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云起镇,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和介绍30秒的酒店入住登记系统。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云起镇是一个便捷的停车系统展示架。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杭州市人才运行指挥中心时指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到智能化,让城市变得更智能、更智慧,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4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杭州市脑科有限公司获悉,杭州市脑科在疫情防控、复工等方面为“杭州健康码”和“秦青在线”数字平台提供了计算能力和数据协同支持。截至目前,《杭州市卫生规范》申请量已超过1700万份,累计使用达到7亿多次;截至3月29日,新的政商关系数字化平台杭州秦青在线共推出29项惠企政策,套现7亿多元资金惠企。
这一系列应用的背后,是杭州通过打造城市的大脑,对城市进行数字化高效管理和精准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从“治街”到“治城”
城市大脑中枢系统的建立为城市治理提供了一个“扫描仪”
目前,作为杭州城市大脑基础核心的中心系统已经完成3.0版的开发,访问近6000个API和4000个数据指标,每天调用API接口超过600万次
杭州市的大脑有多大?
答案是,城市大脑已经收集了837亿多条数据,覆盖了杭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构建了纵向延伸到区县,横向延伸到各部门的组织架构。
但杭州都市大脑诞生的原因很简单——解决交通拥堵。
2012年的一天,“2012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在杭州召开。上午9点开始的会议推迟了几分钟,因为当时的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迟到了。
马云迟到的原因是杭州的交通堵塞。2014年杭州全国交通拥堵排名第二,出门堵车是常态。
城市道路规划基本完成。能否从技术角度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杭州城市脑技术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健于2016年4月提出建设城市脑的构想。
动手吧。
2016年9月初,城市脑交通模块在杭州萧山区石鑫路首次投入使用。该模块基于道路监控和交通灯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计算实时交通优化方案。
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智能调整交通灯,道路车辆的平均速度提高了3%-5%,最高可达11%。
从此,杭州的城市人才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2017年10月,《都市大脑》1.0版发布,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一年后,杭州中和上塘高架和莫干山主干道平均道路延误指数分别比试点前下降15.3%和8.5%,高架道路行驶时间节约4.6分钟。
2018年12月,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功能延伸至城市管理、医疗、旅游、环保等领域,推出9项惠民举措——交通全球化应用、卓越驾驶自动容错、重型车辆全程严格管理、全市铺位共享、看病后付费、中国智慧生活、桐庐智慧旅游、建德数字专列、园区郊县游。
就这样,一步一步,“堵”变成了“治市”。2019年9月30日,杭州城市脑数字驾驶舱正式投入使用。
什么是数字驾驶舱?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做了一个形象的类比:以前城市运营的数据是通过报表提交的,现在就像司机可以在驾驶室里观察路况,管理人员打开数字驾驶舱就可以看到城市的实时指标。
杭州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开启,整合计算各部门、各层级的城市运营数据,可实现横向渗透、纵向对比、在线监测、智能预警,为城市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成为城市管理的“扫描仪”。
为了支持移动办公,数字驾驶舱推出了大屏幕版和手机版。这意味着“一个手机管一个城市”在杭州率先成为可能。
同时,数字驾驶舱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和级别严格区分权限,呈现个性化的界面和内容,最大限度地保护数据安全。
一个城市每天产生的数据是巨大的。城市大脑如何应对?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陆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城市大脑不是存储数据的“容器”,而是一个中央系统。通过这个中心,可以将各个政府部门、单位、区县的数据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互动协作。
比如旅游、交通、城管等部门同时需要一张杭州某个区域的地图,可以直接通过中心系统实时在线检索,无需经过线下发函等协调流程。
“数据还在各部门各区县,城市大脑不具备数据,只允许大家按需检索。”卢表示,城市脑已经在杭州11个重点领域的48个应用场景中得到应用,并已广泛应用于旅游、交通、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
目前,作为杭州都市大脑基础核心的中心系统已经完成3.0版的开发,访问近6000个API和4000个数据指标,每天调用API接口超过600万次。
从努力解决到整合
打通760数据系统壁垒,形成政企协调机制
杭州市脑综合版开放了5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760个数据系统,解决了数据共享的“最后一厘米”问题。围绕城市大脑,杭州也形成了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
城市人才成长的道路也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以“30秒签到”为例。PMS、公安登记、门禁、收单交易、OTA预订、酒店直销等六大系统,一幕打开。
但这些数据分散在公安、旅游委、酒店等部门和单位,推动数据共享存在诸多困难。
自2015年起,杭州市公安旅游委开始尝试突破游客住宿的数据壁垒,但由于数据交换机制未建立,始终难以推进。旅游计算只能依靠人工统计住宿数据,每几个月只能更新一次。
只有突破数据壁垒,城市大脑才能更加“聪明”。杭州对此非常重视。
2018年10月29日,杭州百日攻脑活动正式启动。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督战”,由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公安局等多部门单位和区县组成的17个特种兵班和100多名常设人员进驻云起镇,力争在100天内打造全面版城市脑,发挥城市脑的中枢作用。
同时,新华三、数字梦工厂、华数、银杏谷、浙江数字文化、华彤云、天朗智能等企业近百名技术骨干也加入专班,与政府部门合作解决技术痛点。
这样政府负责业务,企业负责技术,云起研究院的专家工程师负责城市脑结构的牵引和管理。
2018年12月,杭州市旅游委、公安厅数据正式开通。杭州市旅游委掌握的住宿情况从杭州市区148家星级酒店增加到9789家住宿单位,旅游计算数据可实时更新。
杭州媒体将此举形容为数据共享的“最后一厘米”。他们认为,城市的大脑不仅对数据开放,还存在部门、层次、城乡和观念的差距。
王建评论说,这种联合创新机制是杭州市数字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财富。这也是这里城市大脑诞生和成长的独特生态。
2018年12月29日,杭州城市脑综合版发布。现在,城市大脑已经在50多个部门和单位开放了760个数据系统。
围绕城市大脑,杭州也形成了一套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
市级成立杭州市人才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6名市领导任副组长,1名副市长任主要领导。各区、县、各部门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同时,以项目为单位,设立专门的工作班,统一在云起镇开展工作。在办公空间、物流服务、设备设施、云资源等方面。,特殊班级给予统一保障。
2019年底,在杭州城市脑运行指挥中心3楼,有这样一张海报——“杭州城市脑专班将是比赛的第三阶段,欢迎加入名单”。
据杭州市脑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张欢迎特长生来实地工作的海报。2019年11月,杭州城脑各专业班还举办了数字尖兵技能大赛,旨在营造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作氛围。
此外,杭州还建立了全市统筹考核推进机制,市考核办、市数据资源局等部门联合向全市15个区县、功能区、101个部门下达了任务书,年底纳入考核内容。全市脑力劳动进度每周汇报一次。
从治理到惠民
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适,创新的好处是可裂变的
如今杭州有20多万车位可以“先走后付”;所有市级医院都实行“先看病后付费”,使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缩短了两个多小时...
