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年前,以所谓“解压神器”的噱头,指尖陀螺一度在网络上非常流行。但这样一个经常刷屏的小玩意,自然逃不过各大电商平台眼尖的大佬。所以有一段时间,即使在中国,你也能看到很多人拿着这个小玩意转来转去。

但是,这其中最搞笑的是,现实中有的人转的不够多,甚至在游戏中还想转。所以那个时候,在Steam上,你可以找到这样一个鬼,叫做指尖陀螺模拟器......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从第一人称视角旋转陀螺的游戏。因为使用的是自由素材,作者也没有做过任何优化和细节处理,所以没有转动陀螺或者控制人物移动的动作。

即使标准再低,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烂游戏”。但是,这个看似毫无意义,明显火爆甚至涉嫌商业欺诈的,只是Steam上各种XXX模拟器的冰山一角。

模拟游戏作为一个比较难的类别,通常指的是那些弱化了最常见的战斗元素,让自己看起来有点小众的作品。但由于大部分作品门槛低,取材于生活的主题通俗易懂,也呈现出受众基础广泛的优势。稍微回顾一下行业历史,就会发现模拟游戏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自己的地盘。

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近年来,随着游戏行业的扩大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一个开发引擎,使用免费的资料来玩游戏。而这自然无法避免各种质量极其敷衍的烂作品。虽然上面说的指尖陀螺仪模拟器因为质量差被Steam清洗过,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还是能看到各种类似的奇怪作品。

而且还让不少人玩得挺开心 这也让许多人玩得很开心

随着以直播为首的各种社交平台的迅速扩张,更多的人可以直接观看一部作品的直播。擅长表演的网络名人主播,经常可以玩一些无聊的垃圾游戏,挖掘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

随着各种因素的结合,各种沙雕模拟器层出不穷。这使得模拟游戏在传播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一个看似繁荣的市场场景。

但游戏作为文化载体,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却不是沙雕营销,不是明星的造势。即使是优秀的,比如《使命召唤》或者《刺客信条》,在极度同质化的年货策略下,也有可能造成玩家的审美疲劳,更别说寻求一时快乐的沙雕模拟器了。所以,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模拟游戏只能像当初一样,在一段侥幸取胜的舒适期后,寻找新的方向继续保持生命力。

早期形象:严谨专业

广义上来说,任何一款电子游戏其实都可以算作“模拟”——模拟两个年轻的白头兄弟拿着家族的刀剑互相捅刀子,模拟一个孤独的老人到处找人打牌,或者模拟被冻了200年开始到处捡垃圾的老兵。

但是细分之后,电子游戏行业确实直接被归为“模拟游戏”。一般来说,这类游戏一般指模拟现实世界行为的作品。由于国内外游戏分类的标准不太一致,可能会有一些作品在归类为模拟游戏时与中国玩家的常识相悖。

一般来说,战争行为、企业经营管理、或者在国外游戏圈玩某个特定职业的主题都概括为模拟游戏。这一类对玩法和表现没有严格的规定,细分后会衍生出RTS、管理等一系列分支。

武装突袭也被视为一种士兵模拟游戏分类 武装突击也算是士兵模拟游戏的一种分类

如开头所说,大部分模拟游戏都是基于现实生活,弱化了战斗的内容。早在1968年,汉谟拉比就以FOCAL语言为基础,用文字来描述城市管理的内容。它允许玩家玩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来控制农作物、人口和可能的疾病,可以算是最早的模拟商业游戏。

80年代很多游戏厂商喜欢在游戏标题上写“模拟器”:越野摩托车模拟,F1模拟或者拳击模拟。这些厂商为了在当时竞争产品众多的体育市场中脱颖而出,会在宣传中强调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好的模拟真实的比赛场景。至少游戏名字是这么说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真的很喜欢当复读机。就像今天Steam上的情况一样,当时欧美游戏市场充斥着XXX模拟器。但相对来说,当时的内容并没有那么扯淡,类型主要是体育或者商业。

