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语言
根据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离退休党总支、工作办公室专门设立了“老有所为”这一专刊,反映了我校一大批老知识分子离岗不离志,退休时依然充满勇气。在自己的专业和研究领域里,频频添高质量的成果,在金色的秋日阳光足迹里,为轰轰烈烈的人生画下新的年轮。他们以写意的方式经营着人生的金秋,让旧日的生活如散文诗般惊艳。本期特刊刊登了“在成都花溪坝和重庆沙坪坝内江桐梓坝出生长大的文学教授肖铁仁”的故事。
离退休党支部和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2017年12月
阅读不仅是写作,还有老师和朋友的优雅退休生活
——访退休教师肖体仁教授
[个人档案]
肖铁仁,男,1949年9月出生,四川简阳人。内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0年毕业于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访问学者。
1980年9月至今,在内江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主要教授《文学概论》、《美学》、《散文创作研究》、《诗歌》等课程。2006年9月被授予“内江师范学院我最喜欢的老师”称号,2007年9月被授予“2006-2007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2012年退休。退休后被文理学院录用,重回讲台。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独立承担省重点项目《诗歌形式美学》专著,2005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获内江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参与编纂巴蜀书店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本字典,即《巴蜀文化大典》和《内江百科全书》。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本写作教材,投稿20万字。
在《四川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重庆大学学报》、《写作》、《新闻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当代文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全文转载。
教师职业,平静课堂
“老师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是最幸福的事情。”萧体仁老师说。到目前为止,肖先生已经在内江师范学院这块土地上默默工作了41年。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他智慧的眼睛凝视着这片土地。
致力于研究的肖铁仁教授
无论是写作课还是诗歌美学课,你在他的课上几乎找不到华丽的PPT,但不影响他上课的教学。
根据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肖的说法,“我左手拿着一本有些褶皱的黄色书,右手拿着一杯水。水里没有茶。我走到讲台上,在凳子上坐下,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眼镜盒,静静地戴上,抬头环顾四周,‘我给你讲讲诗歌美学’这句话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
正是这种平淡的姿态,让学生们与他的距离少了一些,更加亲切了。每当谈到兴奋,他就摘下眼镜,在黑板上写几个字。他一转身,嘴巴一定要抬起来,学生也容易感染。一节课的气氛很融洽,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晓仁书店
萧体仁的课永远是最轻松的,理论可能很枯燥,但例子永远是最贴近生活的。身边的人经常观察事物,收获事物,这是学生从他的课上学到最多的东西。
作为唯一两次获得内江师范学院“我最喜欢的老师”称号的人,他经常以幽默风趣而闻名。曾在2017年6月“孙子云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担任评委老师发言:
“大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只是一种‘暗恋’,对文学创作的唯一投入就是爱。让文学之光照耀我们的生活,因为文学而让生活更美好。"
这种幽默从来不是刻意制造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下来的对生活的睿智诠释。
书海中的萧体仁
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但是很多老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而萧体仁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他认为永远不会有不好学的学生,只会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他看来,要教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需要接触学生经常接触的东西,比如互联网或者新兴的交流工具。
在这个网络和信息流发达的时代,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鲜明,甚至在许多问题上可以“以学生为师”。因此,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教给他们更多适用的知识。
肖蒂仁女儿带书的照片
师友,优雅可爱
正在学习的肖蒂仁
