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1年受到中东动荡影响的第一个国家,突尼斯的国家安全形势在过去的数年中受到了来自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尽管总体安全形势仍然可控,但是不时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仍然让突尼斯的国家安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011年之后,的突尼斯国内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源自三个组织,即“伊斯兰教法突击队”、“乌克巴·伊本·纳非旅”和“伊斯兰国”分支机构。这三个组织的发展与演变,同突尼斯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在2011年之前,突尼斯的宗教势力无法对国内施加巨大的政治影响。政治强人本阿里执政时期,突尼斯政府担心国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会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大体上保持了对其高压态势——在各个清真寺、宗教会所和宗教学校遍布耳目,希望能够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发展。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倒台后,不少长期活跃在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突尼斯极端分子回到突尼斯,但是很快就遭到了突尼斯政府的逮捕或监视。

本阿里倒台之后,突尼斯政局不稳,极端组织也趁机发展。“伊斯兰教法突击队”成立时间各方说法不一,但是其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11年中期。其最初的功能是作为一个“慈善机构”,帮助社会下层居民躲避政治动荡带来的戕害,并开始在突尼斯各个大中城市扩展分支机构。

但是,在不久后的突尼斯大选中,“伊斯兰教法突击队”公开号召抵制人们参选,认为选举不是穆斯林社会的制度形态,甚至威胁前去投票的人们将会“遭到末日审判的惩罚”。强硬态度使其与其他温和伊斯兰政治组织产生了巨大分歧,加上本阿里倒台后,之前被囚禁的极端组织成员纷纷出狱,“伊斯兰教法突击队”逐渐成为了突尼斯国内的极端政治力量。

2012年,“伊斯兰教法突击队”策划袭击美国驻突尼斯大使馆;2013年,该组织还先后参与刺杀了突尼斯左翼领导人贝莱德和布拉米。随着突尼斯警方和军队介入,“伊斯兰教法突击队”纷纷被捕或者逃亡,该组织也逐渐销声匿迹。

然而,“伊斯兰教法突击队”遭到打击并不意味着极端势力在突尼斯消亡,很快,另一个极端组织就进入人们视野——“乌克巴·伊本·纳非旅”成立于2000年,是“基地组织马格里卜分支”的突尼斯分支机构,活跃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边界地区,频繁策划绑架外国游客以捞取赎金。2011年之后“乌克巴?伊本?纳非旅”活动频繁,2012年,发动了针对突尼斯军队在舍阿奈比山营地的袭击,造成大量突尼斯军人死亡;今年3月,“乌克巴·伊本·纳非旅”还策划了针对突尼斯著名的巴尔多国家博物馆的袭击。突尼斯军队和情报部门密切配合,很快对其予以重击。

伴随着“伊斯兰国”的兴起,2014年末,“伊斯兰国非洲行省”本站宣告成立。很快,突尼斯境内的几个小极端团体就宣布效忠“伊斯兰国”,并且声称将“撕碎戴高乐和拿破仑的旗帜”。今年6月,“伊斯兰国”在突尼斯的分支机构策划了海滨城市苏塞的袭击事件:一名恐怖分子射杀了38名游客,其中30名为英国人。这次恐怖袭击是突尼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恐怖事件,也极大的影响了突尼斯的旅游业。

应当指出的是,突尼斯境内的上述三个极端组织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有观点认为“伊斯兰教法突击队”、“乌克巴·伊本·纳非旅”和“伊斯兰国”突尼斯分支之间其实是“数个牌子,一套人马”。打击极端主义势力,突尼斯政府和安全机构仍然任重道远。本站

1.《突尼斯事件 三大极端势力盘根交错:突尼斯反恐形势仍然严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突尼斯事件 三大极端势力盘根交错:突尼斯反恐形势仍然严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