虽然强调[真实],但那毕竟是80s 虽然强调[现实],但毕竟是80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唯一能凭借游戏质量真正保持名气到现在的,基本上就是著名制作人威尔赖特的一系列商业模拟课了。《模拟地球》《模拟城市》和EA的吸金神器《模拟人生》等。这些IPs开启了商业游戏的全盛时期,真正让“模拟XX”成为众所周知的标题格式。

因为技术的瓶颈还没有突破,早期模拟真实内容的游戏确实适合以这类数据为核心表现手法的商业作品。然而,竞争产品很难出现在城市管理类别中。当时“模拟城市”占主导地位,谈不上更全面的发展。

研究统计模拟城市让许多孩子有了从政志愿 研究统计数据和模拟城市让许多孩子成为政治志愿者

除了这些主题元素的模拟游戏,随着市场的需要,一些更为细致的作品也出现了。他们成为了商业主题之外的另一个主要职位,那就是职业模拟。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叫布鲁斯·阿特威克的程序员就和他的室友斯特莫曼合作,作为一名飞行员成立了一家电脑游戏公司:subLOGIC。他们最初的业务是在各种计算机平台上制作和销售飞行数据模拟软件,1979年,他们在Apple II平台上发布了游戏《模拟飞行》。

虽然游戏本质上是黑白线框显示的作品,但是飞机只有一架,模拟程度很初级。然而,它仍然是那个时代技术最先进的游戏之一。

“模拟飞行”在Apple II上非常流行。然后,在1982年,布鲁斯把一个支持彩色图形适配器的IBM PC版本授权给微软,成为微软飞行模拟器。同时也开启了这一系列飞行游戏的历史,号称最真实。

作为最著名的模拟游戏之一,微软飞行模拟器在主流市场上可能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表现。但在一些玩家眼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系列始终以顶尖的技术性能和专业的游戏内容为核心,努力打造最完美的飞行教学软件。

颇具野心的最新作预计在明年上市 最新的雄心勃勃的作品预计将于明年上市

如果按照主题、内容、玩法设计来评价的话,我觉得像微软飞行模拟器这种专注于真实专业人士的作品应该属于最标准的模拟游戏。

但长期坚持“严肃”的形象后,这种类型在各种因素下成为沙雕游戏的代名词。

现实太残酷,不如沙雕

专业性、严谨性、娱乐性普遍较低。长期以来,这是模拟游戏给大多数人的标准形象。它们更像是某种学习软件,或者是非专业人士回答问题,满足人们对某些职业的好奇心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游戏。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总的来说,这些受众少、更强调功能性的专业模拟游戏已经逐渐被各种沙雕版本所取代。比如你现在提到“医学模拟游戏”,人家可能不记得“独天”或者“超刀”了,但是会脱口而出:“我知道,是“外科模拟2013”,可以用锤子砸病人的头!」

这个游戏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亲手玩过,但我估计很多人都亲眼见过——毕竟这是直播领域最早被逼到热门话题的作品之一。

万恶之源 万恶之源

如你所见,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游戏。它的主题似乎很严格:让玩家扮演外科医生的角色,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操作“手”来治愈患者。然而,游戏很可能以病人的悲惨死亡而告终。头被锤子砸碎,内脏被随意拔出,胸口塞满了各种奇怪的东西...

因为操作很别扭,表现手法以夸张搞笑为主,看起来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气质。这种表现也让这本书大受欢迎,甚至推出DLC-让玩家在唐纳德·特朗普身上操作,以此给总统一颗金心。但是当你进入游戏后,你会发现手术台上的东西都是酒瓶、斧头或者牛排,和手术无关。

从操作上来说,《外科模拟器2013》给人的印象是根本做不好。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拙劣”的天性,整个游戏呈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神奇。其实它的前身是2013年举办的“全球游戏大赛”

所以在这个不强调作品完成程度的限时创作竞赛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可笑的事情。但是随着网络传播的便利和人们对游戏形式的接受,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烂片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找到生存空。

除了《外科模拟2013》之外,另一部以霸凌著称的《模拟山羊》也在这场Gamejam比赛中诞生。唯一不同的是,它的雏形来自于开发商Coffee染色剂在公司举办的比赛。