退休教师肖体仁,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却从未放弃传道授业的使命。从室内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环境跳出来后,似乎生活可以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平台。
谁拿走了书
作为一个不想落后于时代潮流的老教师,小蒂仁紧跟大众的步伐,换上了各种智能手机。学会使用微信后,他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不久之后,他的微信列表里的朋友越来越多,有朋友,有关系密切的同学,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来了。
这时,朋友圈成了新的交流阵地。偶尔出去走走,收集一下风,写写诗,然后贴在朋友圈里。你可以评论,我可以改一个字,互相分享。这样,首富就有了生命的气息,充满人情的诗词也就成型了。
当然,还有更多。对于其他朋友圈的作品,他也是浅尝辄止,再次点评,对于热爱写作的同学们,尤其是对于其他专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可以算是莫大的福利,原来的“一对多”课变成了“一对一”的“辅导班”,萧老师的热情点评更进一步鼓励了他们的创作。
当思维与思维发生碰撞,当热情与创造力结合时,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我无形中种下了事业,有形中结出了果实。萧体仁老师可以说是不经意间把柳树插在了树荫下。
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但是,和萧体仁老师接触过的同学都有一个体会,就是他身上总有一种力量吸引着自己不断接近他。他接触的越多,这种感觉就越明显。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5级学生孙杨有幸在沱江边与肖铁仁相遇。据他回忆,那天晚上一群人沿着沱江散步,一路走来走去,谈天说地,偶尔拍拍风景。当我遇到肖先生时,他也在拍照。
于是肖先生兴致勃勃地和大家比赛。构图挺好,但是取景不够好。经过相互比较,他仍然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大家都被这种稚气的行为感染了,都笑了。
对于第一次见面的孙杨,萧体仁老师作为武侠小说中的“老顽童”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很容易在不经意间轻推你,以他聪明幽默的性格给身边的人带来欢乐。
学校鼓励教书育人
对于那些相处的比较多的同学来说,萧体仁老师更像是人生导师。除了专业指导,他一直很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当学生在工作中或情绪上有疑问时,大多会找他倾诉,寻求答案。
长辈之所以是长辈,是因为他们必须比别人有更长的自己的见解,比普通人的见解更高。也许是因为他的温柔善良,他不仅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也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很多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读书不限,写作不限
对于文理学院甚至其他理工科专业热爱文学或写作的学生来说,肖先生永远是“比见面还出名”。他就像传说中的人一样,只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中。
在《传奇》中,萧劳喜欢写诗、看书和与年轻学生交流。当然最好奇的是他也喜欢找书。
据说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在甘泉寺找到小提仁老师,穿梭在旧书摊前,四处走走,看看,把自己感兴趣的书翻一倍。如果能遇到合适的书就更好了。如果你把它带回家,这一天会有很大的收获。
这是他一直以来不得不寻找书籍的习惯。不只是逛逛,更是随遇而安,不骄不躁的生活态度。退休后,更多的闲暇时间为这种难得的生活情趣增加了很多空小时。
出版的专著
淘书的直接影响是增加藏书数量。作为一个读者,萧体仁不可避免的有一个爱好就是藏书。
关于他读书的故事引起了内江日报的关注,并于2015年9月2日出版了《护书、读书、买书、藏书:不读书我怎么知道读书的乐趣?——萧体仁读书的故事。肖蒂仁总是说:“读书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要不断充实自己。"
独特而优雅的创作空
在他20多平米的书房里,他珍藏了几十年的书静静的摆放在四面墙的双层书柜里。从特殊时期到现在,这些书一直陪伴着他。
书籍是他的精神食粮。在他看来,阅读是一种有益的活动。据说读书能让人心情愉悦,提高文学素养。于是他向同学建议:“少玩手机,多读书。”
当然,这不是随口说说的。“少玩手机”在于网络上的信息混杂。区分精华和糟粕并不容易。所以,为什么不“多读书”,多读好书呢?这是捷径之一。
而且,萧体仁笑着说:“比起电脑、手机之类的东西,读书对视力的伤害更小……”这样真实的话更显示了他的可爱。
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关心
读完之后,写诗也是小蒂仁的一大爱好。退休后,我从未停止写作...
有同学这样评价他:“肖先生敏感好学,擅长诗词,勤于写作。衣服简洁干净,谈吐幽默深刻,温柔敦厚,鹤白,独特的超越精神独一无二。”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学生眼中的萧体仁,请假多,有所作为。
资料来源:退休党支部和退休办公室
提交邮件:njsyxmt@sina.com欢迎提交
1.《刊头语 老有所为|今天,我们为这位老教授打call》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刊头语 老有所为|今天,我们为这位老教授打call》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4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