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净空法师语录 净空法师经典名言

景大师空(1927年2月15日-),俗名,1927年生于安徽庐江县。他跟随一代大哲学家方东美教授、藏传佛教高僧张嘉虎图图、佛教大师李炳南13年,研究历史和佛教哲学,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他不仅熟悉佛经,还广泛涉猎儒释道、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理论。在众多的典籍中,对佛教净土宗的努力最多。

曾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格里菲斯大学和南昆士兰大学名誉博士、印尼李霞四达杜拉大学名誉博士、澳大利亚景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会主席。

“诚、净、平、觉、悲、看破、释怀、自在、随缘、念佛”是王师傅空立于世的道理。“仁爱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纯教学的主旋律。“真诚的尊重和谦虚”和“让所有的生物克服他们的困惑,实现他们的幸福”是他们生活中的真正含义。

1.如果看到别人的错,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同乡,才能说服他,劝他不要做三次以上,以免怨恨。与大众相处,保持内心干净平等。道场是佛菩萨建造的。凡不如佛法者,自然会迁居他处。就算是离开道场的人也是一视同仁,一切都是佛菩萨安排的。

2.人生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命运。生命和生活是无穷无尽的,生活比生活更深刻,善良会变成怨恨,但怨恨不会变成善良;快乐的事情会变得苦涩,但苦涩的事情永远不会变得快乐。所以佛经里常说“三界皆苦”,六道并没有真正的快乐。我们明白这个事实,我们必须彻底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永远不会与任何人有任何敌意。

3.乱世,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颗真诚的心。第二,保护佛法,一定不能阻挠。

4.佛法必须建立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因为文化是根本。我们看不到这种文化的复兴,所以能舍弃名利,默默做下去,真的是一件伟大而了不起的事业。

5.学,“学”就是学,什么都知道;“养”就是修身养性,懂得用才是最恰当的待人之道。所以,无论是乱世还是治国,天下的佛门弟子和圣人君子,都会随机应变,利用巧妙便捷的方式来待人接物,但“诚”“敬”的大原则是永远不会变的。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实践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戒律、决心和智慧。

6.活着的时候,不要对别人怀恨在心,也不要刻意把婚姻搞好。在佛教中,我们“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好运气太好就会变成恶运气。只有法律被广泛约束,身心才能纯洁而不染。

7.锋芒毕露的人得不到好运。都说“聪明反被聪明”。

8.孔子和老夫子的思想中心是“中和”。古人说“忠恕”,而“恕”就是中和。意思和佛法说的一样,能跟就是大智慧。

9.衡量一切生物都是靠机缘,就像摘水果,成熟了先摘,还没成熟就摘晚了。

10.修行者是奉献给佛法和众生的,让佛菩萨一生安排,我们不用为自己担心。

11.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能够顺从众生,遵循功德,是“力与智”;把自己的心保持干净,一尘不染,才是“真正的智慧”。我们不应该用佛教的标准来评判所有的人,我们也不是处处顺眼。这是一个大错误。所谓“如果你是和尚,你将永远看不到世界”。“佛法在人间,不毁人间法”。世界上没有佛法,就没有佛法。我们应该仔细研究这些。

12.我们口头上说造福众生,众生却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只有修行自己,才能帮助众生。所以,在你一事无成之前,自我程度比程度更重要;功夫成就了,造福众生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慈悲智慧。

13.人间有复杂的恩怨,有爱也有恨。今天再好,明天两个人可能反目成仇。而爱得越深,恨得越重。我们知道真相,让看破的人放下,他的心自然就清净了。

14.唯一能真正帮助众生获得真正利益的,就是佛法修行。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放下自己的身心世界,老老实实的念佛。如果你真的努力学习,你的业力一定会很快消除。你觉得自己在珍妮弗身上很轻很快乐,可以快乐自由的生活。

15.弘扬佛法的真正功德和利益,是为了帮助众生认识和制服烦恼。帮助众生变得贪婪,绝对不是好知识。

16.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因为它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教育,统治者的责任是维护儒家正统。所以,不管他做的好不好,能够维护正统,发扬光大,都是一大功德。

17、乱世,大家都觉得很苦恼,如果不学佛,往往不知道怎么做。乱世,最重要的是培养好运气。有福之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稳定舒适。所以,祝福很重要。我们称佛为“双足尊”,意思是赞叹佛的加持和智慧的圆满。

18.我们个人学习的原则是三伏,六合,三雪。当我们接触公众时,我们通过日历来实践我们的内心。我们必须遵守王六度十愿,保持心中清净,才能成就自己的道教事业。

19.群众一起实践,最重要的是把所有的想法和意见都放下来。真正的佛教修行者,没有妄想,没有主见,一心一意想离开这个世界。他们还有哪些想法和看法?我们只想住净土,看阿弥陀佛。别人提出意见,我们依然以佛之名坦诚相待,一切业力都可以消除。

