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22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常州高级中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教学改革”,有来自全国32个省级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教研部门负责人、教育领域专家、教研员、教师代表等600余人参加,是我国教育界一次研讨交流的年度盛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杨向东,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吕立杰在大会上分别作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观重建》、《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旨在引领基础教育教研战线和中小学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研讨交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策略,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会议从全国各地遴选了9堂研究课,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展示与研讨,力图原汁原味再现全国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探索。同时邀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有关省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对教学课例进行点评总结,中国教研网对课堂进行了全程视频直播。
宁波中学时剑波老师开设了高中语文《虚构中的隐喻》专题学习研究课,探索群文阅读教学,以“1+X”的形式形成三篇文本一铺垫、一主体、一辐射的关系,以“微专题”统领,引领学生理解小说通过虚构彰显了世界的无限可能性,课堂阅读是一个文本内在意蕴和自我思维空间不断敞开的过程,可以从中体验到无限丰富性,甚至读出自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文本,探讨虚构中的隐喻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意义。这样让群文产生群效应,形成学生关联、迁移、类比、贯通式的思维,进而养成文学眼光、文化视野。本堂课切合新课程倡导专题学习、群文阅读的理念,在实践上先行一步,探索了具有自我特点的群文阅读方式,以小说核心知识“虚构中的隐喻”作为关联各文本的“课核”,避免拼盘化的弊端,以“微专题”为任务驱动,通过领略《变形记》的隐喻意蕴、虚实对照打开《骑桶者》的隐喻空间、理解小说虚构的本质特征、迁移理解《饥饿艺术家》的隐喻深意,让学习螺旋而上,不断推进阅读与思维。这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引起了同行的反响,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月霞副主任的肯定,并指导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策略与可能。授课及说课之后,刘主任为时剑波老师颁发授课证书并合影留念。
时剑波老师的课堂展示也是宁波市教学行动项目《新课标•新语文•新学习》研究的一部分。该项目由宁波市语文教研员、省特级教师褚树荣主持,组织了省内16位名师进行了两年的研究,项目成果将在核心期刊《语文学习》2018年第1期开始连续推出。时剑波老师带领宁波中学团队,致力于新课标“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研究,聚焦群文阅读与专题学习,团队成果《海外云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一书也即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参加教育部此次高规格学术研讨会并在全国同行前开设研究课,这是宁波中学建设“学术宁中,人文校园”,提升办学品位的又一个侧影。学校也将继续围绕“学术高中”定位,积极探索“学术高起点、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养”的发展途径,不断跨越,追求卓越。
1.《宁波中学时剑波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执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宁波中学时剑波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