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执行委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副主席。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估组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税务研究院副院长。他的主要研究专长是金融经济理论和金融政策分析。曾发表《国债运行机制研究》、《当代西方金融经济理论》、《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金融运行机制》等学术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走势》、《中国工业经济》等报刊发表论文数百篇。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杰出成就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杰出成就奖、教育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就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等学术荣誉。

本文对高质量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重大社会矛盾的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是相通的,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必然。第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系列与高速增长在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主线、宏观调控手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的真实内容。在全面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与之进行标杆和对比。第三,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告别“惯性思维”,实现从“意识”到“潜意识”的转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优质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新的发展观和惯性思维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高质量的发展被赋予了多种含义。从确定经济发展阶段到确定经济发展目标,从部署重点经济工作到项目绩效评估和干部绩效评估,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分配到宏观调控的实施,都离不开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这需要根植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立足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可以说,高质量发展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背景,而且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总纲领”。抓高质量发展,会捏住中国经济的鼻子。

一、从新时代到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1)重大社会矛盾的变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如此重要和突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时代有它的主题,一个舞台有它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标志是重大社会矛盾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由各种矛盾和问题组成的事物的发展中,一个必然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必然有一个是主要的,它的性质决定或影响着另一个的性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通过“牵着牛鼻子走”来统筹事业的全面发展,达到轻松解决的效果。为了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找出我们社会中的主要矛盾。

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重大历史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且对整体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同于过去,人民在新时代的需求, 不仅水平提高了——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范围扩大了——它已经超越了物质文化领域的范畴和重点,扩展到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的要求。 同样与过去不同的是,新时期制约满足人的需求的主要因素不仅从社会生产能力不足转变为发展不平衡,而且发展不平衡不足几乎涵盖了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关的所有领域和方面。

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转化为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已经取代落后的社会生产成为满足人民更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确定了主要的社会矛盾,指出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重点。

所以,准确理解“生活好”和“不平衡不足”这两个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无论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是物质文化需求,都聚焦于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后者是基于物质匮乏的客观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没有”、“有多少”。前者是建立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之上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好”与“优秀与否”。两者表达的显然不是发展阶段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社会生产落后是满足人们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后者围绕解决“是否”和“多少”的问题,着眼于经济的“量和速度”,追求“量的优势”和“速度的优势”。前者注重“质量和效益”,追求“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他们表达的东西显然不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

因此,发生在重大社会矛盾层面上的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转变,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本质上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构成了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

(2)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基础

再者,从关注并着力解决“有没有”和“多少”到关注并着力解决“好不好”,从关注并着力追求“体积优势”和“速度优势”到关注并着力追求“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一系列阶段性变化,对新时期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客观现实,经济工作自然围绕着GDP的规模和速度展开,通过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扭转经济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现实,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自然要从“总量”和“速度增加”转向“质量”和“效率”,从注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供给,转向几乎包括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制度产品和政策产品

这意味着随着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变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期的中国,质量和效率已取代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和增长率,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优先目标。其实是客观规律,不偏离人的主观意志。

事实上,自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发展阶段的认识一直在深化。从在增长率的转变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早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做出“三阶段叠加”的重要判断,到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并进一步将其概括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其基本方向在于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的变化。不仅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发展方式也要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不仅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转向存量调整和增量提升,发展动力也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功能更全、功能更全、结构更合理、分工更优化的阶段演变的必然过程。

基于这样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依靠“摆摊”、“上项目”的传统发展模式,着眼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努力解决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大判断。

(三)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一致

实际上,这告诉我们,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标志。前者对应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是重大的政治判断。后者对应的是经济发展领域,是重大的经济判断。两者都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优质发展无疑抓住了新时期重大社会矛盾的关键点。密切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把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足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仅是解决新时期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产物。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二者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一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使命。

此外,在中国目前和未来,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在于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二,高质量的开发有一系列有形的内容

优质开发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科学范畴,有一系列真实的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很微妙的工作。因此,在明确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并有意识地与之进行比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的发展目标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发展目标关系到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可以说是经济工作的目标,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

