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王雨薇 几位海外留学生的自述:戴口罩会被歧视,有人回国也有人坚守

大众网海报新闻3月19日报道,

见习记者温露珍邓波

“幸好我回来了!”3月17日,在江西被孤立的留学生王宇威,看到英国政府推出“群体免疫”战略,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月初,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相继爆发,中国留学生遭遇困境。其中,有的选择回到疫情得到控制的国家,有的选择信任当地政府,留在学校;有的人举着手机记录自己在疫情下的生活,有的人则担心自己以后的学业。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了四位在不同国家留学的留学生,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一窥不同国家普通人的“疫情生活”。

在国外戴口罩是一个挑战

今年1月底,在得知中国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后,美国研究生张瑞阳立即在亚马逊购物网站订购了200个一次性口罩。“那时候100个口罩10块钱就能买到。我觉得疫情肯定会蔓延到美国。还提醒同学买口罩。但那时候没人管,也没人买。只能给身边的中国学生送几十个口罩。”

很快,张瑞阳发现,即使带着口罩,在美国佩戴也是一种挑战。"在美国,通常只有病人才戴口罩."他的大学位于纽约州的一个小镇宾厄姆顿,民风比较淳朴。如果饶是这样,戴口罩坐校车还是会引起注意的。“我妈也叫我戴口罩,但是在这里戴口罩会被歧视。好在镇上疫情不严重。”张瑞阳只能默默安慰自己。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修国际媒体和传播的王宇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试图戴上面具,在伦敦乘地铁。地铁上,一些当地人故意对她大声咳嗽。

由于父母住在武汉,早在去年12月下旬,王宇威就注意到了“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起初,她和她的父母认为这种肺炎可能是由食物中毒或吃不干净的海鲜引起的。直到今年1月下旬,王宇威才看到英国有4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消息,她意识到情况不妙。

当时伦敦很多地方都买不到口罩,她就赶紧通过购物网站下单,但是一个月都没发货。“当时亚马逊上的口罩每30片卖8英镑,现在涨到了每10片9英镑。”她发现英国人也开始关注新冠肺炎。

在那段时间里,王宇威每天打开手机,当地媒体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报道中国的疫情,这让她感到愤怒和无语。“这是西方媒体的日常操作,渲染很严重。”

王宇威每天早上都需要旅行,所以她选择了感染风险低的公交车。“伦敦有地铁站和火车,人多风险高。”

直到二月下旬,王宇威都不在乎戴面具是否会吸引陌生人的目光,她觉得自己必须戴上它。“当时意大利有几百例感染,英国那么大,发行量那么大,英国人喜欢去意大利旅游,但是报道的数字显示英国只有20例感染,非常不科学。我和其他留学生推测,疫情肯定会在3月初从英国开始。”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在伦敦的街道上,她几乎从未见过一张戴着面具的西方面孔。

在被王宇威视为“欧洲重灾区”的意大利,正在摩德纳攻读博士学位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法意系教师陈晖也从意大利1号案件的报道中感觉情况不容乐观。“这个一号案件的社会生活面很广。参照国内疫情的发展,我觉得很悲观。”2月21日,意大利爆发疫情。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陈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口罩和消毒水,购买食品和去邮局办事。第三天,第一例感染出现在摩德纳省,陈晖开始在家隔离。

“我认识的中国学生在意大利疫情爆发之初非常谨慎。各个地区的中国人很快建立了微信群,分享信息,特别是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信息,以及疫情的发展情况。”陈晖说。

相比之下,陈晖的大多数意大利朋友并不重视疫情。当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关闭一些疫情严重地区的学校和公共场所时,她身边的意大利朋友和同事认为政府“小题大做”:太夸张了,确诊的患者都与米兰有关,摩德纳的生活很正常。

“他们太关心个人自由,所以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直到意大利确诊病例超过2000例,我才在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人们避免聚集,戴口罩等等。一些意大利人开始关注它,但没有上课的学生仍然会聚集在一起。家长带着停课的孩子去公园玩,没看见他们戴口罩。”陈晖的住所位于市中心。尽管疫情严重,但她晚上仍能听到外面的噪音和歌声。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随着当地感染和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意大利人似乎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大多数人开始减少外出或去公共场所的频率。3月9日晚,孔戴政府发布全国封锁令:除工作、健康或其他特殊原因外,不允许人员外出。3月10日之后,越来越多的陈晖周边的意大利人开始在家中独居。

陈晖还发现,由于中国政府捐赠了抗疫物资,并向意大利派出了一个医疗专家小组寻求支持,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来说,大部分意大利人对中国人很友好,但也有少数人对中国人不满。疫情爆发初期,中国人戴口罩出门,会受到歧视,因为意大利人认为,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陈晖无奈地说道。

