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周末读书︱魏延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总评

皇帝的一切:关于子同治简

说白了,编纂《资同治鉴》是为了皇权统治,让现在的统治者明白通过历史的兴亡继位来治国求和的道理,不要重蹈覆辙。可惜后来的皇帝读的不多,却有大批朝臣读,普通人读,热爱历史的人读。如果司马光知道一些地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为了服务于皇帝的统治,《子·同治简》的编纂煞费苦心。

一、传教通史。司马光以朴实简洁著称。《子·同治鉴》的编撰也是笔墨当仁不让,但他毫不犹豫地撰写和书写了儒家经典。重要的奏折一个字都不漏,重要的对话按照顺序接受。这些包括奏疏和训诫都是为了说服当时的统治者,也是为了说服读后世的统治者。如果把《子·同治鉴》中的奏疏和训诫分开来看,绝对可以成为历代经典的训诫文集。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第二,比政务和战争更重要。除了皇位之外,子同治剑的文字主要用于记述政务和战争,这是一个皇帝仕途的根本,即内外武功。对于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子·同治剑》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写啊写啊,也不厌其烦地详细记述那些小局部战争。需要重点关注与战争结局相关的关键因素,如战争双方的就业、战术、后勤保障等。关于治国方略的产生,是如何提出的,皇帝和大臣之间是如何讨论的,是如何实施的,等等,都需要讲真话。

第三,它比遥远的时代更关注现代。大约在350年前,从唐朝到宋朝的历史中使用了一半的笔墨,因为宋唐城和五代的建立,以及从唐五代的兴衰中吸取了更多的教训,所以对其历史的描述显然是细致的,有时甚至是繁琐的。比如安史之乱一年的历史比战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还要长。有时候为了搞清楚当时的情况,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涵盖了一切,尤其是君主和臣民之间没完没了的对话,读起来让人有点恼火。

由此可见,《子·同治鉴》的编纂出发点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参考,实为名副其实。

全面的历史体验——读《子·同治鉴》

《子·同治简》以编年史的形式记录了战国至五代末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子的《同治鉴》,要想全面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就必须阅读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正史。其内容之广,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而且那些正史都是传记。由此可见,《子·同治简》对史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个人觉得其突出的历史意义在于:

首先,系统的历史。以前零星的阅读历史片段,都是以一些吸引人的故事的形式出现。结果,故事取代了历史。只有读《子·同治简》,才能发现整个历史的真实面目,才能更全面、深刻、直接地感受历史。

二、简明通史。为了忠实地记录1300多年的历史,为了满足编纂书籍的目的,司马光和他的编纂团队可谓勤奋、简洁、高度集中。经过19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带来了千古传世的历史名著。之后,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容易地了解几千年的历史。

第三,明确通史。是突出治国安邦的主线,以皇帝、大臣为主要描写对象,政务、军务为主要描写内容,其余可以简化。所以,虽然记载的历史很长,但是清晰突出。

经典的教化——关于白洋的白话版《资同治鉴》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白洋先生将其翻译成现代文字,使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资同治鉴》成为普通人可以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使《千年经》从此变得平易近人。这的确是一件大好事。我个人对白洋白话版《子·同治笺》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大的感受是直观。不仅仅是文言文的翻译,还有地名现在地址的标注,官职职务的现代解释,生动的新称谓,重要事件直接用示意图说明,特别是重要的战争,一下子很容易理解好几遍。

第二,最大的理解,悲愤。悲观主义导致哲学家,忧郁导致诗人。那么什么是历史学家呢?悲愤?远至司马迁,近至白洋。十年的监狱生活让作者更加感受到了现实的黑暗,他以极大的热情写下了这本书。书中的叙述和白是作者抱负的最大体现,处处体现了作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民主进步的主张。

第三,最大的收获是轻松读完伟大的作品。白洋话本《子·同治鉴》的引言和推荐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同治鉴价值很高,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的缩影指日可待。但是,因为文言文,现代人就气馁了,就像读天书一样”。虽然有些夸张,但如果不是白洋话本,我读了一年多也读不完《子·同治鉴》,更别提那些苦读了很久也看不懂的地方了。有了这个版本的白洋,晚上在家抄一份,出差,坐火车坐飞机,看的津津有味。

当然,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小问题:

第一,过分直接称呼古代君王的名字也给理解带来不便。为了消除残存的封建专制意识,白洋先生在书中直呼古代帝王的名字,比如秦始皇,他自称胜政;汉武帝叫刘彻;等等。

这是好是坏。熟悉的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不熟悉的人,尤其是古代皇帝,只知道谥号或者庙号或者年号,书上也是直呼其名,却莫名其妙。如古有姚,书名叫《训》;顺,谓姚崇华;余,呼唤;夏朝末代暴君桀,召归之鞋;商朝末代暴君号召儿子接收辛;推翻夏朝的汤,称之为田字B;春秋时期著名的楚庄王称自己为情人;等等。因此,有必要在名字之后颠倒古代的称谓。

