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九一三事件”:坠毁的林彪256号专机黑匣子到底去哪儿了?

林彪坠机现场

在“九一三事件”中坠毁的林彪专机的黑匣子到底去哪儿了?

这是一个令许多人纠结的问题,比如,马学磊认为:“‘林彪事件’真正能够研究清楚,做到还历史的本来面目,需要档案资料的大量开放和黑匣子的成功解密。但是,档案资料的开放是很难的,而且即使开放了,档案资料曾否被篡改也难以确定;何况黑匣子现在更不知身在何处。所以,这一事件的澄清看来会遥遥无期。”[1]余汝信也认为:“由于256号专机起飞后一直未与地面联络,飞机上的‘黑匣子’又下落不明,飞机坠毁原因缺乏直接证据。”[2]王年一则质问:“我们至今弄不清以下问题:在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后,中国为何不派人到蒙古失事现场去作调查?中国为什么不要回飞机的‘黑匣子’?”[3]

林彪专机的黑匣子去哪儿了?

目前,几乎所有关注或研究“九一三事件”的人都认为这个黑匣子被苏联人拿走了,比如:

林彪专机驾驶员潘景寅之女潘鹭断言:“黑匣子一直在苏联”。[4]

蒙古历史研究所所长朝伦·达西达瓦在其《林彪元帅之死》一书中说:“苏联人把坠毁飞机的黑匣子也取走了。黑匣子里有很多仪表,记录着工作情况和人员谈话,是比较可靠的工具。奥特根扎尔嘎勒中校(蒙古肯特省公安厅厅长)认为不行,不能让他们拿走,但是朝克将军(蒙古人民军空军司令)还是把黑匣子给了苏联人。苏联人拿走黑匣子之后,从来没有对蒙古讲过黑匣子里有什么内容,这给我们调查飞机坠毁原因带来了困难。”[5]

林彪座机残骸

林彪事件研究者舒云独家披露:“2012年1月5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亚洲研究系孙万国教授应舒云之请电话访问了居住悉尼的彼得·汉纳姆,请他谈谈256三叉戟的黑匣子。”“汉纳姆本人并未能听到原始录音,但根据他所采访的克格勃人士的转述,录音带里面并没有听到林彪、叶群或林立果的声音,也没有机上打斗的声音。这个黑匣子里最有用的信息是这架飞机飞进蒙古后,一直向北飞。驻蒙苏军发现后,向这架飞机喊话,警告他们不能再往前飞,再往前飞就要打了。这架飞机没有任何回答,但是不久就转向了,转向南。”[6]

“九一三事件”发生时担任中国驻蒙古使馆二秘并到过林彪专机坠机现场勘察的孙一先认可达西达瓦的说法,并表示:“三叉戟256号上的黑匣子,以及死难者的遗体和遗物,何时能够回到我国呢?我认为按照国际惯例,俄罗斯和蒙古当局这么无限期地扣押下去,是没有什么道理和法理根据的,我国应该在适当时机索要。”[7]

无风不起浪。那么,目前种种关于林彪专机黑匣子在前苏联的传言的源头在哪儿呢?

笔者认为,该传言的源头来自澳大利亚记者彼得·汉纳姆1993年对前苏联的林彪专机坠毁事件调查组的负责人、原克格勃将军扎格沃兹丁的采访。汉纳姆关于林彪事件的实地调查报告,《揭开一个中国人之谜——林彪的最后日子及死亡》,发表在1994年1月31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1994年7月8日北京出版的《作家文摘》第80期摘登了李安定写的关于彼得·汉纳姆调查活动的《林彪之死真相查访记》,文中提到,汉纳姆曾经问当年负责调查林彪专机坠毁事件的前苏联克格勃将军扎格沃兹丁那架飞机上是否有黑匣子?扎格沃兹丁说黑匣子找到了,但克格勃鉴定时没有发现录音里有飞机和地面的通话。

林彪座机残骸

这是中国公众首次知悉林彪专机有黑匣子的“事实”。而在此之前,中国的“九一三事件”的当事人普遍不知道林彪专机是有黑匣子的,比如去林彪专机坠机现场勘察时的孙一先就不知道林彪专机有黑匣子,而且之后的很多年他也不知道[8]。

为什么现在国人普遍认为林彪专机有黑匣子呢?