20.平日待人接物,一定要用一颗干净、平等、有同情心的心。慈悲要理智,要有意识,不要着迷,不要感性;清心不攀,一切随波逐流。清心,无论环境多么复杂,都能看清楚;心不干净,想看都会错。所以,一颗清净的心,才能生出智慧,这是自我的本能。现在我们失去了本能,因为我们有很多想法和分散的心。心若清净,有定力,六种能力自然恢复。

21.付出并不是说你付出的钱越多,将来得到的就越多。付出就是看自己的内心和实力。你的心是真诚的,你的心是尊重的。虽然给钱很少,但祝福很大,不可思议!给了很多钱,内心就不恭敬,不真诚,得到的祝福就比较少。

22.真正聪明的人永远不会成为领导者,因为他肩负重任。比如县里和市长做的不好就是罪过;做好是我的职责。既然你要承担责任,那就要尽力,尽力,死!所以,真正的世外高人,大多是佛菩萨。

23.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要求都不会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念佛求存净土”。时局险恶,灾难频发。我们想做好事,但有很多好事要磨。没有一颗干净的心,没有智慧和决心,就没有办法应对灾难。所以内心一定要清净平静,才有智慧懂得解决问题。

24.桀定会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形式多样。最好的例子是53个好钱男孩的好知识访问。有时候我们看到他破戒,其实不是。相反,那些实践是真正的戒律。

25.佛陀教导我们改变自己,不仅要明白真理,努力学习,还要全心全意地向大众介绍佛法。如果众生早一天知道佛法,就能早一天悟道,享受苦难。很多人听到佛教后,都深深感叹学佛太晚了。所以,要赶紧传播佛法。如果我们耽误了别人,别人以后也会耽误我们。无意的耽误,虽然没有罪,但一定是过错。故意拖延会造成更大的罪过。

26、一个群体必须有才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兴旺发达。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会没落。尤其在佛教中,嫉妒的障碍是摧毁僧团。世上灭国之人,不如灭僧所造之罪之人重。所以,如果不能和大众和谐相处,就应该离开。这是照顾和尚的做法,也是个人美德的体现。

27.学东西一定要有耐心。出世的成就在于功夫深;没有成就就意味着没有努力。在加拿大,张老的书法开始练一个字,一天写一百遍。练了50年,现在76岁了。我还是很谦虚的,不羞于提问,处处问人。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我们效仿和记忆。

28.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做一件真正对众生有益的事情,也就是把文化传统代代传承下去。文化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如果抛弃文化,一切都会做好,但那只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

29.俗话说,“人只有在受苦的时候才是主人。”一个人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能克服一切困难。我们每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的缺点、烦恼、习惯,这些都是可以一一克服的,一定要取得成功。中国古代人为了改掉自己的缺点和习惯而“吊梁、捅股”,否则很难取得成功。

30.现代社会环境复杂,五欲六尘诱惑极大。真的不好练。如果没有很深的决心和很强的头脑,往往会回头。因此,我们应该记住古代美德的教训,小心我们所说的话,小心保护我们纯洁的心。

31.在这个时代,建立一个体系是非常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世间人道德伦理的缺失,没有人愿意服从任何人。所以世界秩序一片混乱,大灾难必然来临。能逃过劫难的人,必定大有福报。

32.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道场是靠《无量寿经》的一句话:“发展菩提心,时时奉献”来建立共识的。我们没有大乘菩萨的心性,我们也没有大乘的禅修技巧。只要我们能保持住这句“阿弥陀佛”,此生就能脱离轮回。所以,这八个字,的确是我们生老病死的必经之路。

33.佛说八相讲道,讲道就像一出舞台剧,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目的是教育众生。比如阿难请佛讲学,就是众生的正面例子。德瓦达塔想到处破坏佛法,也显示出他有能力从反面教育众生。所以,一切佛法都离不开业力,佛法也是如此。众生业障成熟,诸佛菩萨自然感应,各抒己见。

34.当你处于对立的边缘时,你应该想到“一切规律都是空”,没有什么是真的。安心。

35.在动乱时期,“忍”字最重要;越动荡越有耐心。能忍就能身心稳定,头脑清醒冷静,处理事情有条不紊。

36.我们真正发展菩萨,自我实现他,传播佛法,造福生命,让佛菩萨一生安排。我不需要把别人的诋毁和赞美放在心上,这样我的身心才会干净舒适。

37.在这个社会里,我们虽然出家了,但是离不开人群。我们应该尊重君子,远离小人,否则我们不会知道自己被利用或者被欺骗。

38.什么样的付出能让你尽快获得丰厚的收获?送佛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印刷佛经,制作录音录像,把佛法传播到全世界,介绍给众生。三种布施,即金钱、佛法、无惧,都是成功的。所以,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改造命运的方法。

39.我们真正以古人为榜样,忘身不厌,一定会得到三宝的加持。如果有贪婪、无知、妄想、迟钝,我们就感觉不到。就算我们感觉到了,也是邪灵鬼怪的加持,帮助我们制造恶行。