第二,我不同意白洋先生完全否定方块字。白洋先生在书中提到汉字的很多缺点,说不尽快习惯拼音就没有前途。

上个世纪计算机输入汉字真的成问题的时候,汉字能不能现代化真的成了问题,现在没有问题了。反而成了最适合电子存储的文字,也是一门艺术,幸亏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没有推动汉字拼音,不然今天我们真的要悔之入骨,甚至愧对先人,这也可能让后人难以解释。

当然还有一点遗憾,就是这本书的年表是按照公元和皇帝的年号排列的,与现代公历并不完全对应。一个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发生在年底,就有问题了,因为已经是公历的下一年了,但仍然是本书的最后一年。五代郭为建立后一周的典型时间,公历是950年底到951年初,但在本书中,还是950年。所以如果能对照公历就更好了。

以人为本的历史观:“白岳洋”——论白洋的白话版《资同治鉴》

柏杨模仿子·建大臣司马光,创作了《白》,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作者的主要努力。“白”的主要思想有三:

一是猛烈抨击封建专制。每当我们遇到一个悲惨的政治事件,“白”经过一番讨论,必然会把矛头指向邪恶的封建专制政权,指出不消灭封建专制政权就无法避免这样的悲剧。他还强烈反对看似开明的君主主义,指出唯一的出路是民主。

第二,强烈批判儒家复古主义。白洋痛恨儒家不合时宜的说法,说三皇五帝总是给予无情的嘲讽和无情的批判。

第三,深切同情劳动群众的灾难。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是苦难的中华民族。普通中国人只能期待和平的一天。天灾人祸频发,战争瘟疫频发,旱涝灾害频发,地震蝗虫频发,互相吞噬之类的悲剧不止一次出现。每每谈起此事,白都情不自禁地像屈原一样,伤心地哀叹,“哀悼人的生命太难了”。

此外,白洋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成因进行了质疑和分析。

难以称之为经典——关于白洋话本《资同治鉴》北岳本

我在为北岳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白洋文版的《子·同治剑》喝彩。没有这样一个大众化的版本,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停留在对《子·同治鉴》的肤浅认识或一知半解上,也会有很多像我一样想读《子·同治鉴》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继续流浪的人。

就像出版社的口号“900年后的今天,白洋先生用了十年时间(1983-1993)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亲手添加地图,注入自己的观点去谈论历史成败的前因后果,让一本原本只为帝王将相写的历史书,在今天对读者如此亲切。”。但是,作为这样一部名著,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作品,我对北岳文艺出版社的努力还是有遗憾的,主要有三点。

首先,加载镜头的设计很吝啬。书的设计基调古朴简约,与古籍内容相称,但版式较小,不大气;里面的纸也很普通,有些页面不正确,文字歪斜,上下页不对,不尽如人意。

其次,翻译书籍是粗心的。由于汉字经过多次简化,有可能现在几个繁体字变成了一个字,也有可能仍然保留在生僻字的范畴,部首部分的大写没有变化,所以在转换简化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北岳出版社将台湾繁体字翻译成简体字在大陆出版。整本书做的很好,但是也有一些疏忽,尤其是地图上的简体字转换错误比较多。

比如第三辑第一卷,现在一般把“蒋干”写成“蒋干”,“干”是古字。再比如关中平原北部的九嶷山,有的标注为九嶷山(丛书4第1册第311页插图),有的标注为九嶷山(丛书4第1册第322页插图),非常不一致。

第三,校对和印刷都很匆忙。主要是地名标注存在很多问题,错别字不少。

以地名为例,错误不少。因为没有太多时间一一修改,所以只以陕西几个地名为例:武关,全书注释都在陕西商南县东南部,实际上在陕西丹凤县东南部。从第二辑开始由之前的普通例题改过来的,但文字没有改;黄陵,书中注释是陕西省子长县西北,实际上是陕西省黄陵县西北;比如书中多次出现的北地县,标注为陕西省耀县,也不准确。目前,耀县已改为铜川市耀州区;然后就是第四张专辑第一卷第283页第二行出现的“魏星县”,标注为湖北省白河县以北,白河县其实在陕西省。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地名,但还是放错了地方。

有些山也标错了。隋朝认定的“五岳九镇”之一岳山六卷第一册第317页,注解为“陕西省陇县西南五山”,实际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西北部。关中部分皇陵的注释也不准确。如《隋文帝文帝陵》6辑第1卷第350页写“隋文帝葬泰陵(此处不详)”。其实隋文帝葬在泰陵,地点也很清楚,就在咸阳市杨凌区五泉镇王上村。

