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陶电影
我们之前介绍过好莱坞早期的3D电影,这次我们横向看看我们国内早期的3D电影。其实从1959年开始,北京就开始发展3D电影,当时我们称之为“立体电影”。
1960年,中国第一台35 mm立体电影摄影机问世,制作出第一部可在影院放映的双机立体电影纪录片《漓江游记》,进而制作出《杂技艺术表演》等立体电影。今年,上海电影厂和八一厂还拍摄了《青春的旋律》《快乐童年》《黄浦江畔》《北京的春天》等立体纪录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彩色立体木偶动画片《大奖章》,讲述了20多种动物在森林里举行运动会的故事。时长24分钟,这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木偶动画立体电影。
影片充分展示了各种运动项目,包括足球比赛、木马跳跃、跳高、撑杆跳、越野赛等。有点像迪士尼的《龟兔赛跑猫》。批评自大失败的驴,表扬谦虚成功的熊和猫。
影片采用双机定帧拍摄,充分利用了体育赛事的特点,突出了景物的景深和动作的层次。它不仅具有立体电影的身临其境的特点,还具有木偶电影的幽默轻松的风格。
大奖章
众所周知,1962年上映的《魔术师的冒险》是mainland China第一部三维真人电影,但它只有47分钟长。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立体眼镜是被动的。观众在看3D电影时,戴着儿童玩具一样的特殊眼镜,往往会造成眼睛疲劳,甚至头晕,所以当时立体电影的时长并不算太长。
影片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著名导演桑桓执导,主演陈强。
桑桓导演采用了典型的“巧合与错过”的叙事手法,以老华侨魔术师鲁为线索,在解放后回归中国,反映了解放前后的社会对比,使故事变得有趣而发人深省。
影片并不是一部完整的3D电影,但是一个特别的剪辑会添加三维效果。这样不会让观众的眼睛感觉特别累。
电影播放时,观众会因为抛扑克、钓鱼空和飞行杂技而不时惊呼。桑欢导演还特别称赞了琉米爱尔用3D技术制作的《火车进站》。当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火车进站时,他们会尖叫着离开座位。桑欢把它引入3D电影,增加了更多的效果。
还有一个镜头,鱼竿伸到屏幕上,一条大鱼从镜头里掉了出来,好像是从观众头上抓来的。回忆中,警察拿起水枪对着观众开枪,都是很有意思的设计。
魔术师在找儿子的过程中找到了上海杂技团。在这种典型的环境下,他把前来帮助他的人误解为旧社会想追捕他的人。在狩猎过程中,他将杂技团的蹦床、跳伞、跷跷板等道具与人物动作充分结合。
《魔术师的冒险》自1962年7月1日起在上海首家立体影院——东湖电影院上映,至今已连续上映4年。
魔术师只能说是mainland China第一部3D正片。香港早在1953年就推出了3D电影,这也是3D在美国的全盛时期。
香港导演邝赞非常擅长电影技术。他研制了一面三菱镜,为香港国家电影厂拍摄了立体电影《淘金记》,这是香港拍摄的第一部粤语立体电影。
不仅技术上成功,内容也很充实。这个故事侧重于简单的讽刺。它讲述了两个堂兄弟在一个大城市碰碰运气,希望发大财回家的故事。只有当他们处处碰壁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应该脚踏实地。但这不是香港第一部3D电影,同年上映的赵树深为香港大观电影厂执导的《玉女爱敌》比《淘金记》开拍早。
《玉与姑娘的爱与敌》海报
《玉女情敌》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拍摄的立体国语电影,也是第一部立体电影。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因为对父亲的爱恨情仇而误杀了父亲,然后和一个年轻的女孩驾车匆忙逃到了悬崖。两人重伤,昏迷送医院。督察知道凶手受伤,去医院录口供,才发现别的事情很奇怪。
同年,肖传国还拍摄了公司首部立体电影《黑手套》,这是一部诡异的谋杀片,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可惜上映时被观众冷落,票房惨败。
“黑手套”海报
至于mainland China的第二部立体电影,直到十九年后才上映。主要是因为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立体电影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再加上十年“文化沙漠”的动荡,立体电影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1981年,北京电影厂导演刘秋林和秦志钰制作了中国第二部立体故事片《欢欢小小》。这是一个35毫米的彩色立体电影,是用平偏振立体电影技术拍摄的。
