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影视作品中,我们常看到君王发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样的感慨,这充分显示出了将军是一支军队,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在我们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每个时代从来都不乏这样出色的将军。不过,在这个拥有近五千年历史的将领大熔炉里,那些曾经最出色的将军们很多都变得如同他所率领的士卒们那般“平凡”起来,甚至消失在浩瀚的历史星空里。然而,历史总要有被铭记的人,将军这个大熔炉也如此,总有几个被记住了的。今天小编就聊聊中国历史上15位最具特色甚至能代表一个类型的将军,了解了他们,基本上就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名将历史。

功成身退的将领——孙武

“兵圣”孙武本是春秋齐国人,后来到了吴国,经好友伍子胥引荐,孙武携自己所著的十三篇兵书献与吴王阖闾而被拜为大将军。在孙武的辅佐下,吴国渐渐变得强大起来,在几近灭完楚国后,吴国甚至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此时的孙武也早已名满天下。然而,已然厌倦战争的他却选择急流勇退,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

最坚韧的将领——孙膑

据传是孙武后人的孙膑与好友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鬼谷子见孙膑是孙武后人,就将孙武所著兵法传授于他。学业完成后,庞涓到了魏国并被拜为大将军,然而,他却嫉妒孙膑的才能,遂将孙膑骗到魏国并要其交出鬼谷子所传的兵法,意识到受骗了的孙膑不从,庞涓于是狠心的对孙膑施与酷刑。已成废人的孙膑却依靠自己坚韧的性格,整天装疯卖傻,最终骗过了庞涓,回到了齐国并被拜为军师。此后,本是好友的庞涓孙膑便多次在战场相见,最终,庞涓于马陵之战中死于孙膑之手。庞涓死后不久,孙膑也同他的先人孙武一样归隐山林。

第一次出征就战死的将领——赵括

赵括可谓中国历史上纸上谈兵的典型代表。他自幼熟读兵书,又好与人讨论,且能常常取胜,久而久之,赵括声名远扬。后来,秦国名将白起率军攻打赵国,未经历过实战的赵括接替遭受猜疑的老将廉颇领军出征。最终,秦赵两军于长平爆发了大战,赵括与他的大军遭到了惨败,自己也被乱箭射死,手下四十万大军更是遭到坑杀。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再无能力对抗秦国。

杀敌最多的将领——白起

自古以来,人们对白起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看法:杀神或是屠夫。之所以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是因为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杀敌最多的将领。据记载,整个战国期间,殒命的将士达200万,而死于白起之手的就达到了一百万。纵观中国名将历史,单论杀敌数量的话,白起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武功最高的将领——项羽

说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将领,相信没有人敢反对,这并不是毫无根据,据《史记》记载,项羽在乌江边独自一人就斩杀了汉军800多人,看到如此惊人数字,想必很多人都恍然大悟:原来西楚霸王真不是浪得虚名。其实,项羽不仅有勇,还有势。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率五万楚军大败由名将章邯、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彭城之战,项羽更是用三万骑兵就打败了刘邦的五十万大军。从这些战役可以看出,项羽的势也是少有人能敌。

最有分量的将领——韩信

四年的楚汉相争,表面看是项羽和刘邦在争斗,其实,这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才是韩信。如若没有韩信的弃楚投汉,天下或许就是项羽的了,如若韩信听从谋士蒯扯之言自立为王,那么,天下一定不会是刘邦的。四年楚汉相争,韩信倒向谁,谁就能获得胜利,可见韩信的分量真是无人能及。

从未尝败绩的将领——霍去病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特别是那些征战沙场的将领们,能从失败的战场上获得经验并不断提高自己,而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中国历史上那些非常出色的将领们如白起、卫青等人都遭遇过失败。不过,在这庞大的名将队伍中,却有一个人一生从未尝过败绩,他就是霍去病。霍去病从17岁第一次出征就取得大捷开始到23岁不幸离世,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年征战生涯,但他不仅未尝一败,而且战果十分辉煌,除此外,他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闪电战先河,为后世将领贡献了一套全新的作战战术及理念。

最遗憾的将领——李广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连大诗人王勃也替李广感到遗憾。李广绝对算得上西汉时期的名将,在卫青出征前,匈奴人只惧怕汉将李广一人。在卫青霍、去病相继被汉武帝发掘后,得到封侯拜将的将领越来越多,就连李广的儿子李敢因随霍去病出征有功而被封了关内侯。然而,李广或许是为声名所累,或是时运不济,一生驰骋沙场直至马革裹尸,也为等来封侯的那天,真是遗憾。

