,楼上两间不大的房间,一间卧室,一间办公同时会客。会客室很有意思,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导游告诉我,胡主席来的客人都是席地而坐,为了亲切,也为了平等。据说,周恩来等许多重要领导人都在这里席地而坐和胡主席长谈过。

我特别咨询导游,河内这种高脚楼多吗?导游说,没有,山区农民才住这样的房子,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而这座高脚楼下面,是一张会议桌和几把椅子。

那个时候,美军飞机常常轰炸河内,就在这座高脚楼边上,修了一个防空洞,再后来,胡主席岁数大了,上楼下楼不方便了,就趁着胡主席到中国去访问,又在附近盖了一个牢固的能够经得起子弹袭击的平房。没想到胡主席回来以后,非常不高兴,追问,这是谁的主意?当时的党中央负责人回答说,这是政治局的主意。但是,胡主席还是不搬过来住,他说,这所房子,就是政治局的会议室吧。

直到1969年的夏秋之交,胡主席的身体实在很虚弱了,他才答应从高脚楼上搬下来住,仅仅15天以后,他就去世了。

这一天,是1969年的9月2日。

历史时常常制造巧合的。1945年,也是9月2日,河内巴亭广场五十万人的群众集会上,胡志明代表临时政府宣读《独立宣言》 ,庄严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胡志明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

在胡主席住处,有一个鱼塘,被人们叫做胡志明鱼塘,这里的鱼几乎都认识这位老人了,工作之余,胡主席站在这个鱼塘前,拍拍手,鱼儿就会游过来,分食老人投下的食物。

导游的话,很有画面感,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人,银髯飘飘地独自站在鱼塘边。

在绿树碧水的映衬下,身材不高的胡主席也显得很伟岸,但是,也很孤寂。

胡主席的夫人呢?

有一段凄婉往事。

胡志明在中国的白色恐怖中来到中国从事革命工作,为了掩护,中共广东省委安排女党员林依兰假扮胡志明的妻子。林依兰无微不至地照料胡志明的生活起居,令其感激不尽,但他始终不敢表达爱意。不久,胡志明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临别时,他取出珍藏的日记本交给林依兰说:“我把心留下来陪你,收下吧!”

革命年代的恋爱,聚少离多。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等到了越南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胡志明有条件迎娶林依兰了,他请求毛泽东安排他和广东老友叙旧。毛泽东立即致电广东省委及陶铸、林依兰等人,到北京与胡志明会面。就在胡志明即将登机回国时,他看见了林依兰向他走来。两个人久久凝视对方,都流下了眼泪。

1958年,胡志明郑重地对中共南方局的负责人陶铸提出,想把林依兰接到河内秘密举行婚礼。陶铸汇报后,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但是,在越南党中央,胡志明遇到了阻力。因为胡志明说过,越南不解放就终身不娶。而此时北方虽然独立了,南方还没有被解放。党中央当时有些领导认为,这件事情会破坏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所谓“一诺千金”,胡主席用牺牲自己的家庭幸福,践行了这一点。

就是在胡主席离世的前一年,1968年,林依兰告别了人世,临终时,她还没有忘记把胡志明赠给她的那本“爱情日记”托人交还给他,并嘱咐他节哀顺变。仅仅是阴阳相隔一年,不知道他们在那一边能不能重新握手。

胡主席的故事很多,我讲的,基本上是这个院子的故事。而在这个院子里,有很多参天大树,其中一棵硕大无朋又非常沧桑,看到这棵树,我就想到了这位伟人,他似乎化身为这棵大树,挺拔着,屹立着,呵护着身旁的那些小草和灌木。我问导游姑娘,这树叫什么名字?导游说,叫红木。

我不知道究竟是不是这个名字,但是我觉得很贴切。

当然,我也想到了在陵园水晶棺中长眠的胡主席,1969年到今天,他默默躺在那里近半个世纪了,他身上没有覆盖党旗,两只手放在身前,脸色还是红润,胡须还是银白,像是只是沉睡了近半个世纪。我也想到了那些在胡主席遗体前泪水潸然的老战士们和年轻人,他们面对的,是心中的神。

我很纠结,胡主席这样的伟人,一定是值得后人万世敬仰的,但是我又常常想,假如在水晶棺中的伟人有知,能够发表意见,他们愿意在那里躺着吗?我知道,起码毛泽东主席生前是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的,因为他知道,最重要的是留在人民的心里。

真是不容易作出准确表达的一件事情。

对于死亡,越南民族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习俗。上午看的越南民俗展览中,就有他们对于死亡的仪式。在他们看来,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所以,在停放逝者他们称之为墓屋的房子周围,有不少木雕的人像围绕着,很多木雕是在做爱,因为生死相伴,有死有生,这就是辩证法。

在这个民俗展览馆里,我们看到了从远古走来的越南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很多器物,与中国的云南、广西地区并无二致。我把这些民俗看做是肥沃的土壤,越南民族的很多伟人是从这块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胡志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下午到中国驻越南使馆和大使洪小勇先生见面,洪大使带着我们参观了使馆的院子,话题又回到了胡主席。大使告诉我们,大使馆的这块土地,就是胡主席在世时送给中国的,当然,中国在北京也送给了越南使馆一块土地作为交换。那时,两国关系就是歌中唱的那样,是“同志加兄弟”。中国使馆院里有四棵荔枝树,大使告诉我们,胡志明主席吃过这里的荔枝,只是不知道到底吃的是那一棵树的果实。听了这话,我立刻摘了一颗荔枝,剥了皮放在嘴里,我告诉大使,这荔枝并不好吃,酸。

下午还有一个节目是去和越南国家搜救中心座谈。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越南搜救中心紧急动员,全力投入搜救。领导层面有副总理、副总长级别的挂帅,国防、公安、海洋、气象、卫生、渔业等多个部门联动。他们动员了800多艘次渔船协助搜救,最多的一天出动过14架次飞机。搜救中心的办公厅副主任武同志说起一年多以前的这件事情,还是记忆犹新。

我们是带着疑问来的。

我在现场发了一个微博后,马上有人跟着评论说,越南在搜救上的表现,改变了他原本对越南的某些坏印象。我们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是马来西亚的事情,越南为什么这么积极,越南的老百姓有意见吗?武同志很肯定的答复,老百姓没有意见,他们很理解。因为越南的海岸线长达3200多公里,也常有意外发生,关键时候需要得到救助,这是大家都懂的事情。所以,几百艘次的渔船搜索,没有一条船提出要经济补偿。况且越南是国际航空条约缔约国,有执行的义务。武同志告诉我们,越南虽然不富裕,但是老百姓的爱心一点也不少,当年日本发生地震,越南的百姓自己捐款100多万美元。不在于捐多少,而在于这样的一种态度。

武同志最后还是很遗憾地说了两次,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MH370的下落,我们觉得,对不住马航失事飞机乘客的家属们。

我的收获在听到这时突然就冒出来了。

我想了这样一个道理:努力了,不一定有成效;努力了,就一定有成效。

看似矛盾,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拿越南搜救中心对马航飞机的搜救来说,费了好大的力气,结果一无所获,这是没有成效。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因为努力了,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负责任的形象,这就是成效,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的重然诺的表率形象,这就是成效。

难怪有人会对越南的国家形象有新的观感呢。

如同我们此行希望生产十全大补酒,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

这是辩证法。

1.《兄弟论坛 网络名人拜谒胡志明陵园 从细节处感受中越兄弟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兄弟论坛 网络名人拜谒胡志明陵园 从细节处感受中越兄弟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1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