城市脑虽然叫“脑”,但并不在上面。对杭州市民来说,它提供了更多“小而精”的服务。
杭州市民周英喜,住在下城区武林广场附近。作为一个杭州人,她明显感觉这两年交通顺畅了很多。
“因为堵车,之前不管是坐公交还是坐小汽车,我们都要比预计的公交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出门。有时候宁愿走一两公里,也不愿意坐公交车。”周颖希说,现在,她可以安全地坐公交车上下班。
依托城市的大脑,杭州的拥堵排名在2018年已降至全国第34位。
城市大脑带来的惠民服务远不止这些。
如今杭州有20多万车位可以“先走后付”;所有市级医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使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两小时以上;游客到了杭州,可以“10秒找到房间,20秒进入公园,30秒停留”,平均“多一个小时”。
2019年11月,杭州在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荣获“中国最幸福城市”称号,是中国唯一连续13年入选榜单的城市。在谈到城市大脑的作用时,杭州媒体称之为“发展的温度,稳定的幸福”。
城市大脑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让创新效益增加裂变。
据杭州城市大脑探索博物馆解说员介绍,只有杭州城市大脑文化旅游的应用场景,才能让游客“多旅游一小时”,每年可为杭州旅游业增加约100亿元的经济效益。
因为有了城市大脑,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企业大量诞生。
杭州城脑有限公司是在杭州成立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由杭州国有企业控股,社会企业和R&D团队参与。此外,杭州城市智慧停车运营有限公司也已经成立,将运营便捷的停车应用场景。
“杭州的城市人才建设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市场化运作。”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强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公司市场化运作不仅解决了城市人才R&D投资和运营费用问题,还带动了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
截至2019年底,参与杭州城市人才建设的企业已超过50家,队伍不断壮大。实践证明,长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通过参与杭州城市人才建设,在细分领域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影响力日益扩大。这些企业的成长也刺激了杭州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2019年11月28日,《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若干政策》发布。根据《政策》,杭州将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当地的应用,打造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突出未来社区、智能亚运会、无人系统,重点关注智能制造、医疗卫生、教育、商业、文化旅游、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2019年12月30日,杭州市脑2019总结大会召开。会上,云起工程院发布了城市脑中心系统架构,余杭区、江干区、杭应急局、何任科技发布了余杭平台、东站枢纽治理、应急管理系统、舒适医疗场景等城市脑应用新场景。城市脑舆情直通车正式启动,杭州市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授牌。
可以预见,下一步,城市大脑将为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更多的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
《记者笔记》
治理体系越开放,城市大脑越聪明
其实在重庆,突破数据壁垒的工作一直在进行。
例如,记者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间,“云办公”模式将大量政务的处理从线下变为线上,基于“重庆快递办公”平台的线上政务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4月初,“重庆快递办”已接待企业和群众查询服务179万次,网上办理服务项目比例超过95%。“重庆快递办”注册用户超过1100万,网上办理件数超过7200万件。
目前,“重庆快办”已连接全市60多个市级部门和3600多个政务数据资源,实现政务服务“一网管理”,统一服务标准。
2019年,重庆市也出台了《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但客观来说,重庆在数据共享和协作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杭州的很多经验值得重庆学习。
比如杭州就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工作体系,杭州城市人才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了小组,建立了整体考核机制。
杭州还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协同效应,引进众多科技企业深度参与,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打破数据壁垒。
在应用上,城市大脑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础,延伸的场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获得感。同时,杭州还借助城市大脑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旅游、医疗等领域探索新机遇。
此外,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的努力中拒绝停滞不前和开放,这一点值得学习。
城市大脑最初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而设计的。针对这个痛点,杭州选择创新性开发人工智能平台,而不是机械重复传统方法,这是一种虚心尝试新方法的做法。
城市大脑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工作的进展也迫使政府重新设计其流程和创新其管理模式。杭州对未来是开放的,不限制具体目标。
可见,开放也是创新的重要背景。这种开放不仅意味着城市应该敞开大门欢迎顾客,还应该努力建立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治理体系越开放,城市大脑就越聪明。只有创造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环境,为创新探索提供更多的宽容和保障,才能真正收获创新成果,产生创新效益。
本期文字由记者沈撰写
1.《杭州城市大脑 杭州城市大脑 赋予一座城市思考的能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杭州城市大脑 杭州城市大脑 赋予一座城市思考的能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7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