40.只有自己帮不了自己,才能帮助别人,这是事实。

41.学会待人接物的谦逊和耐心,学会辨别是非、善恶、真假和邪恶,才是智慧。

42.普通人容易招致邪恶影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神通感应。魔有神通,诸佛菩萨当然都有神通。但是佛菩萨怕众生混淆佛法和魔法,所以就用讲道来形容众生,从来不提什么神通感应的东西。

43.认为自己是个“谜”,认为众生都想受益,特别是弘扬净土法门,帮助众生念佛,渡过净土,真的很透彻。

44.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即使不学佛,“和”也是最重要的。论语说:“和为贵。”不管是大集团还是小集团,只要能做到人事和谐,财务公开,这个集团就会兴旺发达,否则就会充满弊端。既然我们渴望学佛,渴望积德,这两者就是德性的基础。

45.佛教徒通常奉行一切善法,从不索取当下的好果和祝福。如果他们不愿意享受这份祝福,他们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留到你生命的尽头。为什么?你在生命的尽头没有生病,你神智清醒,你有清晰的正念,你能清晰的念出你的名字,这是莫大的祝福。

46.大难临头,佛菩萨是不会建立制度的,因为制度的建立会立刻被恶魔摧毁。魔鬼造了太多的罪,佛菩萨不忍让他陷得更深,一定会等到大灾之后,再建立制度。因此,在乱世推进法治必须低调。灾难过后,法治才能真正复兴。

47.儒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佛教说“拓宽法律关系”,都是在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平等,不要对任何人太好。

48.学佛的有求必应。最好是劝人求佛求菩萨。人家要不来,我们就烦了。求佛菩萨,信佛菩萨,等缘分成熟了,自然会给我们安排好一切。

49.中国几千年没有灭亡,是因为它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父亲的善良,儿子的孝顺,兄弟的朋友,兄弟的尊重,尽自己的义务,自己可以一辈子遵守,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50.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读历史不是为了研究学术,而是为了看各个朝代兴亡的原因。我们对善恶、因缘、结果、人情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必须熟悉世界生的佛法,才能弘扬和保护佛法。不然我们经常做一些诋毁义律,破坏三宝的事情,我们还不知道。

51.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障碍。不要说佛法里面有障碍。佛教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不团结,不和谐。

52.如果有机会,要尽最大努力把净土法介绍给大众;没有机会的时候,自己认真练习。如果有机会却不帮助众生,这就是大乘,无论念佛多努力也死不了,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做好帮助他人认识和学习佛法的工作。

53.做事难,与人相处更难;一切都要做到完美,就是练习。

54.佛教必须回归“教育”,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造福众生。因为宗教的范围是天、鬼神、神仙,所以各种宗教都划清界限,造成对立。只有佛教涵盖了十大法界,才是包容的,才能给众生真正的利益。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和朋友分享!分享智慧,好运永远伴随你!

1.《净空法师语录 净空法师经典名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净空法师语录 净空法师经典名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53966.html

上一篇

什么星座最喜欢巨蟹座 车田正美为什么黑巨蟹,他最偏爱什么星座

下一篇

天下第一大火锅 天下第一大火锅图片

重庆北站人工服务电话 重庆北站春运众生相:下一站,回家!

  • 重庆北站人工服务电话 重庆北站春运众生相:下一站,回家!
  • 重庆北站人工服务电话 重庆北站春运众生相:下一站,回家!
  • 重庆北站人工服务电话 重庆北站春运众生相:下一站,回家!

巨蛤 砗磲为什么是佛门七宝、佛教圣品,它被禁止销售吗?

  • 巨蛤 砗磲为什么是佛门七宝、佛教圣品,它被禁止销售吗?
  • 巨蛤 砗磲为什么是佛门七宝、佛教圣品,它被禁止销售吗?
  • 巨蛤 砗磲为什么是佛门七宝、佛教圣品,它被禁止销售吗?

喇嘛教是佛教吗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 喇嘛教是佛教吗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 喇嘛教是佛教吗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 喇嘛教是佛教吗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属于藏传佛教哪一派,藏传佛教喇嘛等级简介
简语 佛教简语

简语 佛教简语

词表 六个完美 六个参数 四禅八决 Catvari-dhyanani 佛 佛陀还是释迦牟尼 Mahakaya 大迦叶 菩提达摩(?628-536) 菩提达摩 法院办公桌 贡安(Koan) (演讲或论文的)论证 对教义的信奉 安信法门 安抚心灵的途径 道教安抚和祈祷死者的仪式 菩提曼荼罗 契...

肉身菩萨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 肉身菩萨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 肉身菩萨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 肉身菩萨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肉身坐佛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 肉身坐佛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 肉身坐佛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 肉身坐佛 肉身菩萨为什么要贴金,肉身菩萨坐缸还是会有腐坏的吗?

修成正果 佛说的正果是什么意思,佛教修成正果后是什么?

  • 修成正果 佛说的正果是什么意思,佛教修成正果后是什么?
  • 修成正果 佛说的正果是什么意思,佛教修成正果后是什么?
  • 修成正果 佛说的正果是什么意思,佛教修成正果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