不过,真正让中国公众广为认知林彪专机有黑匣子的人首推康庭梓。作为当年林彪三叉戟专机的第二副驾驶,康庭梓自1990年代末开始,通过《航空知识》、《文史精华》、《党史博览》等期刊以及个人回忆录[9],还有一些电视采访节目,讲述其“九一三事件”发生时的亲身经历,分析林彪专机坠毁的原因,并反复提到黑匣子,比如,他说:“林彪座机256号的黑匣子中的事故记录器,是直径约15厘米的圆球状物体,象一个金属制造的小西瓜,安装在飞机尾部的垂直安定面内。”“256号的语音记录器是一个扁平的长方体,长约40厘米,宽7到8厘米,高约15厘米。它的位置在前驾驶舱领航员后面的无线电设备专用架上,用手推进去后固定在架子上。语音记录器的传感器,位于前驾驶舱顶上,那里有一个带网状小窗口,里面安装着象送话器一样的设备。语音记录器的性能是,在正常飞行中,不仅能记录下来空中与地面之间的通话内容,还能记录下来驾驶舱内的人员彼此直接说话的内容……”。“只有根据飞机迫降落地前语音黑匣子的真实录音,才能真正知道飞机从下降开始后,驾驶舱内所发生的一切……。不能排除,语音黑匣子的记录也许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情况。”“黑匣子是被人拿走的。”[10]

林彪坠机现场荒草连天

由于康庭梓“具有见证人和技术专家的双重优势”[11],因此他的说法得到了“九一三事件”研究者以及一般历史爱好者的普遍重视。

孙一先最先呼应了康庭梓的说法,他说:“据我国民航专家讲,三叉戟飞机从‘1E型’开始,已装有70年代稀有的黑匣子。……似可做出这样的判断:三叉戟256号的黑匣子,连同中间的发动机,都被苏联人拆走了。”[12]

而林彪事件发生时担任空军专机师师长的时念堂的表态比康庭梓还进一步,他说:“‘黑匣子’是飞机制造时就安装上的,它们记录的资料都是原始的客观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资料进行篡改,而且异常坚固。”“根据我们以飞行专业的眼光判断,这些‘黑匣子’一定还保存在某个地方,不会随着256号三叉戟飞机的爆炸消失。”“林彪叛逃所乘坐的256号三叉戟飞机上的所有人员都死了。死无对证。但是,‘黑匣子’还‘活’着,还‘活’在某一个地方,它还能说话。”[13]

但是,上述说法是否有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呢?

苏联人是否真的在坠毁的林彪专机上找到黑匣子?

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坠机现场

尽管扎格沃兹丁对彼得·汉纳姆说林彪专机黑匣子找到了,但他并没有给出物证,比如黑匣子的照片或者具体型号,而且俄罗斯官方对黑匣子一事从来没有给予回应过。

而汉纳姆的采访报道问世不久,俄罗斯军队的《红星报》就发文证实汉纳姆关于林彪下场的报道所言非虚。[14]

既然俄罗斯当局能把林彪、叶群的头颅被切下来放在大锅里用开水煮,以便将毛发、皮肉剥离干净这样一些看似残酷又恐怖的做法,都公布出来,为什么就不能公布对黑匣子的鉴定过程呢?

不过,从扎格沃兹丁的“三叉戟飞机几乎飞越蒙古,快到苏蒙边境时才突然掉头南飞并在随后坠毁”的说法来看,他既对三叉戟飞机的性能根本不了解,更对早期黑匣子的发展史完全无知。

因为从256三叉戟飞越的中蒙边境414号界桩到靠近蒙古的俄罗斯(前苏联)边境城市赤塔的距离约为800公里,而赤塔距温都尔汗的三叉戟坠机现场有600多公里,减去扎格沃兹丁说法中“快到苏蒙边境”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比如三叉戟在距赤塔还有50公里左右时就折返,也就是说,按照扎格沃兹丁的说法,三叉戟在越过国界之后又飞行了大约1300公里。而根据蒙古当年发布的《关于中国飞机失事》的消息,三叉戟在9月13日1点55分越过中蒙边境,在2点25分坠毁。[15]所以按照扎格沃兹丁的说法,三叉戟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600公里左右。尽管三叉戟1E在高空时的巡航速度在930到970公里/小时之间[16],但林彪专机在进入蒙古后,一方面是为了闪躲雷达,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机场或者迫降场,所以始终是低空飞行,而由于低空空气阻力大,它的实际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700-800公里。这也就是说,扎格沃兹丁把林彪专机的实际飞行速度夸大了三倍多。

林彪飞机出逃路线

此外,黑匣子分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和舱音记录器(CVR)两部分。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客机被强制安装FDR都要比强制安装CVR早至少六年以上。这意味着如果扎格沃兹丁真的找到了黑匣子,那么不仅有CVR,更应该有FDR,那么扎格沃兹丁就不会出现把林彪专机的航迹都搞错的情况,因为第一代的FDR实际上就是一个航迹记录仪[17]!

