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的话

3月17日,以色列即将进入大选时间。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是“铁哥儿们”,他们的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对“铁哥儿们”的官方关系味道变得很是酸苦,以至于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这很是耐人寻味。

今日一条,镜鉴向你推荐“温宪观察”的一篇重量级文章。

▌温宪

3月17日,以色列即将进入大选时间。有人隔着半个地球以格外复杂的心情密切关注着这场大选,那就是华盛顿白宫里的人们。

在全球国际关系中,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是“铁哥儿们”。铁到什么程度?当年以色列刚一宣布建国 ,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1分钟之后便宣布承认以色列。自那以后,不论有多少国家如何谴责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家园,美国一直站在以色列一边。

近年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多次谴责以色列的战争罪行,唯有美国坚挺以色列,其高官甚至说出“如果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总是将一个国家拎出来予以谴责,那么干脆将这个人权理事会撤掉算了”的霸道言论。

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对“铁哥儿们”的官方关系味道变得很是酸苦,以至于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铁哥儿们”之间闹气,其间有着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盘根错节的搅动,当政者人格与性格的微妙对冲,于是上演了一出一波三折、真真假假的闹剧,很是耐人寻味。

这场闹剧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国会共和党人绕过白宫,直接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到国会发表讲演。邀请外国领导人到美国国会发表讲演,这是国之大事,连这事都明目张胆地不带白宫玩,可见美国府院积怨之深。

自去年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人一举拿下国会参、众两院控制权后,共和党人早就憋着劲让还有两年执政期的奥巴马过不痛快。此前,国会共和党人便卡住国土安全部资金,以阻止执行奥巴马关于移民改革的行政令,还不顾奥巴马的否决威胁,执意通过基石输油管道法案,并煞有介事地举行签署仪式,以此羞辱奥巴马。现在,趁着美国与伊朗就核问题的谈判处于关键的角力之际,美国国会与内塔尼亚胡联手上演这出戏,明摆着就是成心和奥巴马过不去。府院之争到了明目张胆扇耳光的份上,在美国现代史上也是仅见。

就在内塔尼亚胡即将在美国国会发表讲演之前,一出美国现代史上仅见的媒体广告大战令人眼花缭乱:

2月26日,《纽约时报》刊出整版广告,标题为“内塔尼亚胡总理:国会不是你竞选的道具——上一次你在美国国会发表讲演时,你就将讲演变成了竞选广告。”广告中另有一段文字为:“以色列和美国总统、五位以色列前驻美国大使、几十位美国民选官员和显要犹太裔美国人都说:推迟这个讲演……背着我们的民选总统搅动美国党派政治有损美以关系”。这个广告的署名为“亲以色列、亲和平运动的政治之家——J街”。

《纽约时报》整版广告。 温宪 摄

这个广告显然透露出白宫的气急败坏及公关手段,其不寻常之处在于,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第一次利用政治组织以此种手段代言,且将内塔尼亚胡抨击得如此直白。

且慢,大戏还在后面:时隔一天之后,数倍于此的反攻连番炸来。2月28日,《纽约时报》刊出一个署名为“这个世界”组织的整版广告,画面上将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眼神阴郁的画面与一排骷髅放在一起,整版大标题为“苏珊·赖斯对犹太人和卢旺达人有一个共同盲点:种族大屠杀”。

《纽约时报》整版广告。 温宪 摄

3月1日,《纽约时报》再出一个整版广告。这个署名为“共和党犹太人联盟”的整版广告大标题为“伊朗拥核,不可想象——辩论的时间就在现在,而不是在伊朗获得核武器之后”。为最大限度加强宣传效果,广告画面上配有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哈梅内伊、前总统内贾德等领导人“必须将以色列消灭”等言论。

《纽约时报》整版广告。 温宪 摄

3月2日,“这个世界”组织又在《华盛顿邮报》以“伊朗对犹太人的计划:古老与现实”为题刊出整版广告,内容为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维瑟尔一篇历数伊朗“灭犹”的文字。

《华盛顿邮报》整版广告。 温宪 摄

3月3日,《纽约时报》又现一整版广告,标题为“今日收看内塔尼亚胡总理的讲演——敦促国会拒绝伊朗拥有核武器”。

《纽约时报》整版广告。 温宪 摄

在这一系列轮番轰炸之后,内塔尼亚胡于3月3日正式上场,在美国国会发表讲演。他最主要的观点便是,美国和伊朗正在谈判的协议不仅无法阻止伊朗拥有核武,还为伊朗拥有核武铺平了道路。这是一个坏的协议,我们最好抛弃它。奥巴马当天便回应说,内塔尼亚胡的讲演毫无新意。他给出的选择是没有协议,果真如此,伊朗将立即重新开始其核武计划。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之争的背后都与其各自国内政治有着重大干系。雄心勃勃的奥巴马上任伊始,便将在“两国”计划基础上实现巴以和平列为其外交主攻方向,但6年下来,其实现中东和平的希望已成泡影。当年“重启”的美俄关系现在正面临新冷战的前景,远非可以启齿的外交政绩。结束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的努力演变成为“伊斯兰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悄悄改变腔调,用各种方式将军力重新投入刚刚撤出之地。环顾全球,唯一可以作为外交政绩留下来的似乎只有伊朗核谈判成果了。

干了两任总统的奥巴马太渴望能够取得这一成果了。面对一个铁心与白宫作对的国会,奥巴马的对策便是动用包括颁布行政令在内的手段力争有所作为。值此之时,面对一个与美国国会共和党人联手出白宫洋相、就是不让奥巴马赢得外交遗产的内塔尼亚胡,奥巴马的气恼是可以理解的。

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在伊朗问题上持超强硬立场,其国内政治考虑不言而喻。3月17日,以色列即将举行大选。内塔尼亚胡声嘶力竭地与奥巴马相争,其主旋律便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以色列的国家安全,这无疑将是以色列大选中最为拿得出手的一张牌。

其实,美国从未从“保护以色列国家安全”这一基本立场撤退,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和以色列眼下的翻脸只是策略之争。此争可以导致美以关系一时伤筋动骨,但并未危及生命。换言之,从长远来看,美以关系并未走到“友尽”之处。美国和以色列成为战略盟友的基础并未改变。鉴于美以关系闹成现在这副模样有着强烈的国内政治因素,这一因素的变化也会使得美以关系重新热络起来。

以下事实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就在美国和以色列借美国媒体进行广告大战的同时,在美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于3月2日举行大会。在此大会上,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鲍尔、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美国国会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嫩德斯相继登台,一再保证美以关系的永远牢固。

特别是那位刚刚被亲以势力骂得狗血喷头的苏珊·赖斯在现场强颜欢笑,对美以关系的坚如磐石保证又保证,从观众中喝彩与喝倒彩的交相呼应中,足以看出这一对“铁哥儿们”的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镜鉴。

1.《维瑟尔 【镜鉴】美以关系伤筋动骨,但不要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维瑟尔 【镜鉴】美以关系伤筋动骨,但不要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