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毛主席把‘鞍钢宪法’的消息传到鞍钢时,鞍钢非常激动。”时至今日,鞍钢炼铁总厂90岁的退休工人李重茂,在谈到鞍钢宪法时,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196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鞍山市委员会关于工业战线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发展的报告》。毛泽东代表中央起草指示,把鞍钢实行的“两个一改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称为“鞍钢章程”,要求在工业战线上推广。这是新中国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已经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值此“鞍钢宪法”6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影响深远、经久不衰的“中国计划”的故事。
“不是马钢的章程,是鞍钢的章程..鞍钢宪法出现在远东和中国。”
建国初期,钢铁工业成为国家重点工业领域。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钢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体制的探索。
鞍钢,民国钢铁工业的长子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将“马钢章程”的管理模式引入中国企业。这种模式来源于苏联最大的冶金联合企业——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旨在推行“一长制”,强调行政命令,依靠少数专家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技术上只同意专业精英。这种模式在中国企业恢复生产的早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逐渐出现,如厂矿负责人的业务学习较少,官僚作风较多,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指导,缺乏工作动力等。
鞍钢生产基地
具有创新精神的鞍钢人一直在努力突破马钢章程的束缚,不断探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等途径。员工的开拓精神得到发扬,新技术、前沿技术不断涌现。经过努力,鞍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两个参与、一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模式:“两个参与”即干部参与集体生产劳动,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改革”是指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是指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结合。
毛主席手书《鞍钢宪法》
1960年3月,鞍山市委向中央报告了《关于工业战线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发展的报告》。毛主席非常欣赏这份八千字的报告。他在批示中说:“鞍山市委的报告很好,让人越来越高兴。我觉得文字不算长,但我愿意多读一点,因为这份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事实性的、合理的、有吸引力的。”“这个报道比较进步。不是马钢的章程,是鞍钢的章程,鞍钢的章程出现在远东,出现在中国。”从此,“鞍钢宪法”诞生了。
“当时每个员工手里都拿着一本小书,记录着‘鞍钢宪法’的内容。”
“当时每个工人手里都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鞍钢宪法’的内容。每次学,大家都很兴奋。”鞍钢炼铁总厂退休工人李重茂说,他在担任2号高炉厂长期间,从“鞍钢宪法”中受益匪浅。他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炼铁技术,确保高炉的稳定生产。
《鞍钢宪法》
李重茂的回忆只是当时鞍钢无数员工的一个缩影。自从毛主席指示制定鞍钢集团章程以来,鞍钢集团党委就制定了技术创新和革命计划。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孟泰、王崇伦等领导的技术协会活动得到高度推广,生产技术中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1960年提出合理化建议80多万项,经研究采纳实施22万多项。
鞍钢集团博物馆的模拟场景“王崇伦家创新大会”,再现了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和发明家一起研究技术、攻关的场景。
《鞍钢宪法》迅速在全国推广,周恩来总理曾称赞大庆油田在实践中运用了《鞍钢宪法》原则。《鞍钢章程》是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其鼓励技术创新、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的理念也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对欧美、日本等国外企业的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这件‘传家宝’现在光荣地交给了新时代的鞍钢人民,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自60年前《安钢宪法》诞生以来,安钢人民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安钢宪法》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从孟泰、王崇伦、雷锋到郭、...以这些劳动模范、道德楷模、精神文明标兵为代表的安钢人民,拥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艰苦奋斗、创新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安钢章程》深厚的文化底蕴。
鞍钢的新面貌
“哪里有错?生产卡在哪里?一线工作者最有发言权。在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鞍钢章程》在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劳动模范李说:他工作的安钢焦化总厂几十年来坚持开展“一日厂长”活动,鼓励员工提出“奇思妙想”,员工的责任感和创新热情不断增强,是“安钢章程”精神在安钢生产活动中的体现。
鞍钢集团现代作业现场
“只有实行‘三位一体’,各展所长,合作解决关键问题,我们才能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有所作为。”国家劳动模范李超是鞍钢冷轧厂的首席技师。在以他命名的“李超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在内的34名员工各展所长,开展合作公关,他们的管理模式也源于“鞍钢章程”。目前,鞍钢以生产一线为依托,拥有200多个厂级及以上员工创新工作室,将员工创新之流汇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洪流。
“60年来,‘鞍钢宪法’一直是鞍钢最响亮的名片。这个“传家宝”现在光荣地移交给了新时代的鞍钢人民。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鞍钢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谭说。
1.《鞍钢宪法 “鞍钢宪法”:60年前的勇敢探索 历久弥新的“中国方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鞍钢宪法 “鞍钢宪法”:60年前的勇敢探索 历久弥新的“中国方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6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