后来发展访谈提到他们只想玩一个模仿QWOP的游戏,只是把控制角色换成了山羊。之后,他们从《托尼·霍克职业滑板》中获得灵感,于是他们带着开玩笑的动机完成了这部看似愚蠢的作品。

模仿的对象 模仿对象

这是一件乍一看不太合适的事情。在早期版本中,玩家扮演的山羊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任务可做。你只是把场景中的NPC弄得到处乱七八糟,让一切都像鸡一样乱飞。山羊默认的“武器”是黏糊糊的舌头,可以用来拖来拖去的各种物体——不管是家具还是人类。

因为太蠢了,当这本书在各大流媒体平台上被一些主播演示的时候,很快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后来游戏也登陆多个平台,推出了Tai 空山羊、僵尸山羊等一系列DLC。可以说是从《模拟山羊》开始,各种带有“XX模拟”的奇怪游戏正式引爆。

本作代表着无厘头游戏的崛起 这本书代表了无厘头游戏的兴起

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这种以恶魔喜剧为主的趋势,确实导致了越来越多以《模拟山羊》甚至《QWOP》为蓝本的作品的出现。尤其是在Steam等游戏发布门槛较低的PC平台上,几乎泛滥成灾。

他们促进了直播平台的活力和民间游戏的发展,也有潜在的商业机会。但是,它的市场潜力也不小。

“审丑”时代的到来

其实如果要严肃一点的话,以一个真实的职业生涯为主题元素的、内容枯燥的模拟游戏已经出现的很早了。而且在游戏史上也是相当有名的——《沙漠巴士》,经常出现在最差游戏排行榜上。

作为开头标注的一段文字“游戏和现实一样麻木”,沙漠巴士所谓的游戏内容就是踩油门,看几个小时几乎不变的窗外风景。就像是某种行为艺术,作者希望让玩家体验到现实生活的无聊,传达出某种奇怪的黑色幽默情结。

随着近年来游戏制作的日益便捷和普及,普通人获得一个完整的开发引擎相对容易。所以在一些分享免费粉丝作品甚至Steam的平台上有很多类似沙漠巴士的恶搞游戏,只要付费就可以上架。

甚至沙漠巴士也出了 VR 版本 甚至沙漠巴士都有VR版本

严格来说,虽然国内通常使用“XXX Simulation”作为标准译名,但这些作品的原名中并不总是使用“Simulator”或“Simulation”这两个词。不过,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翻译,确实很贴切。

毕竟近几年出现的大部分模拟游戏基本都没有什么巧妙的玩法。更别提作品的完整结构了。他们通常是受某个题材的启发,用廉价或免费的材料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的。而且你可以看到,有很多想法只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或者是作者发现了最近流行的什么话题,把它纯热了。

猥琐无比的手冲模拟器 可怜的手打模拟器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指尖陀螺模拟器,大部分模拟游戏都只是在做流行的东西。例如,小岛秀夫最近写的《搁浅的死亡》在网上很受关注,所以一位据说是青少年的作者在短时间内制作了一个所谓的“搁浅模拟器”。

总的来说,这种故意用来嘲讽某些人或事的作品更像是恶作剧。所有人都笑了,一切都结束了。但是和《搁浅模拟器》一样,它也是明码标价出售的,很多素材要么没有图要么涉嫌侵权,甚至还把个人网站的二维码藏在里面,本质上就是可以直接点击店铺的“举报”选项的东西。

凭借嘲讽其它游戏而获得好评 嘲讽其他游戏获得好评

本意是用“烂”作为符号,开发商没有投入任何资源,很容易说是不是免费作品。但是,这些沙雕模拟器最让人惊讶的是,大部分都是想靠运气发一笔横财。

前几年依靠各大流媒体平台主播的辛苦表演,很多严重依赖免费素材制作的恐怖行走模拟游戏一度很火。这些作品看起来很不靠谱:经常走在几个黑漆漆的房子里,偶尔会有什么东西突然跳出来吓玩家。