“桓桓·肖骁”海报
故事讲述了烤鸭大师杨欢欢和杂技演员刘筱筱幽默而曲折的爱情故事。惊险的杂技场景成为3D设计的主要场景。当时有句话叫“气球触手可及,竹竿戳鼻尖”。杂技表演也成为80年代立体电影的一道风景线,影响了后来的一批立体电影。别忘了,1960年,立体短片《杂技艺术表演》实现了这一点,《魔术师的冒险》的高潮场景也发生在杂技团。
“桓桓·肖骁”
《欢欢小小》上映后,立体电影在中国迅速普及。当时的立体眼镜是用纸框做的。但是偏振技术的眼镜在观看时需要坐稳,不能随意移动,否则不重合。
1983年,与北京电影厂的张联合执导了由人与动物主演的相声《快乐动物园》。动物园是喜剧对话片最喜欢的地方,这个也不例外。相声演员姜昆和李文华负责旁白,教育家孙敬修也参加了演出。
大象的长鼻子,长颈鹿的舌头,孔雀的羽毛翅膀,熊猫的皮毛,猴子的长臂和长长的竹竿几乎伸向观众,大家都忍不住躲闪。这部电影通过比较游客的低素质行为和动物的礼貌来反思人类的不良习惯。
《快乐动物园》上映时贴的海报和剧照
《快乐动物园》在当时是一部儿童电影,但是很多成年人对“立体电影”很好奇,去看了。这部电影在20多年后在学生中重播。许多看过这部电影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既有趣又有趣。
1985年,珠江电影制片厂还上映了一部与以往不同的立体电影《靓女阿萍》。通过农园女总经理阿平,热情地帮助回国观光的华侨解决他们的问题,表明改革开放给广东城乡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射箭、篝火等场景是突出的立体场景。
漂亮女孩阿萍
1985年,中国首次推出西方枪战片《向你扑来》!,1981),据说这部电影也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作为立体电视节目播出。下期会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
但在1988-1989年左右,一部美国立体漫画《追星人:欧林传说》传入中国,其宏大程度不亚于台空歌剧。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派拉蒙影业于1985年制作并由上海电影翻译厂翻译的3D漫画。
影片的总长度是150分钟,对于一部立体电影来说有点太长了。很多朋友小时候都在电影院看过。应该是完整版。下一期我们会介绍。
白天放烟花
你还记得《白花花》里廖凡和桂纶镁在电影院看的立体电影吗?从屏幕上的声音可以看出,他们看的是1986年的武侠片《侠女十三姐》。其实电影里已经删掉了一个场景,电影院外面还有一张《侠女十三姐》的海报。
《白花花》删除片段中的《侠女十三姐》海报
在娱乐化和武侠拍摄电影浪潮的引导下,动作题材更适合拍摄3D场景。《侠女十三姐》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文康的小说《清代儿童英雄传》拍摄的彩色立体宽银幕电影。
当时北京608厂开发了一种可以安装在阿里相机前的“双镜头立体光谱摄影装置”,用单机拍摄了电影《侠女十三姐妹》中的部分镜头。不久之后,电影导演杨启天来到日本投资,由北影和日本光学研究所联合拍摄。日本电影制作人对这部电影的合拍很感兴趣,特别是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双镜头分割35毫米独立立体摄影设备,并派导演村川透和摄影师组成合作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偏振立体电影。发行时采用立体电影和普通电影的双份发行。
影片在布景、道具、武打招式的设计上有明显的立体感。即使你现在看着普通的2D,你也能看到设计感。与同时期的当代“杂耍”电影相比,其呈现相对自然。
侠女十三姐
它用一些道具作为前景,突出空之间的层次感,这是早期美国3D电影中常见的做法。
侠女十三姐
因谋杀罪被判入狱
在战斗方面,和50年代的3D西部片有相通之处。
侠女十三姐
《绝灵三侠》
特别是13姐破能仁寺那一幕,避讳权威的效果达到了极致,从当时的角度看,观众会觉得眼花缭乱。
《侠女十三姐》中能人寺的管风琴演奏
其实用立体片拍武侠片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77年8月,台湾省华福电影公司就尝试用红蓝3D技术拍摄台湾省第一部立体电影《千里马》。导演是张美君,他的风格类似于胡金铨的代表作《龙门客栈》,讲述了一个明朝的王子被东厂的锦衣卫追赶,躲在一座寺庙里,在大家的帮助下与反派战斗到死的故事。
