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孔(MH)指的是黄斑区
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黄斑区
从视网膜内界膜到感光层的组织缺损。
1.根据病因分类:(1)特发性黄斑裂孔(2)外伤性黄斑裂孔(3)高度近视黄斑裂孔(4)继发性黄斑裂孔(2)根据黄斑裂孔的形状(1)全层黄斑裂孔(2)板层黄斑裂孔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是指没有明显相关原发性眼病的MH。发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往往会出现中枢性视力丧失、视觉扭曲等临床表现。女性患者较为常见,发病年龄多为50 ~ 60岁。
70岁,人群中发病率约为7.8/10万。
早期IMH相当可观
随访期间,后期需要介入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
不同的干预方法效果不同。
临床分期通常基于Gass提出的四阶段分期方法:
ⅰ期:视网膜中央凹脱离,黄斑囊样改变,可见视网膜中央凹变浅或消失,视网膜中央凹内可见直径100 ~ 200微米的黄色斑点(ⅰ a期)或直径200 ~ 350微米的黄色环(ⅱ b期),黄色斑点或环是叶黄素浓缩后再分布的结果。此阶段玻璃体到位,无明显视网膜组织损伤。
ⅱ期:早期泪液形成期,黄环一侧边缘附近开始出现视网膜泪液,然后扩张,由新月形发展为马蹄形,再逐渐形成环状泪液。这种从环缘发展而来的撕裂往往会在中部留下一层覆盖膜,位于前方的玻璃体后膜上,有些撕裂是从两个分开的周边开始,然后与覆盖膜融合成撕裂,而中部的撕裂并不形成明显的覆盖膜。
ⅲ期:黄斑裂孔完全形成,伴有玻璃体视网膜中央凹脱离。在可以看到顶盖的眼睛中,顶盖边缘半透明的玻璃体后膜在眼球旋转时会发生振荡,从而可以推断玻璃体视网膜中央凹脱离的程度。这个洞的直径约为400 ~ 500微米。
ⅳ期:黄斑裂孔伴玻璃体后脱离,部分患者发展为ⅳ期,部分患者ⅲ期不变。
1.《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1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