比这种更烂的比比皆是 比这更糟的随处可见

不过自己玩很无聊,看着别人在屏幕前大呼小叫就很搞笑了。真的挺了很久。那时候你可以在Steam上找到很多类似的作品——几乎没有可玩性,评价很差。但是很多好奇的用户最后还是买了,因为看了某主播的表现,价格低。

这些所谓的恐怖游戏来去匆匆。但在它们逐渐消失后,随之而来的另一件事就是文中提到的各种沙雕模拟器。他们的知名度更高,游戏的类型和主题也更广。有一段时间你在想Steam上的沙雕模拟器是不是种类很多,还是边球上的黄油比较多。

但是,游戏行业并没有那么投机取巧。虽然这些面向特技的模拟器游戏影响很大,但大部分都因为质量差被Steam大量下架。

然而还是有许多模拟游戏存活了下来 然而,仍然有许多模拟游戏幸存了下来

其实这种现象也可以从好的方面来看。恐怖行走类游戏还会上升一段时间,根本原因是Escape、P.T .等优秀案例带来了话题性。后来很多人发现这类作品更容易产生,导致了泛滥。

但无论如何,游戏行业还是有很多好钱驱逐坏钱的案例。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留守人员的素质是有一定保证的。而那些粗制滥造,表现手法极其粗糙的作品,要么消失得无影无踪,要么又变回它本该有的姿态:社区免费粉丝游戏。

垃圾恐怖游戏现在多变成了[地下游戏] 垃圾恐怖游戏现在变成了地下游戏

至于各种模拟游戏,这几年都毁了名声。人们真的很喜欢看主播玩各种沙雕游戏,因为题材太过疯狂,媒体总是时不时的报道那些题材抢眼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基本上都把模拟游戏当成了“垃圾”的代名词。

也许大部分作者还是只想发大财跑路,但也有很多团队想反转口碑。在今年的TGA游戏大奖中,没有获得实质性荣誉的《鹅玩》依然非常抢眼,是一个非常正面的模拟游戏创作范例。

大鹅就是一个沙雕游戏的正面例子 鹅是沙雕游戏的正面例子

可见,近段时间以来,很多标榜模拟游戏的独立作品依然以沙雕和诡异题材为主,但游戏质量已经开始提升。

除了像《鹅戏》这样制作方向明确、内容和玩法稳定的作品,还有很多尝试要重新回归模拟游戏原本的专业主题。比如“装机模拟器”说起来有点别扭——在自己的电脑上玩装电脑的游戏。其实它的内容很完美,各种细节都很专业,是一部很有意义的作品。

另外,虽然有些尚未上市的作品看起来还是以沙雕为主,但制作水平明显好了很多。比如《醉酒模拟器》《狱警模拟器》《蜜蜂模拟器》等。可以看出,模拟游戏正在从相对可靠的制作内容中寻找延续其生命力的尝试。

看起来还凑合其实就能存活下去了 看似还可以,其实可以挺过去

结论

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库存文章,模拟游戏数量极其庞大,分类非常模糊,上述作品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如果算上下架作品,Steam上至少有50款模拟游戏完全不合格,用纯废话吸引人。

这一数额在《恩惠之光》结束后仍大致被召回。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Steam里积累了大量太烂打不动的东西等着上架。

如文中所述,虽然这些作品可能会让作者小赚一笔,但显然迅速消耗了模拟游戏的生命力。大部分主播自然是能带来流量来播出的,他们不会支持一种衰落的游戏类型——那些恐怖的不再有趣的走步游戏就是证据。如果由直播行业成长起来的沙雕模拟器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类型,开发者只能找方向继续。

很明显,无论最后能不能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先努力提高作品的质量当然是没有错的。

营火营将继续为您带来最新的游戏资讯,最快的游戏策略评价,最精彩的深度文章。你还想看什么游戏文章?欢迎评论下面的消息!

1.《指尖陀螺怎么玩 指尖陀螺从现实火到游戏,怎么看模拟游戏正在自毁名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指尖陀螺怎么玩 指尖陀螺从现实火到游戏,怎么看模拟游戏正在自毁名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1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