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影视行业观察

作者|彭

电视综艺能不能秀出自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2016年电视综艺节目50强进行了全面盘点。从这个列表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哪些是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还可以知道成功的综艺节目数量激增,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在众多综艺节目中,一个成功的节目应该满足哪些关键要素?

爆炸性的节目变得越来越少,综艺节目很难打破四个

在2016年电视综艺节目50强中,只有7个综艺节目的平均收视率超过2%,其中只有两个节目《奔跑吧兄弟》和《中国新歌》破了3。2014年和2015年分别有1个和3个节目,平均收视率4,但去年这个区间空短。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爆款品种已经不存在了,只用两个档位就能破3的综合N代也比上一季有所下滑。

除了收视率高的前7名综艺节目,多达38个节目在1%~2%的范围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集群现象。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卫同时努力做综艺节目的结果。随着综艺发展到大片时代,平台加大了对综艺的投入。同时很多节目都有成熟的模式支持,节目质量基本有保证。其次,很多节目选择模仿之前已经成功的几个现象级节目,节目的类型和风格刻意迎合大众口味。这些原因也促进了中上质量综艺节目数量的增加,将综艺节目推向同质化竞争。

与50强中收视率最低的相比,2016年为0.962%,2014年为0.685%,2015年为0.746%,说明综艺节目进入50强的门槛越来越高。这反映了可喜的一面,就是前50名的综艺节目一般都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说明节目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与近年来国内综艺节目制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关,很多综艺节目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都明显成熟。而中高收视率节目数量的增加也使得观众的选择增加,所以也起到了一定的弱化和分流爆炸的作用。

2

开放的合作更容易产生成功的项目

2016年,前50名的电视综艺节目几乎被一线电视接管,综艺节目也逐渐演变成一线电视的战场。与往年统计数据相比,2014年前50名综艺节目中,一线电视台数量占39家。2015年增加到47个,2016年进一步增加到48个,占98%。二线电视台中,只有安徽电视台和深圳电视台勉强拿到了两个席位。当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非一线电视台的综艺节目越来越难成功。

对于一线电视平台来说,大量成功的综艺节目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收视率排名和平台品牌价值趋于稳定,同时继续稳步增长。非一线电视在一线电视的压力下,影响力不足,招商能力弱,往往会推出一个成功的新节目,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难度更大。

此外,在数量排名上,浙江卫视以18档遥遥领先,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并列第二,各10档。但令人尴尬的是,曾经在综艺节目中占主导地位的湖南卫视,现在只有7档上榜,只能排第四。可见一线电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过一年的洗牌,电视的综艺格局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浙江卫视近年来的快速进步有目共睹,这与浙江卫视的开放包容战略密不可分。随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王牌综艺节目的开播,浙江卫视选择敞开大门,与电视之外的其他优秀团队合作。很多从一线电视走出来的电视人,也可以为浙江卫视提供产品。在多元化创新整合战略下,浙江卫视综艺节目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收视率前十。湖南卫视落后的原因不仅有来自浙江、江苏等其他电视台的威胁,还有其老牌综艺节目的疲软、骨干制作队伍的离去、缺乏迎合市场的开放战略。

江苏卫视在综艺领域出现了一些下滑。只有一个节目《超脑3》被评为前10名,其他节目大多聚集在榜单的后半部分。东方实现了新的路径和突然崛起,尤其是喜剧节目。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卫视通过打“跨界”品牌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安徽卫视去年选择重金打造《我们的法律》,而深圳卫视则继续推出其主打综艺《快进》第三季。虽然节目质量上乘,但也只能鹤立鸡群,挤进前40。事实再次证明,没有强大的一线电视,现象类节目几乎不可能出现。

音乐和户外真人秀仍然是主流

2016年综艺节目可细分为14大类,日趋多元化。但是音乐和户外比赛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两种类型,其中音乐演唱节目比去年增加到10档,数量上升到第一位,户外比赛以8档排在第二位。紧挨着以上两类的是喜剧类、旅行类、生活体验类,各有5个文件上榜。