被敌人封王的将领——冉闵

让敌人惧怕的将领在中国历史上多得数不胜数,而在死后被敌人封王的大概只有冉闵这么一位了。“五胡乱华”的黑暗历史中,就在北方汉人快要被屠戮殆尽之际,冉闵成立了冉魏政权,并颁布了有名的“杀胡令”,杀胡令一出,北方各族胡人又遭到了疯狂的屠杀。冉闵的举动虽过于疯狂,但他却挽救了即将消亡的汉人及汉人文明。在这场疯狂的杀戮中,才两年时间,冉闵及他的冉魏政权就被前燕慕容儁打败。冉闵死后,据说周围树木干枯而死,蝗虫大起,连续7月天旱不雨,被吓坏了的慕容儁只好派人祭祀冉闵,并封他为武悼天王,当天就降了大雪。

年纪最大的将领——赵充国

汉宣帝时期的名将赵充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领兵出征时年纪最大的将领了。汉宣帝时期,汉朝与生活在甘肃、青海一代的羌人爆发了冲突,而且大战不可避免。此时已是76岁高龄的老将赵充国却毛遂自荐,恳请挂帅出征。就这样,白发苍苍的老将赵充国带领西汉军队出发了。此后,赵充国老将军多次采用虚实结合、恩威并施的战术,没多久就平叛了羌人的叛乱。76岁,我们中的很多人那时早已撒手人寰或在颐养天年,但这为老将军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决心与意志,真是让人叹服。

最有成就的将领——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一名武功高强的年轻将领,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而被升为殿前都检点,负责保卫京师的安全。柴荣死后,赵匡胤越发不受信任,后来更是接受命令率军出征迎敌,谁料驻扎陈桥驿后,赵匡胤却被手下们黄袍加身。至此,赵匡胤从后周的一名将领直接变身为大宋的开国皇帝,此种成就感,中国历史上也只有他享受到了。

死的最冤枉的将领——岳飞

岳飞从一名农家青年成长为南宋朝廷的栋梁之臣本就已经十分励志了,而他却偏偏还是一名忠君爱国的将领,靖康之耻后,他就决心收复山河迎回二圣。然而,正当他要直捣金人老巢时却被高宗用十二道金牌追回,不久就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斩于风波亭。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将领都遭遇了兔死狗烹的命运,不过要说最冤枉的则岳飞莫属了,他既没有等到兔死狗烹的那天,也没有等到一个秦桧杀他的理由。

最有气节的将领——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人出身的爱国将领文天祥告诉我们什么是气节。五坡岭兵败不幸被俘后,元庭忽必烈等人十分欣赏文天祥的才华,于是多次派人劝降他,甚至派出了已经投降了元庭的南宋皇帝,然而,文天祥却不为所动,视死如归。最终,无奈的忽必烈只好忍痛将文天祥斩于柴市。

声名最好的将领——戚继光

民族英雄戚继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结局最好的将领了。他一生致力于抗击倭寇,但他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虽然他的军队也是如岳家军那般名声在外的军队,但戚家军这个称号却是嘉靖皇帝赐的。剿灭倭寇后,戚继光又继续北上戍边保卫着大明的北疆安全直至离世。

唯一女将军——秦良玉

看过杨门女将等影视作品的人,相信很多都早已被女将们的风采所折服,不过这毕竟只是小说,但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女将军——明末秦良玉。秦良玉早年时与丈夫夫唱妇随,一起守卫边疆。丈夫被害后,秦良玉带领夫职。此后,她带领军队先后参加了抗击清军、张献忠之乱等战役,由于战功卓著,崇祯皇帝不仅封她为二品诰命夫人,还作诗四首赞颂她的功劳。秦良玉死后,很多文人都作诗来赞颂她,郭沫若老先生也对其十分赞赏,称其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在近五千年的中国将领历史中,这些名将可谓尺有所长寸有所强,且又个个各具特色,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公正的将他们排出一个名次来,只要明白,他们都曾为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洒过热血,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崇敬的人。

1.《历史上最典型的十五位名将,了解了他们基本就了解了中国名将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上最典型的十五位名将,了解了他们基本就了解了中国名将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