不同于高速成长阶段相对简单的物质文化需求,如衣食住行、生活温暖等,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的需求内涵大大拓展,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我希望不仅能吃好穿漂亮,还能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对数量的更多增长和对质量的更高追求,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从物质文化领域转向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面美好的生活。

为适应发展目标的变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评估和评价应着眼于解决不平衡和矛盾不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1)不仅要提升物质文化产品的供给,还要努力增加和优化以民主法治为代表的政策和制度产品的供给。 公平正义和安全的环境,以满足人民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 (2)不仅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责任要在市场和政府体系中落实。(3)不仅要着眼于改善生活的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还要继续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把握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更好地实现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使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真实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4)既要强调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满足,又要注重人民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表达意志和实现意志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质量的发展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应努力打破发展不平衡,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努力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目标。

(2)优质发展阶段坚持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观作为管理全局、管理根本、管理方向、管理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发展的成效,甚至成败。

不同于高速增长阶段单纯以GDP增速论英雄的情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GDP增速的关注和追求已经让位于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坚持质量第一,就是要严格保证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的良好质量,促进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双提高”,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效益优先,就是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关键,促进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实现各方面效益最大化。

此外,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协调成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特征,绿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开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适应发展理念的变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评估和评价也应注重落实新发展观的有效性:(1)不仅要引入质量效益指标,而且要放在首位。从GDP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化为质量和效率有多好,让质量第一和效率优先成为整个经济评价体系的中心线索和核心内容。(2)以新的发展观为指挥棒和红绿灯,不断纠正不适合、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观的认知和行为,真正倡导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开放、促进共享。(3)加快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工作的基本力量,创造和完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观的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方面

结构与总量、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内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的突出情况不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不同,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同。有针对性地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

在高速增长阶段,突出的矛盾是物资短缺。只有专注于解决总量问题和需求方问题,需求才能引导供给,增加经济总量。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是物资短缺,而是产能过剩。不是或者主要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供应的产品没变;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是或主要是由周期性和短期因素引起的,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的叠加,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的交织。“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的是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方而不是需求方,“根源是主要的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周期低迷。有针对性地解决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经济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的矛盾和问题,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最受关注的核心要素。

适应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评估和评价应着眼于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的有效性:(1)在关注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引入长期结构性因素,将“平滑”需求侧短期波动与解决供给侧长期结构性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2)在注重供求总量平衡的同时,要追求供给结构的优化,将总量失衡表现出来的“急性病”诊疗与以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重大结构性失衡为代表的“慢性病”紧密联系起来。(3)以改善供给侧结构为主要方向,从生产侧入手,提高供给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为重点的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于着眼于结构性和供给性问题,不断努力实现从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跨越。

(4)贯穿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面对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选择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不是单一的。在由多项政策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政策体系中,一项政策必须是主要线索,其实施和运行决定或影响其他政策或其他方面的存在和运行。供应方结构改革就是这样一条政策主线。

这是由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决定的。与需求管理的政策取向侧重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反周期调整不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然会对总需求和需求侧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毕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转向结构,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鉴于主攻方向已经让位于结构调整,主战场已经让位于供给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立足点自然要从需求方转移到供给方,更加注重供给方;主要着力点自然要从总量供需平衡延伸到供需结构平衡,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激发经济增长活力。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取代需求管理,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此时,即使有必要实施反周期调整,其目的也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毕竟是辅助线索。与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为核心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相比,需求管理并不是一条平行的政策线索。换句话说,高质量发展条件下的需求管理是支撑作用,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主导作用。

适应宏观经济政策主线的变化,对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检查和评估也应注重提高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效性。不仅要始终“坚持以供方结构改革为主线”,而且要按照“巩固、提升、升级、畅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供方结构改革:(1)巩固“三比一、一减一补”的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清理,降低全社会经营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补缺力度。(2)要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的经营环境,促进积极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3)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4)要理顺国民经济周期,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形成国内市场与生产主体、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的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于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提升我国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标。

(5)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深化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一直有两种手段:政策调整和改革行动。考虑使用基于不同目标和环境的两种方法是确保适当和有效宏观控制的重要条件。