至于错别字,虽然不严重,但也有不少重伤。翻的时候每卷总有几个。更严重的,如第二卷第三卷,第371页,第21行,“荆”一定是“诸葛瑾”的错误;第三卷第四卷第211页插图中注明“部落的灭亡”、“后赵郭泰、马”,省略“郭泰”;第三卷第四卷第389页插图的标题“殷浩第一次北伐”,应该是第二次北伐,因为“殷浩第一次北伐”的插图已经出现在第377页;第四卷第一卷第139页自下而上第三行出现“慕容”字,在空框中掉了一个字,而自下而上第五行出现一个完整三个字的名字,说明校对不严谨。摔倒之后,我就习惯了读书时书上经常出现的错别字。

但是,我还是要感谢白洋白话版《子·同治鉴》的问世,让我实现了读《子·同治鉴》的夙愿。我也热情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但我真诚地希望有一个更有实力的大出版社,把《子·同治鉴》的白洋话本重新修订出版成更严谨宏大的版本。

2010年12月31日

魏延安:五代十国承袭晚唐之糟粕——读《柏杨版子·同治鉴94·夜读札记》

郑重声明

第一,这个微信官方账号欢迎各种原文转发等交流行为。转发时请注明文章原作者。

二、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拥有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但是,未经作者或者作者委托的法律顾问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者以任何理由使用、复制、修改或者抄录上述文章的任何部分。

三、凡侵犯作者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将依法追究作者的法律责任。

作者的法律顾问受作者委托,在此郑重声明法律!

提交人法律顾问:刘律师

1.《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周末读书︱魏延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总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周末读书︱魏延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总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594448.html

上一篇

母胎单身 我,母胎单身

下一篇

海带黄豆排骨汤 海带黄豆排骨汤做法

2004年刘翔 历史上的今天丨 2004年8月27日 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2004年刘翔 历史上的今天丨 2004年8月27日 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主播-范元  2004年8月27日雅典当地时间21时32分,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与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持平,并打破了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这一成就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中的最佳表现,开创了中国田径的新历史。这枚金牌是中国男运...

刘翔04年夺冠 历史上的今天丨 2004年8月27日 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刘翔04年夺冠 历史上的今天丨 2004年8月27日 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主播-范元  2004年8月27日雅典当地时间21时32分,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与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1993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持平,并打破了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这一成就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中的最佳表现,开创了中国田径的新历史。这枚金牌是中国男运...

梦泪和老帅争吵 梦泪人气不如老师?双方粉丝为其吵翻天,老帅黑历史又被挖

  • 梦泪和老帅争吵 梦泪人气不如老师?双方粉丝为其吵翻天,老帅黑历史又被挖
  • 梦泪和老帅争吵 梦泪人气不如老师?双方粉丝为其吵翻天,老帅黑历史又被挖
  • 梦泪和老帅争吵 梦泪人气不如老师?双方粉丝为其吵翻天,老帅黑历史又被挖

富拉尔基 绝密!富拉尔基重大历史斗争!

  • 富拉尔基 绝密!富拉尔基重大历史斗争!
  • 富拉尔基 绝密!富拉尔基重大历史斗争!
  • 富拉尔基 绝密!富拉尔基重大历史斗争!
汉书的作者是谁 汉书-可比拟《史记》的一本书,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汉书的作者是谁 汉书-可比拟《史记》的一本书,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史记》大家都很熟悉。你听说过韩曙吗?你知道谁写了韩曙吗? 韩曙是中国第一部传记史,也是“二十四史”之一。 写这本书的人叫班固。 没听说过?那你应该听过参军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班固的弟弟班超。起初,班超和班固一起写了《韩曙》。后来班超见西域多乱,便从军,从一个书吏变成了一个跨马阵的将军,做出了...

汉书的作者是 汉书-可比拟《史记》的一本书,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汉书的作者是 汉书-可比拟《史记》的一本书,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史记》大家都很熟悉。你听说过韩曙吗?你知道谁写了韩曙吗? 韩曙是中国第一部传记史,也是“二十四史”之一。 写这本书的人叫班固。 没听说过?那你应该听过参军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班固的弟弟班超。起初,班超和班固一起写了《韩曙》。后来班超见西域多乱,便从军,从一个书吏变成了一个跨马阵的将军,做出了...

史记作者是谁 汉书-可比拟《史记》的一本书,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史记作者是谁 汉书-可比拟《史记》的一本书,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史记》大家都很熟悉。你听说过韩曙吗?你知道谁写了韩曙吗? 韩曙是中国第一部传记史,也是“二十四史”之一。 写这本书的人叫班固。 没听说过?那你应该听过参军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班固的弟弟班超。起初,班超和班固一起写了《韩曙》。后来班超见西域多乱,便从军,从一个书吏变成了一个跨马阵的将军,做出了...

班彪班固班超 班超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投笔从戎”,历史真相是什么?

  • 班彪班固班超 班超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投笔从戎”,历史真相是什么?
  • 班彪班固班超 班超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投笔从戎”,历史真相是什么?
  • 班彪班固班超 班超最著名的故事,就是“投笔从戎”,历史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