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人来到药房说:“医生,我最近老是感觉眼睛干涩难受,有时候还会哭,请给我拿一瓶杞菊地黄丸来。”经过详细询问,笔者建议使用明目地黄丸,患者比较后欣然接受。

那么,明目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有什么区别呢?两者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本期,微信作者和大家一起学习。

功能指示

明目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视物模糊、畏光、风中流泪。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可用于肝肾阴虚、羞畏光、视物模糊、风中流泪、头晕耳鸣。

相比之下,两者在功能主治上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除了明目地黄丸强调其明目作用,而杞菊地黄丸有治疗眩晕耳鸣的作用,虽然没有这个解释。

组件部分

明目地黄丸:熟地、吴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

杞菊地黄丸:熟地、吴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这些成分的效果是:

熟地: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口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出血,头晕耳鸣,须发早白。

酒山茱萸肉:补肝肾,涩精固损。可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出汗、虚脱、内热止渴。

山药:滋补强壮,助消化,收敛虚汗,止泻。

牡丹皮:热入营血,温毒而斑,吐血而出血,夜热而寒早,无汗骨蒸,月经过多而痛经,跌打损伤,痈疮。

茯苓: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大便溏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泽泻:主要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腹泻、排尿困难。

枸杞:有助于明目、滋补肝肾,可用于身体虚弱、腰膝酸软、视力下降、头晕耳鸣。

菊花:祛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润肠、抗癌、抗衰老、免疫。

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可用于头痛、头晕、胁痛、腹痛、肢体挛缩疼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可用于头痛、头晕、胸胁疼痛、溢乳痈、目赤风疹瘙痒。

石决明:平肝潜阳,头晕目眩。用于红眼,视力模糊,视力模糊。

中医认为,肝是万物之源,是生命的动力,是人类疾病的根源,而肾虚则生命力脆弱,各种疾病随之而来。

杞菊地黄丸利用熟地、吴茱萸的药理作用,滋补肝肾。能滋肾养肝。在山药、牡丹皮的作用下,辅以茯苓、泽泻、枸杞。通过提高身体自身的抵抗力,同时治疗和调节身体肾脏潜在的原发性疾病,可以达到治疗眼睛、畏光、视物模糊、风中流泪的目的。

此外,菊花具有祛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上述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效果更加明显。

与明目地黄丸相比,其配方以杞菊地黄丸为基础,添加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这四种中药的药理作用也是基于平肝潜阳,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发挥其抗病能力。特别是煅石决明,既能抑肝潜阳,又能用于目赤充血。

通过以上比较,笔者认为,明目地黄丸在改善和治疗羞、畏光、眼花、风中流泪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杞菊地黄丸。但由于明目地黄丸成分较多,药理作用相对复杂,注意事项和禁忌是必然的。

1.明目地黄丸禁止用于暴发性火眼患者。其主要表现为:眼白、充血发红、畏光、流泪、牙龈过度。

2.明目地黄丸对视力急剧下降的患者禁用。

3.脾胃虚寒,大便稀稀者慎用芪术地黄丸。

综上所述,如果推荐眼疾患者用药,在确认患者无症状的情况下推荐明目地黄丸,如果不确定或者有其他考虑,要权衡利弊,合理推荐,力求万无一失!

1.《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性相近而习相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性相近而习相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8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