音乐节目最初是最被公众接受的类型之一。去年有明星同台演唱,如《我想和你一起唱》《梦想之声》《天堂之战》,还有游戏竞猜模式,如《猜猜假面王》《歌神是谁》。创新元素赋予这一经典节目类型更多的互动参与和游戏乐趣,从而创造更强的观赏吸引力

在《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引领下,户外比赛呈现出强劲的趋势,去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之前表现不错的《挑战者联盟》《一体机加速》《快进》继续推出第二季和第三季,《二十四小时》《让我们战斗》《非凡搭档》等新节目也进入榜单。这类节目的内容一般都是围绕“跑”和“做任务”展开的,风格非常接近。但是具体排名来说,两极分化,老式的爆款真的能排在前列。可见这种类型的相似性非常严重,必然会导致审美疲劳。

生活体验和旅行也可以说是户外真人秀的产物,旅行真人秀增加了大量的游戏任务和比赛,更类似于户外比赛。所以这两类不可避免的排在榜单的后半部分,生活体验类排名最高的只有15位《真实男人2》。

另外,2016年增长最快的一类是喜剧和美食,分别有5档和4档。在政策引导下,体育、文化和科学项目去年也显示出萌芽势头。相反,在调控令下,2016年婚恋节目和亲子节目数量锐减。

学习成熟的模式仍然是成功项目的可靠选择

从2013年开始,中国每年推出50-60个节目,包括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这些海外模式的综艺节目带来了成熟的制作流程和创新的节目形式,可以说为国内综艺行业开辟了新的局面,也帮助中国迅速制作了一批超收视的“现象级”综艺节目

但去年由于全球车型市场枯竭、政策限制等原因,国产车型推出的节目数量大幅缩水,越来越多的原创车型浮出水面。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背后有成熟的模式,节目质量基本有保证的综艺节目,也获得了更高的收视率。在前50名观众名单中,有30%的节目公开介绍过海外节目,有28%的节目在没有明确认可的情况下找到了海外节目的原型。可以看出,这些顶级节目大部分都是基于海外模式的。这类节目具有标志性的核心理念,在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得到了海外市场的验证。所有的链接和元素都有规则可循。与原模式相比,无疑更有成功的潜力。

所以很多节目虽然没有公开推出,但也选择模仿国外成熟的模式,进行本土化调整。去年就有很多两个以上的国内节目同时模仿同一个海外成功模式的案例。在现阶段,借鉴成熟的节目模式仍然是降低风险、保证节目质量和收视的最有效选择。

周末双季播出安排刺激产能,周六档成为成功节目的高产期

从每个季度名单上的节目数量来看,每个季度的数量异常平均,说明同期获奖上限大致为12档。但从2016年大卫的安排来看,大部分都实行了周末双播政策。据估计,四大一线电视台周末综艺节目各5档,同期有20档,12档的数量远低于同期综艺节目的产量,可见周末综艺节目杀戮的激烈程度。

具体播出时间统计,周六播出的综艺节目数量最多,共有21档,但有趣的是,周六播出的综艺节目很少占到榜单的上游,这主要是因为周六黄金档是综艺节目竞争的传统阵地,各电视台都倾向于对周六更具竞争力的综艺节目进行排名,所以水平最一般,但周六的节目很难脱颖而出。

其次,周日周五有很多高收视率的节目。由于综艺节目的高收视率和对广告价值的强烈吸附,大卫在周末实施了双季综艺节目政策。除周六外,周五和周日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在整体布局上,综合艺术量大幅扩大,占据原电视剧期,这一策略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周五周日档的很多节目都进入了风口浪尖。

平台越开放,越有利于制作成功的综艺节目

随着卫星电视布局向综艺板块倾斜,双季周末播出战略启动,综艺节目制作需求直接增加。所以大部分电视台选择打开大门,引进体制外社交公司制作的综艺节目,扩大平台上综艺节目的数量。可以说,浙江卫视在这个开放战略中取得了最明显的成效。前50名的18个综艺节目中,有15个是社会公司制作或独立制作的。2016年,浙江卫视周末综艺节目有65%来自体制外合作,而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约有45%。平台的开放性越高,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越多。开放竞争环境下,节目质量相对优化。可见,提高平台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高质量综艺节目的输出。

