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释: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有志于学,三十岁的时候才把这个志向立柱,四十岁了这社会上的事儿才算看明白了,五十岁了明白天命所为良知所在,六十岁了也做到了心平气顺的处理人和事,七十岁了能做到从心所欲的自由和不束缚自己,而且不僭越规矩和法度。
注释:
这是孔子对自己求学生涯的一个概述,讲自己五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 十五岁开始有志于求学。孔子的生平大家可以网上去查一查,他处在当时礼乐崩坏的环境下,有志于改变自己,改变社会的乱象。所以他立下志向要求学。学出个样子来。
第二个阶段:
三十而立。因为这里是孔子在总结自己求学的六个阶段,所以,三十而立不是说的能够立足社会或者是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的意思,而是坚定、立住不动摇的意思。大家要知道,一个人要坚定理想信念是多么的重要。有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遇到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或者遇到一些诱惑就改变了自己的注意。大家在看抗日战争类电视剧的时候,那些被刻画的革命者的很多形象都是哪怕是经历再多的酷刑拷打都不改革命意志,这就是坚定,就是自己的信仰立住了。再怎么样都不动摇。
只有志向立住不动摇了,人心才能“心如止水”,人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才能得。《大学》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第三个阶段:
四十而不惑。孔子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这在求学的过程也就是在修身的过程。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很多事物的表象和内在道理也都明白没有疑惑了。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知道怎么回事。谁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结果形成了什么局面他一眼就明白了,也就是所谓的“世事洞明”。有个故事:是说有一次周朝的太庙失火了,然后有人就问孔子是谁的太庙失火了;孔子想了一下说是:“周僖王的”;后来经过证实就是周僖王的太庙失了火;别人又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孔子说,周僖王活着的时候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作为一国之君,活着的时候老天不惩罚他,是因为他祖先的庇佑;所以要在他死了之后给他以惩罚。这就是孔子四十不惑的世事洞明。
第四个阶段: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一切的当然的道义和职责。三十讲的是立志,四十讲的是守志得志,而这五十讲的依然是守志。四十岁的时候虽然已经可以“世事洞明”了,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的阻碍,困难还是很大的。大家要知道,你越是“世事洞明”,对事物看的越是透彻,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现象就越是不容易平静,带来的你看不顺眼的,让你发愁的事儿也就越多,这个大家懂得。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就要明白,我不管外界怎么样,我自己凭借着我的良知去做事去处事。就有点“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意味。有无奈也有誓死不同流合污的概念在里面。
第五个阶段:
六十而耳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立志求学几十年了,什么风浪没见过?什么难听的言论没听过?什么恶毒的事儿没没见过?在这样的社会中,我都能立志、而立、不惑和知天命,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不顺心的呢?没有,所以,到了六十了,再刺耳的到了我这里也就没什么了,自然也就耳顺了嘛!对所有的事物我都能心平气和的对待处理。这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以及“人不知而不愠”的道理了。
第六个阶段: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真就是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就好像汪峰唱那首《勇敢的心》里面歌词一样:“这是飞一样的感觉”!很自由自在的样子。但是呢,我的所作所为不会僭越任何的法度和礼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真的是不得而知了。这应该是一种高境界了。或许还有更高的境界,就看后来人有几人成道了!
总结:
大家看到,孔子的一生都在求学中度过。所以,回归到所有人都问过的一句话:“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答案已然呼之欲出:“求学!”
人之一辈子,活着就一个目的,不断的努力的学习!
1.《千古难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终于找到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千古难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终于找到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