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一个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的日子,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班主任鲍方,倒在了自已的学生罗某杰刀下。据事后勘察,前前后后,鲍老师一共中了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离世。

彼时,他的爱人正身患癌症,而他的女儿,正在他教的班上读高三。

看到十分钟前还在课堂上谈笑风生的爸爸,浑身是血地被抬上救护车,女儿只会下意识地喊:“爸爸没事,爸爸没事!”一如当年在运动会上,爸爸对着她喊:“丫头加油,丫头加油!”

痛心的是,鲍方老师终究没有挺过这一劫。

据说,这场杀戮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罗某杰抗拒鲍老师临时布置的一项作业。

然而,真的只是因为不想完成作业那么简单吗?

鲍老师生前所在的学校

◆◆◆

事件发生时,我正巧和几位老师坐在一起吃饭,一个老师看了视频后,传给了另一个老师,然后,本来热热闹闹的一顿火锅宴,突然就鸦雀无声了。最后,还是一位语文老师打破沉默,叹了口气说:“这师生矛盾,现在可以直逼医患矛盾了。”

他说的没错。

我们上学那个年代,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老师的形象也很清晰。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看小说,结果被语文老师发现了,我当时吓得直抖,没想到老师却临时改变课堂计划,给我们讲起了这本小说的作者,内容,中心思想……那是我永生难忘的语文课,也是我永生难忘的老师。我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只承认她才是扶我上战马的人。

但这些年,老师这个词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神圣了,甚至被妖魔化了。许多人对老师的态度,分成了两个极端。

一种是家里有权有钱的群体,在这类群体人的眼里,老师仿佛成了一个被利用工具:你别管我是通过什么渠道进的学校,反正我把我儿交到你手里,你就有义务负责让他学习好,老师,就是保姆,对待孩子要像亲生父母一样,如果怠慢,小心我告你。

前两年武汉一个最有名的学校,最牛B的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男老师在考试的时候,轻声提醒一个女同学要到点了,快点写,结果这个女孩觉得自尊心受伤了,回家又哭又闹。后面的事情更可笑。第二天,女孩的家长杀到学校,先是找校长,后是找班主任,非说男老师对他女儿的自尊心产生了质一样的伤害,逼着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

为了息事宁人,校长也出来劝老师低头,不要把一件小事搞大了。最后,这位老师含泪在班级自习课上,和班主任一起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向这位女同学及其家长道歉。

尽管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样的为自己的道歉措辞。

后来,那位老师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屈辱的一天。而在场的老师,也觉得非常难受,甚至觉得自己也被污辱了。

教不严,师之惰,但是真的严了,会不会成为师之祸?

还有一种群体,把老师当成了神,自己教不好的孩子,都推到老师这里。然后,自己卑微到尘埃里,想尽一切办法讨好老师,送钱送卡送各种能送的东西,很少有家长是因为感谢,更多的是怕老师给自己孩子穿小鞋,送点东西求平安。

无论是哪一种心态,对老师而言,都偏离了最初的航道。

鲍老师生前照片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正解。但是回头再看,现在大多数老师只能做到教,却做不到育。也是,那么多孩子,他怎么育得过来?他只能拣最省事儿的孩子帮助育一下。

如罗某杰,据说在班级第一名,在全校前十名。是重点大学的培养对象,自然也是老师关注的对象。在事发之前,鲍老师还为他申请了补助,对他关爱有加。

有人说,这老师,死在了太敬业上。

深以为然。

网上有学生罗列了他生前的种种:平时不会苛责学生,一般会用调侃的语气委婉地指出来。上课时,他幽默风趣,不会死板地按照教材上来写。

矮矮胖胖,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很和蔼。夏天军训时,怕学生热得受不了,会骑着自己的电车送来藿香正气水,一人发一瓶。冬天,班里同学有点小咳嗽,会把熬好的可乐姜茶送来驱寒。

私下里,有学生叫鲍方“鲍子”。更多的学生则称他“鲍嗲”,在沅江方言中,这是一种亲切的叫法。

爱之深,才能责之切。所以,对像罗某杰这样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管他、教他,成了鲍老师的责任。他唯一做错的是,不该对罗某杰说:“如果不做作业就转班!”

他教书20多年,估计这样的气话说过很多次,每次都会在下一次师生的对视和真诚的关心中被化解于无形,但这次,他面对的,是一个00后的孩子,他忽略了时代变了,学生的压力早超过他以往教过的任何一届,同样,心里承受能力甚至是变态程度,也超过以往的任何一届。

◆◆◆

有个老师曾对我说:“别看现在家长重视教育,其实老师才是弱势群体,甚至是高危群体。

他说的没错。打开网络,可以看到,只要是老师和学生发生了冲突,基本到最后都是以老师被开除或道歉了事。

学生告老师补课,好,老师校长一起下课。

老师上课管学生,然后就流出来一段老师学生互抽耳光的视频。

甚至有个老师因为管学生被学生狂骂,我清晰的听到她在视频里喊:“我宁可不要这工作,也不受你这份污辱。”最后,她果然失去了这份工作。

算下来,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老师管了学生。

但是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老师是你爹啊?还是你妈啊?人家凭什么管你啊?如果没有一颗责任心,他们大多可以像大学老师一样,讲完课拍拍屁股走人,或者上课的时候说点单口相声,逗你们开心一下算了。

但是,像鲍方这类的老师,就是这么倔强的管了,而付出的代价,可以用惨痛来形容。

从尊师到轼师,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家长说,是因为老师变得贪婪了,老师说,因为家长和学生的情商变低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所有人的社会压力变大了。

16岁的男孩,不知道该怎么指责他,估计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下,他不会被判死刑,但是穷此一生,他所背负的那种负罪感,恐怕也不会让他太好过吧?我更可惜的,是鲍方老师,妻子患癌,女儿马上要高考,他这样惨烈离去,留给家人的,该是怎样的一种伤痛?