回国还是坚持到底是个问题

从2月24日到现在,孙已经在韩国的家里工作了四个星期。从第一周开始,她在网上买了一个月的各种资料,包括宠物猫的猫罐头,猫粮,猫砂等等。疫情严重时,当地很难买到口罩。幸运的是,有些朋友把它们送给了孙。

“韩国专门为购买口罩制定了规定。比如我1993年出生。周三只能买口罩,一周只能买两个。价格挺便宜的,但其实我从来没买过口罩。”孙说,根据规定,买家需要去政府指定的地方购买,而且必须在早上去。她能抽出的时间一般是下午2点以后,每次去买口罩都卖完了。偶尔会遇到可以早点去的时候,但看到药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她就很担心,最后放弃了“堆积”购买。事实上,在当地“买口罩”政策出台之前,孙也曾尝试在网上订票,但每次都是自己掏钱,最后因为货源不足被迫取消。

为了避免孙感染的风险,整整两个星期都没有出门。“后来,我觉得我不能呆在家里。太无聊了。我一直等到晚上人少了才出去散步。”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夜间散步,她也带着面具出去。

最近两天,当孙出门的时候,他发现街上的大多数人都开始戴口罩了。她还注意到,公交车、电梯、地铁站、便利店等公共场所都配备了一次性消毒液,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也注意距离。“但是到了吃饭时间,还是有很多人的。自己带饭可能不方便,因为工作忙。”

在这段时间里,孙觉得精神焦虑甚至抑郁可能是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的一个问题。比如,她不喜欢呆在家里,但是她现在不能去看电影,不能健身。她以前一直期待的周末放松几乎成了一种折磨。她开始拍摄疫情下的韩国生活,并将视频发给国内媒体朋友,视频被多个平台转发。

“总的来说,我觉得韩国政府做出的一些努力仍然令人放心,留在这里是安全的。”孙表示,韩国学校也已经开始实施网络课程,并推迟开学时间。此外,韩国还专门为来自中国的游客开发了一款APP。在14天的隔离期内,在韩国留学的学生需要每天登录APP,报告身体状况。

3月12日,张瑞阳所在的纽约州宾厄姆顿大学发布通知,由原来的“学校无新冠肺炎肺炎不上课”改为“3月19日以后无线下上课”。“这几天上课的老师也通知我们,暂时不要去学校,改上网络课。”张瑞阳终于可以戴上两个月前买的口罩去超市囤生活资料了。

疫情爆发后的第一周,除了必要的工作外,陈晖周边的意大利华人大多被隔离在家观察疫情发展。3月1日,当地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周,随着感染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地华人几乎都选择了居家隔离,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返乡。

陈晖觉得目前呆在家里最安全。“目前我在博士阶段的最后几个月,也就是在家码字。但是我以前晚上去剧院兼职。现在剧场关门了,我不仅‘失业’,也失去了这辈子看剧的乐趣。”

王宇威和她的男朋友于3月8日返回中国。“在我回国之前,我在伦敦买不到消毒剂和洗手液,当地人也完全没有做任何防护,英国国家医疗体系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突发疾病。我和我的同学都觉得英国处于爆发的边缘。一旦爆发,伦敦几乎瘫痪。”总的来说,她觉得回家最安全。

但是,已经回国的王宇威暂时回不了武汉,只能去找朋友。一路上经过多次体温测量和登记,她和男友彼此隔离。“我们将在这里被隔离14天。虽然挺冷,但是相比之下感觉好多了。我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3月12日,英国对新冠肺炎肺炎提出了“群体免疫”的概念。虽然保险是在英国购买的,但治疗费用并不令人担忧。远离中国的王宇威仍然觉得,“幸运的是,我回来了。”

但是她仍然担心她的国外学习。“我的签证五月份到期了。国内签证中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门。它将于9月在伦敦开学。不知道疫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如果我不上学,我的学位将被取消。”

1.《王雨薇 几位海外留学生的自述:戴口罩会被歧视,有人回国也有人坚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雨薇 几位海外留学生的自述:戴口罩会被歧视,有人回国也有人坚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21572.html

上一篇

yp 下APP就可YP,所以总有新奇在身边

下一篇

王迎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迎军:深耕生物材料领域 多项成果领先世界

纳米银口罩 粤企造纳米银口罩 一只可连用7天

2月26日,记者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安信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新的纳米银专利技术,开发并创造了广东省首个可重复使用的纳米银无纺布医用口罩。每天连续佩戴8小时,纳米银无纺布口罩的生命周期可达7天。口罩除了内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