与主要依靠政策调整来“对冲”周期性波动和总需求失衡的高速增长阶段不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主要源于制度和制度障碍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不可能排除通过反周期调整实现短期平衡的需要,但制度和制度障碍只能通过制度和制度变革来消除;相对于以结构性失衡为代表的“慢性病”的治疗,经济下行、需求不足等“急性病”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必须延伸到体制机制层面,不受政策操作的限制——主要依靠改革行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在识别供给侧结构及其失衡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改善总供给结构、能力和质量。

这实际上提醒我们,作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经济工作的主要线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范围,但绝不仅限于政策层面。此外,它应该包括机构改革,更重要的是,它应该通过改革来促进。巧妙地将政策调整与改革行动结合起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稳定需求为重点,“采取更多的改革方法,运用更多的市场化和法律手段”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宏观调控的必由之路。

适应宏观调控运行的这种变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检查和评估也应着眼于促进经济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有效性。比如:(1)要靠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动态的微观主体、适度的宏观调控的经济体系的有效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2)要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效性,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有赖于营造一个法制化、国际化、便捷化的商业环境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简政放权、分权与管理相结合、服务优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4)有赖于促进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动力变化和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效果,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质量的发展是以改革行动为主的宏观调控的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于通过推进各项基础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创造条件,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整体稳定。

一些相关的内容可以列举出来,但是相对来说,在优质开发的列表中,上述的几项肯定是最重要的,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第三,推动优质发展的关键是告别“惯性思维”。

深入细致地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全面准确地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最终实施实质性行动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在今天的中国,应该承认,这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绝非易事。

仔细回顾近年来我们围绕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所走的基本轨迹,我们将会看到:

(一)“惯性思维”的实践层面

就实际操作而言,面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虽然人们主观上理解实现务实创新、改变观念和套路迫在眉睫,也知道需要调整和纠正不适合高质量发展的行为和做事方式,但当年目睹的经济发展进程和此后遵循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高速经济环境。对于围绕“快”增长速度形成的那套传统粗放做法,已经深入骨髓,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至于“优质”所需要的新方法、新做法,还在探索中,可谓大局初定。受此影响,在天气平静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关注优质发展,根据新的思路、新的套路积极引导经济发展实践,克服路径依赖。万一遇到麻烦,有可能是“叶公是条好龙”,他着急了,下意识地重复着旧的思路和套路,不由自主地又跑回了“惯性思维”的老路。

因为平静和烦恼都是正常的,结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有时候很辛苦,但不可避免的是跑题了,应付累了。在新旧做法之间左右摇摆,飘忽不定,偏离优质发展轨道,导致时不时的错误动作,甚至重复高速成长的错误,造成一些与预期相悖的事情。因此,为了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磨合,经历并完成一个从“有意识”到“潜意识”的实践转化过程。

(二)“惯性思维”的理论层面

就理论思维而言,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虽然人们主观上意识到实现理论创新、转变思维方式势在必行,也知道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上必须与时俱进,但毕竟那一年所经历的经济训练,以及此后所使用的经济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理论体系。围绕“快速”增长率形成的传统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撑已被充分理解并深入人心。对于“好质量”所需要的全新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支撑,还在建设中,比较生疏。受此影响,在顺利进行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做高质量的发展文章,积极分析经济形势,根据新的思路、新思路、新策略提出经济政策。如果遇到了一点点的落差,你可能会疯狂恋爱,恐慌而选择自己的路,下意识地重复旧思想、旧观念、旧策略,不由自主地陷入“惯性思维”的陷阱。

因为有条条大路和沟壑相间的规律,因此,即使经常在嘴里喊着促进优质发展的口号,但内心深处,高速增长思维的混合或涌动是不可避免的。新旧观念、新老观念、新老战略的摇摆不定导致偏离高质量发展轨道,导致对形势的误判、药方的交错,甚至重蹈高速增长的覆辙。用旧方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现象和情况屡见不鲜。因此,要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还需要通过深刻的反思和细致的认同,经历并完成一个从“有意识”到“潜意识”的理论转化过程。

(三)在理论和实践上告别“惯性思维”