那些年给老师唱过的歌,那些年给孩子们上过的课,都不记得了吗?让师生关系,再回到那个纯真的岁月,真的不可以了吗?

教师地位江河日下

“暴力袭师”和精神羞辱教师事件频发,我们不能将之称为教育界的普遍现象,但却反映了当前的教育现实和教师现状,代表了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地位,一次次将教师的地位拉低……

曾几何时,教师与“天地君亲”齐名,享受着崇高的礼遇,人们也是常将“天地君亲师”挂在嘴上,记在心头。但对于现代意义上的老师,尽管仍然背负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老师”却只不过只是一个用于辨识身份的称呼而已。

甚至,连“老师”这一崇高的称呼也在“挪作他用”,地位不保!君不见,当前教师的职业辨别身份,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凡有点名气的小明星、主持人、嘉宾等,都是自称老师或互称老师,电视、网络上全部都是老师,老师如此泛滥,人们怎会再尊重!

再者,教师所代表的崇高性也在被瓦解,一些所谓的画家、艺人、表演艺术家等,每每有些名气就设坛收徒,这些徒弟们拜的只是权力、地位和金钱,这不免让人们对“老师”产生其他联系,犹如“干爹”一词,怎会不令人遐想连篇。

当前社会的多种重击,让那些真正的老师们倍感失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12年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在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排名中,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12名,小学老师则排在第35名。想起当年与“天地君亲”齐名的日子, 当下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社会地位偏低,没有荣誉感。

怎样维护师道尊严?

早前一部很火的电影《夏洛特烦恼》,电影中,男主夏洛在梦中穿越回了学生时代,和他的老师发生了肢体冲突。但老师没有还手,只是留下一句:I am a teacher!

电影归电影,终究要回归现实。学生殴打教师事件后,教师不还手和“I am a teacher”并非是结局,我们需要呼唤保护教师尊严的声音,我们也需要,真正能化解教育的尴尬、减少教师恐慌的力量。这个力量,来源于学校,来源于法律,更来源于教师自己。

1、 学校的力量:将“殴师”事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绝不能像当前一些学校发生“殴师”事件后,仅仅止于不痛不痒的家长和孩子的道歉、医疗费的理赔,以及一句“对学生教育为主”轻飘飘了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预防“殴师”事件,除了社会舆论要积极传递学校和教师的正能量,家长切莫在孩子面前对教师“品头论足”,以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在学生身上加一道“锁“,即将“殴师”事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涉事学生中考、高考以及参军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而且能够使得家长重视家校配合工作,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让学生和家长都树立起敬畏学校、敬畏教师的思想和意识,从而有效避免“殴师”事件的发生,达到治标治本、标本兼治的效果。

2、法律的力量:为被打教师撑起法律“保护伞”

别再用“园丁”“蜡烛”等泛道德的路径,依法办教育,比啥都好使。必须用现实力量为教师撑开这把法律“保护伞”,比如由警察兼任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平时为学生普法,必要时制止师生冲突。

美国不少学校要求学生入学前“签合同”,师生都受契约管理,出现问题,是非分明。法律法规还必须变成容易遵守的行为规范,并融入学校章程。制定过程中,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要提出各自的权利,不能选择性屏蔽哪一方的正当诉求和权益。

简言之,让教师和学生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像“红灯停绿灯行”那样谨记于心,出现矛盾就无需单挑、群殴。

3、 教师自己的力量

如何避免“群殴教师”再现 面对越来越多情绪冲动的学生,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德育教师、《重寻教师尊严》的作者茅卫东认为,教师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

冲突发生时,千万不要火上浇油,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一点我们真的要和欧美国家学习,一旦师生之间起了冲突,老师绝对不可以主动与学生有任何的身体接触。你一碰学生,就可能会被以伤害学生的名义遭到起诉。

希望越来越多的同行能够明白,师生冲突一旦发生,上上之策是赶紧把火熄灭,不论用什么办法。如果身为教师,我们连这么点理智都没有,也就难怪这些年社会对教育的批评不断了。

▼第二件事情:

在抱怨沮丧之后,理智地想一想:为什么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不懂事?如何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一向来不主张师生成为朋友的,也不喜欢用“爱”这个字。在中国,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事情太多太多,父母这样,老师也这样。

我的主张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精神是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爱学生。尊重学生,才会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独立的个体,才会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不会强迫学生、压制学生。而爱,往往不能。爱,很多时候只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是单向的输出,而且不一定是对方所需要。

为了减少“以爱的名义伤害学生”这种事,大家不妨试试去尊重学生。或许你会发现,真正的尊重其实比那种肤浅的爱难很多。

- END -

1.《教不严,师之惰,但是真的严了,会不会成为师之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教不严,师之惰,但是真的严了,会不会成为师之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