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童癖钓鱼者
英国人斯潘塞·亨特浑身是纹身,说话粗鲁时总是很生气。他的工作离不开撕打,但他坚信自己是个好人。
在交友网站和社交平台上打猎是另一回事。他的头像是一个可爱的男孩或女孩,他的对话看起来很无辜。他用变声器和录音让电话那头的人笑了。当对方正式发出见面约会邀请时,他会变回原来的模样,嘴里嘟囔着:“又一个人渣上钩了!”
与中国最近突然受到关注相比,恋童癖在欧美国家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话题。早在2000年,英国和美国就合作执法,仅在美国就驱逐了数千名英国恋童癖者。
网络世界潜伏着数百个类似猎人的成年人,他们自称为“恋童癖猎人”。这些人把自己伪装成孩子,等着躲在暗处的恋童癖上钩。
最后一次“约会”总是很尴尬。亨特从相机里射出的强光打破了恋童癖者的浪漫幻想。大多数人会否认,直到亨特把打印好的聊天记录掉在他们脸上。有人会试图逃跑,亨特会和他们撕破脸,甚至一度被对方的车撞坏。无论如何,他都会大喊大叫,警告他们,要么去警察局自首,要么等着自己的脏脸在社交平台上曝光。
一个穿羊毛大衣的中年男人,有着体面的生活,漂亮的妻子,可爱的14岁女儿,却偷偷开了200多公里,只为想象中的同一个14岁女孩开了一套房子;一名警察得知要约会的“女孩”只有13岁,但没有犹豫。
“在社交网站上,80%到90%的成年人在知道我的年龄后会选择离开。但剩下的会继续想约会,甚至有更高的兴趣。”亨特说。
在英国一个名为“黑暗正义”的恋童癖猎人组织的档案中,收集的恋童癖者包括商人、教师、国际学生、飞行员和一名前儿童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在这些可能的罪犯中,只有少数凶悍,绝大多数不起眼,甚至还有温文尔雅的绅士和心地善良的老人。
在英国纪录片《恋童癖猎人》中,亨特以他特有的不耐烦和喋喋不休在镜头前做了一个长篇演讲:“慈善机构筹集了大量资金,然后做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教育广告。派出所忙得没时间管这些“小事”。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安全的。他们不知道,一转头,可能会登录成人网站,或者把自己泳衣的照片发给陌生人。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警官们基本认同这种恋童癖猎人的指控,但对他们还是极度反感。许多英国高级警官公开指责这些猎人。在一些公共案件中,被警方锁定的恋童癖者被猎人的行为吓到了。
在法庭上,也很难用这群猎人贡献的证据起诉。虽然猎人一再强调在社交网站上从来不主动,只是等恋童癖主动。但这种行为仍然逃不过“钓鱼”的嫌疑。
反对者经常强调的风险是,恋童癖猎人的行为难以控制,规模难以监管,这在法治社会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借助众多粉丝的曝光平台,将恋童癖公之于众。
一个被“黑暗正义”曝光的大学生,早就成为前途光明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了。但最后他失去了成为运动员的机会,即使想得到一份普通的工作,也会被认可,被嘲笑。有评论说他的人生毁了,《黑暗正义》的回复挺冷的:“嗯,他活该。”
在俄罗斯,一个恋童癖被三个年轻的恋童癖猎人打死;在加拿大,有许多帮派打着猎人的名义殴打和扮演恋童癖的事件。几乎每一个被曝光的恋童癖者的生活都会被彻底颠覆,屈辱会伴随他们一生。就像亨特曾经曝光的一个30多岁的中产阶级男人,警察没有找到详细证据立案,但他还是丢了工作,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最后自杀了。
在欧美,围绕恋童癖猎人的争议不亚于恋童癖猎人的争议。亨特的隐私很快被发现。人们发现他过去吸毒酗酒。他因纵火焚烧学校而被监禁。他年轻的时候,家庭破裂,得了抑郁症。一份关于恋童癖猎人的报告显示,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是“失败者”,除了少数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性侵犯的人。这份报告认为,恋童癖猎人的工作满足了他们的“荣誉感”,但也激起了他们的表演欲望,这可能会把他们推向极端。
今年4月,伯明翰地区法院认定恋童癖猎人使用虚假身份获取证据是合法的,并接受了他们在针对恋童癖的判决中提供的证据。这鼓励了猎人们。
“我现在做的一切都与我的过去无关。”亨特纹着胳膊指着摄像机说:“互联网让世界越来越危险,野兽潜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只想保护孩子。”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学会了逐渐妥协。猎人的工作几乎没有收入。他已经破产,住在现女友和儿子的卧室里。他最引以为豪的是把100多名恋童癖送进了警察局。明知道警察不喜欢自己,面对纪录片导演的镜头,他还是低头说:“希望这个出场能为派出所争取到更多的资金。”
1.《恋童 恋童癖猎人:将自己伪装成孩童 等恋童癖上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恋童 恋童癖猎人:将自己伪装成孩童 等恋童癖上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0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