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介绍。看完就知道区别了。
一、清华大学医学部
清华大学医学部前身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25日,首任院长为著名中医学家、两院院士吴阶平教授。后来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有时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义。
2006年9月,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签署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密切合作的协议,以及两校关于实施两个协议的实施意见,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增加“北京协和-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强大的综合优势和优良的学术氛围,加上协和在医学领域强大的科研和临床医学实力,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紧密合作协议,北京协和医学院进入“211”、“985”建设项目。该协议在2007年5月新协议诞生后终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名称是协议文件中的历史产物,从未正式注册使用。
2006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签订的《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实施两系协议的实施意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英文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该协议在2007年5月新协议诞生后终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这一名称是协议文件中的历史产物,从未正式注册使用。
根据2007年教育部和卫生部的协议,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也使用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名称。[2]北京协和与清华合作办学,但两校并未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中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来自原北京协和医学院,而北京协和医学院中的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清华大学医学中心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不是清华大学医学院,但清华大学医学院最终会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届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将作为两个实体合作,共同建设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只与清华大学合作临床专业。护理专业、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等都属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的药学专业、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等属于清华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均加盖“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公章。清华大学医学院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加盖“清华大学”公章。
二、清华大学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经过15年的建设,建立了强大的科研能力、专家团队和系统的学生培养体系,为国家“健康中国”目标积极贡献成果和人才。著名医学家、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任首任院长,生物物理学家赵南明教授、结构生物学家石院士、神经学家教授、免疫学家教授先后任常务副院长。2016年9月,陈东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
清华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涵盖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肿瘤生物学、流行病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八个学科。临床上,清华大学华新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我院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为我院教学医院。2016年12月,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院,将进一步整合基础和临床教学资源,提高临床医师培训质量,建设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清华大学医学院
第三,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全国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有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中国国家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全国首批试点大学之一,也是全国首批世界级学科建设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建,1919年10月开设八年制医学本科。它是中国最早的八年制临床医学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独立审核博士、硕士授权的一级学科点的委托学位授予单位,是国际医学科研组织的正式成员单位,被称为“中华医学堂”。
学校经历了“私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多个历史阶段,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为了探索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于2006年9月开始合作办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可以同时作为第二名,依托清华大学,部分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
2019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有18个研究所(及5个分院),7个临床医院,6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在职博士生导师654人,硕士生导师845人;各类学生4726人,其中研究生3862人(82%),普通本科生和成人本科生628人(13%),普通专科生236人(5%);有6家直属医院和1家共建医院。[1-3]
历史演变
追踪源头
1906年,英国伦敦协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成立协和医学院,协和医学院的前身。Union,意为union,被优雅地翻译成中文,叫做协和。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了协和医学院。随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投入资金建造了一所新学校。
1916年,负责协和建筑设计的柯立芝来华考察于,决定设计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宫廷式校园及医院综合楼。
1917年9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帮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开设医学预科。附属医院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总统是富兰克林·麦克林
1919年10月开始医学本科,学制八年。
1920年开办了一所护士学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安娜·D·沃尔夫是护理学院的校长。
1921年9月,新学校建成。
私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1942)
1929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更名为私立北京协和医学院。
1930年,协和医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两国的医学院、医院和护士学校相继关闭。1942年初,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被迫关闭。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和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并于1947年10月第一次复学。
中国协和医学院
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校大门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中央人民政府接管。
这所学校于1950年停止招生。
1951年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
195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有8年历史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文革期间,学校停课。
1979年8月,学校复课,更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
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
1984年,学校成立了一所夜大学。
1985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1986年7月,研究生院成立。[6]
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教研室大楼的金字招牌(二)
2002年9月,教育部和卫生部签署协议,共同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6年9月5日,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举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的双重领导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统一管理体制。[7]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7年5月18日【8】根据教育部与卫生部的协议、《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关于实施两个协议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更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通知》和《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需要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有时会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名称。更名后,北京协和医学院仍然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其原有的隶属关系、人员编制、资产关系和资金管理制度保持不变。
2012年9月,入选第一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首批“优秀博士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9-10]
2013年5月入选首批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11]
2017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入选中国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12]
2018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健康科学研究中心。[13]1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4]
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六所医学院校牵头成立北京大学优秀医学人才培养联盟。[14]
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中医院校科技价值观报告》,北京协和医学院综合排名前10名。[15]
学术研究
1.《清华大学医学部 别说搞不清: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区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华大学医学部 别说搞不清: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区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1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