与浙江卫视不同,湖南卫视丰富的制作经验,在体制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团队。当其他一线电视台选择开放式合作的方式时,2015年所有综艺节目只有湖南卫视坚持使用自己的团队。虽然2016年有所突破,但能上榜的节目大多还是独立制作的。当然,湖南队的制作水平一直是行业一流水平,所以湖南卫视在平台自主制作的综艺节目排行榜上遥遥领先。但过于依赖自己的团队,也可能影响其优质节目输出的规模。

大卫布局需求的增加和品种市场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公司带来了广泛的参与空。很多以投资电视剧电影为主的影视公司,开始涉足综艺节目。广告公司和艺人经纪公司也尝试进入综艺节目,甚至影视行业以外的资本也分了一杯羹。从制作数量统计来看,灿星制作、欢乐娱乐、北京文化、千足文化、新宝源、蓝焰制作的综艺节目均在三级以上。

虽然综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都在试图在综艺领域获得一些收益,但综艺显然受到了政策趋势的影响。随着广告市场的收紧和明星的高成本,2016年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内容风险,非专业的综艺制作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失败可能性。对于电视平台来说,经验丰富、资源丰富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仍然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全明星综艺仍然是成功节目的主流,业余节目需要突破

在“大型综艺”时代,为了吸引广告主和观众,全明星阵容成为了综艺的标准,但是明星的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无法承受的。目前电视周末综艺节目的投入差不多有1亿元,明星薪酬占制作预算的比例往往高达2/3甚至3/4以上。这导致很多综艺节目承担了更高的风险。如果投资太高,但是明星合作度不高,综艺感不强,或者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好,成本很可能会打到水漂。而且,如果需要花大价钱请一线大咖啡或者当红偶像,必然需要降低必要的制作成本。即使明星咖啡馆足够大,也会导致内容质量差,形成恶性循环。

在广告市场不景气,大量节目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依靠“大明星”的综艺模式不可持续,“去明星化”成为业界探索的方向。2016年,明星和元素结合的综艺节目显著增加,也增加到前50名名单中的13个文件,在收视率和收入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有很多创新的模式,通过明星和元素的搭配来增强互动参与的案例,比如《我想和你一起唱》、《天堂之战》等一系列节目,不仅是降低制作成本的有效策略,也是业余爱好者在节目中大放异彩,带来内容上的新鲜体验,因此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广告赞助的马太效应凸显,手机、快销、电商成为最大的金主

2016年,广告市场不像以前那么繁荣,广告主变得谨慎。他们大多选择将资源集中在一线电视平台和收视率稳定、节目质量高的综合N代节目上。如上图所示,同一节目5个以上赞助商的节目有23个,占总数的近一半,四个赞助商联合赞助的节目也占22%。而且这些赞助商聚集的综艺节目也主要分布在榜单前列,说明马太效应正在进一步凸显。只有成为真正的头资源,广告主才能成为热门商品,即使能排进前50的收视率,最终也可能只有一两个赞助商。市场越来越残酷。

从广告主类型来看,综艺节目的赞助商主要是手机和快动品牌,现象级节目的片头大多是这两个品牌拿下的,而电商广告主也开始抢夺头部综艺节目的资源。

标签

通过解读2016年电视综艺节目50强榜单,可以发现目前国内综艺节目市场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要打造一个成功的节目,更需要实现节目的创新和突破,满足一流的“平台、类型、模式、进度、阵容、制作团队、投入”等多元要素。

新川智库

帮助影视项目取得巨大成功

商务合作微信:sduwxf2013

可以购买CC-Smart新智库影视排行榜

1.《周六综艺节目 起底卫视综艺,一部好的综艺节目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周六综艺节目 起底卫视综艺,一部好的综艺节目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9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