从“有意识”到“潜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告别“惯性思维”,可能是一个极其痛苦而漫长的转型过程。但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我们的头皮。

所以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反复告诫自己,我们已经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不是高速增长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有很大不同。

更进一步说,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不是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而不是着眼于GDP规模和增长率。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方而不是需求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是供应方结构改革,而不是需求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深化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我们应该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思想、理念、策略和话语体系来讨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问题,永远不要开“关公打秦琼”这样的玩笑。

再者,既然促进高质量发展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要,那么承担短期痛苦、为此付出暂时代价是绝对值得的。相反,由于局部和眼前的问题,环顾四周甚至改变路线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只要跳出短期的变化和暂时的困难,着眼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和历史规律,就能增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遵循既定的方向,长期工作,持之以恒,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告别“惯性思维”。我无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脑袋还是停留在高速成长阶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似是而非的决策,才能走上一条好的、稳定的道路,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来源:《经济学趋势》,2019年第8期,注释和文献省略)

1.《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40184.html

上一篇

服饰陈列技巧 陈列,就是把衣服挂起来?| 陈列技巧

下一篇

下葬仪式 骨灰要在什么时候下葬?骨灰下葬的仪式及讲究

高级家庭课程 孩子居家学习,你的高质量陪伴,是最高级的课程 !

  • 高级家庭课程 孩子居家学习,你的高质量陪伴,是最高级的课程 !
  • 高级家庭课程 孩子居家学习,你的高质量陪伴,是最高级的课程 !
  • 高级家庭课程 孩子居家学习,你的高质量陪伴,是最高级的课程 !

doer 懒人经济下衍生产品—做到Doer,创业者王子豪为其发声

  • doer 懒人经济下衍生产品—做到Doer,创业者王子豪为其发声
  • doer 懒人经济下衍生产品—做到Doer,创业者王子豪为其发声
  • doer 懒人经济下衍生产品—做到Doer,创业者王子豪为其发声

2019款ipad 2019款iPad值不值得买?或许这款更具性价比,满足你对平板的需求

  • 2019款ipad 2019款iPad值不值得买?或许这款更具性价比,满足你对平板的需求
  • 2019款ipad 2019款iPad值不值得买?或许这款更具性价比,满足你对平板的需求
  • 2019款ipad 2019款iPad值不值得买?或许这款更具性价比,满足你对平板的需求
数量经济学 学统计的瞧不起搞计量的?数量经济学的尴尬

数量经济学 学统计的瞧不起搞计量的?数量经济学的尴尬

正文/关宏宇,作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原题:数量经济学的尴尬 " 作为在校学生,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被问到:学什么专业?当我们回答“数量经济学专业”的时候,结合个人经验,可以说在5%的信心水平下,大家都会露出疑惑的眼神。而当我说完“我们专业属于统计系”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多解释,疑惑...

全球热恋票房 《宠爱》票房破5亿,“宠物经济”和“粉丝经济”结合下的新蓝海

  • 全球热恋票房 《宠爱》票房破5亿,“宠物经济”和“粉丝经济”结合下的新蓝海
  • 全球热恋票房 《宠爱》票房破5亿,“宠物经济”和“粉丝经济”结合下的新蓝海
  • 全球热恋票房 《宠爱》票房破5亿,“宠物经济”和“粉丝经济”结合下的新蓝海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简化中小企业类别确认流程有关事项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简化中小企业类别确认流程有关事项的通知

浙财蔡健[2018]2号 市、县(市、区)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局)、省直各单位、各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中介采购机构: 为落实“最多运行一次”的改革要求,进一步简化政府采购流程,经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研究,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

浙江财政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简化中小企业类别确认流程有关事项的通知

浙财蔡健[2018]2号 市、县(市、区)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局)、省直各单位、各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中介采购机构: 为落实“最多运行一次”的改革要求,进一步简化政府采购流程,经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研究,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

河南最富县前十 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十个县市 前五均属郑州市

  • 河南最富县前十 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十个县市 前五均属郑州市
  • 河南最富县前十 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十个县市 前五均属郑州市
  • 河南最富县前十 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十个县市 前五均属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