黑匣子是飞机制造时就安装上的吗?

时念堂说:“‘黑匣子’是飞机制造时就安装上的”。

果真如此吗?

我国在1972年到1975年期间,从英国直接定购了35架比“三叉戟1E”更先进的“三叉戟2E”和“三叉戟超3B”客机,但它们都没有装配黑匣子,尽管这个时候英国要求本国运营的客机必须装黑匣子的法律规定已经执行多年。

实际上,这些直接从英国买进的三叉戟客机直到1980年代才装上黑匣子。因为1982年空军司令部司科字第45号文件“飞行参数记录系统主要战术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1985年后,我国所有飞机都要装飞行数据记录仪”,所以我国民航才在1983年引进了77套美国S·D·C公司生产的UFDR飞行数据记录仪,装在三叉戟、安—24和伊尔18三种飞机上。[18]

林彪飞机坠毁地形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77套FDR并不是从英国买进的。

而林彪专机所属的那批“三叉戟1E”型客机是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在1965年上半年交付给巴基斯坦的,事实上,那批飞机是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在1964年之前向霍克·西德利公司下的定单[19]。当年的航空技术杂志曾经广泛和深入地宣介三叉戟[20],尤其是对“三叉戟1E”的构造给出了详细的图示,比如将飞机的结构划分为112个部分,给出了空气系统22个部件、飞行控制14个部件、除冰系统11个部件、燃料系统14个部件、液压系统4个部件、动力装置17个部件、无线电和电系统26个部件、安全设备6个部件、驾驶舱和客舱27个部件的具体位置,但根本没有提到FDR和CVR;还介绍了支持霍克·西德利公司“三叉戟”项目规划的诸多厂家所生产的特种材料、部件、辅助和附属设备,仍然没有FDR和CVR的片言只字。

由此可见,无论是FDR,还是CVR,都不是“三叉戟”制造时的必配设备,也就是说,按照定单,霍克·西德利公司根本不会为“三叉戟1E型”客机装配黑匣子。

当地民众收集的林彪飞机残骸

三叉戟是从1E型开始才装配黑匣子的吗?

孙一先说:“据我国民航专家讲,三叉戟飞机从‘1E型’开始,已装有70年代稀有的黑匣子。”他的意思是三叉戟1E之前的型号,比如三叉戟1C,就没有装配黑匣子,而从三叉戟1E开始,后续型号的三叉戟都装配了黑匣子。

从笔者前文提到的那35架中国直接买入的“三叉戟2E”和“三叉戟超3B”都没有装配黑匣子来看,孙一先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实际上,不管是哪种型号的三叉戟,装不装黑匣子完全取决于客机所属国的空管法规。

世界各国空管机构强制要求本国飞机安装黑匣子的法规的出台有先有后,制定的标准也不一致。

那么,英国航空注册局是哪年要求本国飞机必须安装黑匣子的呢?有什么具体规定呢?

当地民众收集的林彪飞机残骸

简言之,对于1965年7月1日以后飞行的新型号飞机或者首次飞行的飞机,不管是重量超过60,000磅的以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的飞机,还是重量超过12,500磅的以涡轮式发动机作为动力的飞机,都应酌情装配经过认证的抗毁型FDR;1966年7月1日以后,上述种类的所有飞机,即重量超过60,000磅的活塞式发动机飞机和重量超过12,500磅的涡轮式发动机飞机,都必须装配抗毁型FDR。FDR应能记录每次飞行期间,即从飞机起飞开始到落地滑行结束,以下作为时间函数的参数:指示空速,指示高度,磁航向,垂直加速度,俯仰姿态;前三个参数的采样频度不得低于每秒一次,后两个参数的采样频度不得低于每0.2秒一次。[21]

从上述规定看,起码在1966年7月以后,黑匣子在英国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孙一先说黑匣子是“70年代稀有”,显然不实。由于所有型号的在役三叉戟飞机,不管是1964年2月获得适航证的“1C型”,还是1965年11月获得适航证的“1E型”,重量都远超12,500磅,因此只要它们在英国航空注册局注了册,那就必须在1966年7月1日前装配FDR。

至于中国和巴基斯坦购买的三叉戟客机不装黑匣子的缘由是当时这两个国家都没有相关的法规,而与这些三叉戟的型号无关。

当地民众收集的林彪飞机残骸

三叉戟会装舱音记录器吗?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1965/6年要求飞机安装的黑匣子只具备FDR的功能,并不同时拥有CVR(舱音记录器)的功用。

