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15日、16日,故宫博物院将首次进行三次粉刷,成为北京“最亮”的景点——“元宵节”将自1994年成立以来首次举行,故宫古建筑将首次在晚上进行大规模照明,并将首次在晚上向预订公众免费开放。
这是1994年的第一次,但对于故宫来说,这只是它近年来各种“创新”的一点点。
可能你知道故宫淘宝,但是你知道在游戏里怎么建故宫吗?
现实中的故宫元宵和虚拟世界中的一个故宫是那么的对称,听来很有新意:
之前在故宫逛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紫禁城太大了。我一大早进来,下午四点出门。八个小时走了三万多步。快速游览之后,人们都累了,成了残疾人。建造一座紫禁城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是在现实中:
这座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有70多座大小宫殿和9000多栋房屋,是当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不管它最终的完成形式如何,明朝的开国元勋朱迪只用了14年就第一次建造了它。
如果是在游戏里呢?
你可能会说根本没人会做这种事。但是有人做到了。
并不是说故宫:口袋工匠提供了大部分建筑,建造宫殿操作简单,是入门水平。但是在《我的世界》这样的沙盒游戏里,从零到一,最后到一万。而这个记录目前是3年,期间有几次是“未完成”,完全是为了爱情发电。
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大约有150名参与者。因为这个“虚拟故宫”始于2013年,连校长都换了,真正能保持连续输出的玩家是2014年底接手的一个叫喵Play的玩家。
很难想象一个在媒体报道中声称为了这个项目放弃高中毕业后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家庭压力下工作了几个月,毅然与父母摊牌,全职投身建筑的喵玩家,为什么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说实话,除了对他的感情表示敬佩之外,我真的不建议别人效仿。
不过据报道,这一波玩家肯定会从这样的建设中获益。
比如利用卫星地图确定故宫建筑物屋顶的覆盖范围,标注建筑物的大小和比例,通过几个屋檐上的斗拱推导出每个屋顶的大小和屋顶檐口的范围,把梁思成的《工程实践》这本比较难的工具书翻成书目等。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功能性游戏的故事。
一位外国大学教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期的任务:他们都合力建造了一艘哥伦布环球帆船,于是大学生成了木匠,体力工作不可或缺;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因为每个部分都必须修复;我开了一个时尚研讨会,讨论如何搭配中世纪小屋的织物装饰。我可以参加三天两夜的比赛...
也许,这就是从“虚拟故宫”中最能获得的意义。
而我毫不怀疑游戏《故宫:口袋工匠》的创意来源于此。
原因很简单。2017年11月,这座“虚拟故宫”在故宫博物院用3D打印技术改成了“真实故宫”的微缩版并展出。
这个之前没有得到任何官方支持的“虚拟故宫”团队,获得了极其罕见的“官方认证”。“口袋工匠”也在两个月后出现在腾讯功能游戏预告中...
如果你想得更深,也许你的大脑会打开。
这种微缩景观不正是新千年前在全国遍地开花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人造景点的存在吗?
而那一轮“建设”并没有创造出旅游热潮,而是为那些没有大口袋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离开家的时候看到繁荣。
顺便也达到了探索发现的教育目的。
再参与“建设”怎么办?想想就忘不了,不止是建筑,还有力学、数学、语文。你以为翻古籍,查资料,不锻炼古文基本功?
换句话说,前面已经说了,《刺客信条》演得太厉害了,不用带导游去巴黎就能找到每一个“台阶”和“暗门”的故事。
那不也是一种高度还原现实和潜移默化教育的功能体验吗?只是游戏里的人,不知道而已。
发表于《人民邮电》2019年2月15日《乐游记》第226栏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专栏作家,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员
1.《北京故宫虚拟旅游 比94年一遇的故宫元宵夜场,还要有看头:用游戏造座紫禁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故宫虚拟旅游 比94年一遇的故宫元宵夜场,还要有看头:用游戏造座紫禁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7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