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钢结构

钢结构住宅,幸福生活

谈谈预制建筑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访谈

▲2006年,张爱林(穿着白衬衫)和他的团队对奥运会羽毛球馆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进行了模型试验

预制建筑可以提供很多东西

记者:张校长,请告诉我们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张爱林:工厂制造的组装零部件,包括梁、柱、楼板、内外墙板、门窗、楼梯、连接节点、水暖、电气设备等。,被运送到施工现场,并且由可靠的组装和连接所建造的建筑物是组装好的建筑物。

记者: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张爱林:预制建筑主要有预制钢结构、预制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竹结构、组合结构。

记者:建筑行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哪些弊端?

张爱林:几十年来建筑业的巨大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的粗放型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是以手工劳动和现场浇筑的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为主:

第一,建筑行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二是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低;第三,我国建筑使用寿命短,抗震性能差;第四,中国建筑业污染严重。

钢结构住宅是无地震住宅

记者:在很多演讲中,你都在台湾放映过你的电影《不要害怕》。“我住在免地震的房子里”的广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抗震的房子是钢结构的?

张爱林:对。台湾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地区。因此,人们首先认同房屋的质量,尤其是抗震安全,然后才考虑房屋的价格。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庐山发生7级地震,宝兴县几乎所有房屋受损。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重建还是走了先搭帐篷,再建彩钢房,再建永久性建筑的老路。由于高原寒冷,现场施工浇筑,重建速度较慢。

记者:也是地震多发区。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张爱林:以日本为例。1995年神户地震后,日本政府提出了“零死亡”计划,要求建筑物在8级地震中幸存。因此,抗震性能良好的钢结构住宅得到了推广和推广。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破坏力是中国汶川地震的30倍,也引发了大海啸,但伤亡人数只有中国汶川地震的1∕7,伤亡主要是后续海啸造成的。

日本建筑抗震要求为7级,我国汶川地震后重建建筑标准为8级抗震,9级设防。现实中,中国抗震设防的“高标准”还不如日本抗震设防的“低标准”。

日本的房子一般设计100年,中国一般设计50年。在建筑结构类型上,日本60%以上是钢结构,中国95%以上是钢筋混凝土结构。2012年12月7日,日本东北部发生7.3级地震,持续了几分钟。人们没有在混乱中逃跑,也没有发生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有信心。

谢天谢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发生8度及以下地震时,不致死亡,更少伤人”。在我看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是建造不能在地震中幸存的建筑,发展工业化的装配式钢结构房屋是最好的选择。

预制建筑可以提供很多东西

记者:有人认为钢结构住宅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略高于其他结构。他们认为钢结构住宅的价格应该等于或低于混凝土住宅。你怎么想呢?

张爱林:比如你觉得馒头要蛋糕要面包的价格合理吗?一吨钢多少钱?一吨沙子和水泥多少钱?在我看来,有人强调钢结构造价高,要求钢结构住宅造价低于混凝土住宅,导致人们观念上的误区,是一个伪命题。这是既得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言论。

目前一线城市房价不符合价值规律、价格规律、市场规律。没有开发商因为混凝土结构成本低而降低销售价格,也没有开发商因为钢结构成本高而提高销售价格。台湾省的钢结构住宅成本高,售价高,但市场卖得好。这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问题。人命高于一切。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和质量是保证人的生命。相比于全国范围内建筑物破坏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抗震救灾的巨大成本,相比于钢结构、钢材回收、节能环保等优越的抗震性能,相比于一线城市每平米住宅几万元的价格,每平米钢结构住宅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必须按照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理念来评价钢结构住宅,政府在地震灾区重建过程中对钢结构住宅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包括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中强制推广。

记者:国外推广钢结构住宅有哪些成功经验?

张爱林:法国是最早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国家。1978年,制定了尺寸协调规则,提出了工业化建筑体系。瑞典是世界上住宅产业化最发达的国家,95%的轻钢住宅构件。

记者:钢结构住宅在中国发展如何?缺点是什么?

张爱林:中国很早就启动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已经30多年了,但还没有实现。原因很多,包括观念落后、制度障碍、标准规范滞后、技术创新不足等等。

记者:发展装配式钢结构需要注意什么?

张爱林: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要站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培养新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有利于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建筑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完善和更新,使从规划、设计、加工、组装、施工、使用、维护到拆除的全过程指标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要打破部门壁垒,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各领域、各部门通力合作,推动工业化预制高层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

1.《张爱林 钢结构住宅价格 PK 混凝土住宅价格——听北京建筑大学张爱林院长谈装配式建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爱林 钢结构住宅价格 PK 混凝土住宅价格——听北京建筑大学张爱林院长谈装配式建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7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