虽然题材不算新,但立体打斗场面相当突出,奔马的场面相当壮观,尤其是各种武器的展示,包括弓箭飞向屏幕,投掷石块,僧人的袈裟变成“棍棒”,锦衣卫的断头台飞出屏幕。
但是观众看电影还是会觉得恶心,电影时长已经94分钟了。红色和蓝色镜头最初是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针对黑白电影的。在彩色电影时代,色彩不清晰,两种色彩的叠加不稳定,会给观众带来不适。
如果我们现在看看这些电影的2D版本,也会觉得很尴尬,包括中间超自然元素的打斗场面,演员动作笨拙,故意搬动物体,然后以无聊的方式来回打斗。
《千里飞刀》中断头台的场景
不过是1977年,《侠女十三姐》是1986年推出的。北京电影厂和日本的技术采用偏振立体技术,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清晰度比红蓝技术更好,观众不会感到不适。虽然整体效果比红蓝略好,但还是存在重影和画面不清晰的问题。
但《千里飞刀》在台湾省、香港、日本上映后反响很大,不仅获得了第1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故事片奖、最佳男配角奖,还在戛纳电影节上做了市场放映。
今年是台湾省立体电影爆发的一年。这部电影的导演张美君坚持不懈地执导了另一部立体武侠电影《十三个女人的九》,这是台湾省第二部立体电影。今年又出了一部3D武侠片《南北侠义》。
美国和台湾十三个女人的海报
香港导演罗微受台湾省3D武侠片的影响,请来《追千里》的摄影师陈荣书,请古龙写剧本。尚未走红的成龙担任男主角和武术家,共同创作了香港首部3D功夫片《飞天卷云山》。
香港、韩国、美国飞卷云山海报
武侠片很适合3D。电影中有一些3D的视觉表现手段,比如手掌、剑、石头等等。
飞越卷云山
影片中,成龙也落入密室,躲避各种器官弹出的飞蛇。还有一群人在金山被埋伏,石头砸中了摄像头。
飞越卷云山
但是《飞向卷云山》拍摄周期很短。当时一部立体电影用的胶片是2D的两倍,3D后期用了半年。结果不受观众欢迎,在香港遭遇票房惨败,损失巨额投资,立体武侠片在香港也不受欢迎。但三年后,票房在韩国开张,进入前十。
对于立体武侠片来说,立体效果还是通过演员做武术或者对着镜头扔武器的方式来表现。甚至34年后,中国第一部IMAX3D武侠片《龙门飞甲》也没有避免这种情况。
龙门飞剑
回到大陆的立体电影,在《侠女十三姐妹》之后,朱颖在1987年发行了一部搞笑的功夫片《外国女孩找老师》,讲述了一个叫凯蒂的外国女孩穿越海洋来到中国学习武术的故事。动作设计也有一些立体效果。
外国女孩找老师
1987年,立体电影票房有下降趋势。毕竟大部分电影不太注重故事,只是为了3D。今年,常颖拍摄了一部立体电影《湖中岛之谜》,这是一部关于孩子们在破除犯罪团伙方面的智慧的电影。
另外还有上海电影厂的《驯狮》和西电影厂的《何,我们见过》,两部与马戏有关的立体电影。
除了马戏的立体场景,还有《驯狮三郎太》中的墓地场景,墓碑也有立体效果。
《何,我们见过》在场景选择和道具设置上太过丰满,把3D当成奇观,太过招摇,不注重故事内容。有一幕消防队员一个接一个跳窗,还有一个慢镜头特写,真的很可笑。
“何,我们见过”
1987年,Xi电影制片厂和邯郸汉光机械厂联合研制了“反射式长焦独立分束35 mm单机立体电影摄影装置”,拍摄了《恐怖鬼林》。片名听起来像恐怖片,其实是解放军扫荡国民党残余的故事片。
此外还有西片厂的《恐怖鬼森林》和北方电影公司的《勇敢的男孩》。其中,1987年
这些不再注重剧本的立体电影,很快就被淹没了。
湖岛之谜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还推出了台湾省的一部立体电影《立体奇兵》。台湾省经济受挫,电影业一路下滑。台湾省金阁电影公司再次利用偏光立体技术制作《立体奇袭》,试图拯救市场,但故事很傻,煞费苦心的立体效果也救不了台湾电影的票房。从那以后,3D武侠片甚至3D武侠片在中国电影界都鲜有关注。
“立体声”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下期继续介绍80-90年代的国外3D电影。
1.《3d电影 中国早期立体电影知多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d电影 中国早期立体电影知多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9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