而扎格沃兹丁、康庭梓、孙一先和时念堂关于黑匣子的说法之所以如此撩人,就是因为他们提到黑匣子时的最出彩之处就在CVR,比如康庭梓就猜测或认为:“语音黑匣子在记录起飞后半个小时的机舱对话中,肯定能反映出林彪等人在强迫潘景寅转向叛逃航线的过程中那卑劣手段的丑恶表演。”[22]“因为是叛逃,林彪还能安然坐在后舱等着儿子、老婆主动向自己汇报吗?潘景寅是不能离开半步的。假设林彪主动到驾驶舱向潘景寅询问有关飞行及何时到达伊尔库茨克等情况时,潘景寅就会把飞机所处的险境告诉林彪,当林彪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摔死在蒙古国了,会作何设想?”“作为256号专机的副驾驶员,我曾经常幻想有一天能从黑匣子中听到机组四个人的声音,因为我最熟悉战友的声音了,也让那些熟悉林立果、叶群、林彪的人听一听黑匣子的对话与争吵中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再加上事故记录器的记录数据,对比分析,这样,距离揭开林彪叛逃与坠机之迷就不远了。”[23]

林彪的尸体

不过,早期CVR的法定录制时间为30分钟,这除了技术成本之外,还考虑了西方对飞行员人权尊重的因素。[24]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CVR的法定录制时间才被延长到2小时。因此即使林彪专机装了CVR,而且这个CVR日后被发现,也不会全程再现康庭梓想象的那些“丑恶表演”,因为林彪专机飞了接近两小时,CVR前面录制的信息会被后边录制的信息所覆盖。

那么,英国空管机构是哪年要求本国飞机必须安装CVR的呢?三叉戟会装CVR吗?

不言而喻,对于飞行事故调查而言,只有五个飞行参数记录的FDR黑匣子根本不足以搞清事故原因,因此有关的修改提案于1969年出台,众多相关机构的代表于1970年组成了一个飞行数据记录工作小组。该工作小组的报告于1971年公布,该报告考虑/借鉴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建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等空管机构对黑匣子的技术要求,打算通过修订1972年的空航法令使得对黑匣子的新要求生效。

叶群的尸体

修订后的1972年空航法令要求:

对“现有”飞机,FDR要增加三个参数的记录,这三个参数是发动机功率、襟翼位置和滚转姿态。

对“未来”飞机,总共列出了26个参数(包括时间)。就常规的亚音速飞机而言,记录要求为:对于最大重量在5,700千克到11,399千克的飞机,既可以只安装一个CVR,也可以只安装一个记录规定参数1-9的FDR;对于最大重量在11,400千克到26,999千克的飞机,既要安装一个CVR,也要安装一个记录规定参数1-10的FDR;对于总重量超过27,000千克的飞机,既要安装一个CVR,也要安装一个记录全部26个规定参数的FDR。[25]

按照1972年修订后的英国空航法令,尽管各种型号的三叉戟飞机,包括三叉戟1E(最大机身重量58,060千克)、三叉戟2E,重量都超过27,000千克,但也只须把FDR记录的参数由五个增加到八个,而无须安装CVR,因为它们统统属于“现有”飞机。

林彪的尸体

事实上,当时英国发生的一起空前的飞行事故帮助英国通过了飞机安装CVR的法令。1972年6月18日,英国一架三叉戟客机在斯泰恩斯地域坠毁,包括九名机组人员在内的118名乘员全部遇难。随后的事故调查表明,虽然FDR信息有相当价值,但调查人员如果能确定机组成员之间通过命令、评论或惊叫所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们就会有一个清晰得多的导致坠毁事故的事件系列的场景。[26]

即使是这样,英国当时也没有要求包括三叉戟在内的“现有”客机安装CVR。比如,1975年9月15日,英国航空公司所属的一架三叉戟1E型客机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机场发生了一起小事故,这架飞机就没有安装CVR。[27]

此外,前述空军司令部司科字第45号文件只是规定“1985年后,我国所有飞机都要装飞行数据记录仪”,并没有要求装CVR。起码到1988年,我国空管机构还没有要求客机装CVR,比如,民航广州局属下的“三叉戟2E”型2218号客机1988年8月31日在执行广州——香港航班任务并在香港启德机场盲降时发生一等飞行事故,造成六名机组人员和一名旅客遇难。香港民航当局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28]为什么说没有足够的证据呢?该事故调查报告中说:飞行舱内的机组人员无一幸存、没有CVR,加上UFDR所记录参数的数目过少,严重妨碍了确定最终进近事件顺序的调查。[29]

林立果的尸体

中国有人见过那批三叉戟飞机上的黑匣子吗?

其实,当时的黑匣子在日常使用中很容易出现电机、凸轮、轴承损坏等现象,因此需要对黑匣子进行定期检修,甚至更换记录介质。如果那一批三叉戟真的装配了黑匣子,肯定会有中国机务人员接触过这些黑匣子。尽管林彪专机摔在了蒙古,但1970年与它一起从巴基斯坦买进的另三架三叉戟始终在国内,却从来没有在它们之中发现过黑匣子的传闻,而其中的254号还曾经是巴基斯坦总统的专机。

此外,黑匣子只是一个抗坠毁的数据记录器,它与传感器、采集器组成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它所记录的信息事先经过编码处理,最终要经过与之配套的地面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解码复原,何况还有一个用于飞机维护的、每次飞行后都应及时处置的数据快速存取记录器(QAR)。[30]如果那四架三叉戟飞机在卖给中国时真的装配了黑匣子,那么配套的地面解码处理设备也会被一同卖给中国。然而,40多年来,从没有任何中国人说见过此类设备。

结语

由于扎格沃兹丁、康庭梓、孙一先和时念堂,或者作为林彪事件某方面的见证人,或者作为某领域的技术专家,或者二者兼具,因此他们关于林彪专机黑匣子的回忆和表态自然起到了三人市虎的作用,导致许多人信以为真。

然而,历史不忍细究。细究起来,就可断定中国1970年从巴基斯坦买入的那批三叉戟客机,既不可能安装FDR,更不可能安装CVR。

一言以蔽之,“林彪专机的黑匣子去哪儿了?”就是一个假问题而已。

1.《九一三事件”:坠毁的林彪256号专机黑匣子到底去哪儿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九一三事件”:坠毁的林彪256号专机黑匣子到底去哪儿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82722.html

上一篇

科技养生 高科技养生|我只坚持了一件事,就改善了体寒、手脚冰凉

下一篇

痤疮是怎样形成的 痤疮是怎么形成的,这样做会使痤疮严重吗?

飞机紧急迫降公路 过路司机惊慌避让

  • 飞机紧急迫降公路 过路司机惊慌避让
  • 飞机紧急迫降公路 过路司机惊慌避让
  • 飞机紧急迫降公路 过路司机惊慌避让

蒙古人的贡献: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蒙古人的贡献: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一组数据: 宋太宗至道3年(997)税赋收入3559万贯,其中两税2321万贯,占65%,非农业税1238万贯,占35%。天禧5年(1021)税赋收入5723万贯,其中两税2762万贯,占48%,非农业税2936万贯,占52%。熙宁10年(1...

为什么蒙古国几女共侍一夫以稳定社会

  • 为什么蒙古国几女共侍一夫以稳定社会
  • 为什么蒙古国几女共侍一夫以稳定社会
  • 为什么蒙古国几女共侍一夫以稳定社会
飞机中转怎么取登机牌

飞机中转怎么取登机牌

如果需要转机,如果是联程票的话不需要带登机牌,如果有两张单独的票的话需要重新带。如果是联程机票,两个航段的相关信息会打印在同一个登机牌上。这时候到了中转机场,会根据机场提示或者地勤进行中转,不需要取行李。如果有两张票,需要在转机的时候拿行李,拿登机牌的时候可以去出境大厅重新办理登机手续。如果是转机出国,此时一...

英国女学霸飞机上被称小姐不爽 要求被称博士

英国女学霸飞机上被称小姐不爽 要求被称博士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编译李娜)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名英国女博士在社交网站上发贴表达不满。她表示,自己是“博士”,但在搭乘澳洲航空(Qantas)的客机时,机组人员却只称她为“小姐”。这令她十分不快,于是发文指控澳洲航空性别歧视,不尊重人。女博士西沃恩·奥德怀尔女博士西沃恩·奥德怀尔...

奇葩男子飞机上脱鞋还不停抖脚 刺激气味把乘客熏崩溃

  • 奇葩男子飞机上脱鞋还不停抖脚 刺激气味把乘客熏崩溃
  • 奇葩男子飞机上脱鞋还不停抖脚 刺激气味把乘客熏崩溃
  • 奇葩男子飞机上脱鞋还不停抖脚 刺激气味把乘客熏崩溃

草原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的故事 被誉为英雄小姐妹

草原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的故事 被誉为英雄小姐妹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她们生活地在内蒙古原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新宝力格公社那仁格日勒生产大队(现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那384只羊,那时龙...

蒙古国的年轻高僧

  • 蒙古国的年轻高僧
  • 蒙古国的年轻高僧
  • 蒙古国的年轻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