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这个专业,是不是以后出来要做居委会大妈呀

数字营销某top公关公司社会学院2016届校友

年薪12w+ 工作1年半

学生时代

最开始读大学的时候我妈就这么问我,说实话,我其实大学四年都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所以一直都在做些专业外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觉得学生时代做的对未来帮助最大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一起参加了汉高的创新挑战赛,拿了全国前十名。到现在,汉高都还会给我们发一些职位的邀请之类的。

后面去了雅诗兰黛实习,做市场和销售。从奉贤坐梦境的班车去(其实没有说的6点这么夸张,我坐的是8点那班),每天都是迟到早退。但是老板也能理解,因为我们实在太远了。再后面就去了uber市场实习,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是实习生,但是做的都是正式员工的事情。成长特别快,认识了很多人。不过加班也是经常的,基本都是到10点11点。一个人会接十几个品牌,但是其实也都是简单的合作,基本上都是以资源置换的形式,双方互相倒流这样子。那时候我就想,我以后找的第一份工作一定不要加班。但是其实现在越做越觉得,在广告行业哪儿有不加班的。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uber实习的时候,那一次是和家乐福合作,涉及到微博要给个东西。我们的微博上面肯定是要自己做的,所以就和对方商量可不可以让她们自己做海报,但是最后商量不下来,最后就我们自己做了。但是这件事就被我老板说了,他问我为什么要帮她们做,让她们自己做就好了啊。因为时间成本嘛,如果要做这个,我们的设计师就要做一下午,而且当时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的campaign。跟麦当劳啊什么的在做,这件事情当时还蛮搞的。

其实在工作的时候,日常都会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比如什么时候上线,什么时候发,什么时候确认,一定要有耐心,细心。不能说什么,都可以啊,这样差不多诸如此类的话。

毕业的时候拿了五个offer,有一号店的,也有国企的像电信这样,还有一个群邑(wpp集团的媒体投资)的管培生。虽然当时也想往互联网发展。但是觉得互联网很乱,结构不完整,毕业生的培训不够,像uber我走了一年也就死了。所以后面选择了群邑,平台大,又是管培生,做广告的话能够接触到很多最新发生的事情。所以也就毁了电信的三方,选择了广告行业。

读社工的同学都去哪儿了

有去互联网公司的,去做文案的也有,也有去移动这样的国企,但是这位同学后来觉得体制内呆不下去,就出国读书了。我一个室友去了银行,在西藏,我也觉得挺好的。还有我们班对,他们大四才在一起的。女孩子能力很强,考到了芝加哥大学读社工,他男朋友为了她放弃保研,也考到了芝加哥大学。

这个专业在国外德高望重,社工的权利很大,有保护令,是社会资源链接者。其实我觉得现在有很多人都没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吧,典型的情况就是大学毕业不知道干嘛,也不想工作没事干,就先读个书吧,或者出个国读个书,读什么呢?就读最火的专业吧。我自己的话,说实话,大学四年都读了不喜欢的专业,你说你大学就读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再出国再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那不就是浪费生命吗?所以我决定先先工作几年再说。现在也有很多已经工作了的,然后再去读一个MBA什么的,我也觉得挺好。国外的研究生和国内有点倒过来,其实国外很多研究生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但是国内就是恰恰相反,不过我也觉得还行吧。

而且现在国外研究生回来也不是很吃香,顶多研究生比本科生多一点钱,也有很多公司待遇都是相同的,像我以前的公司,就是一模一样的工资。而且升职,review也是看自己的表现,我之前公司,很多海外的也没有升呀。盲目的出国读书我觉得不好。像我的那个同学,就想的很清楚,就是出国读社工,回来在华理当老师,自己开一个社工机构,我觉得这样是可以的。但是花大钱出国读个金融,市场,我觉得不值,等回来这几年也不一定能赚回来,现在工资起步都不高的。而且另外一方面也是浪费时间。

其实国内机会比较多,像国外很多职位不会开放,有点封闭了。我妹妹就在国外读书,所以比较了解,她找到一家公司,愿意给她申请工作签证,但是有一行就写着,为什么这个工作只能你来做,不能由他们国家的人来做。

职场生涯

最开始在群邑做管培,半年一次review,要是通过的话就能升职加薪,做更有挑战的工作,一个管培生有三次review,我一年两次的review都通过了,但是后来就跳槽了。像户外广告,移动视频的开篇广告,开屏广告这些方面都是以前公司垄断的。我是做数据分析,基本上是不接触客户的,对接我们的agency。媒体公司就是用数据支撑,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是好的,比如消费者看综艺节目,什么年龄段的在看什么。还有一些行业分析,比如智能盒子怎么发展的,你要用这种数据去说服客户来买。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我想要对接客户,虽然做客户压力还大一点。但是如果后面不接触客户的话,思维可能会固化。因为客户可能也会有一些想法,所以想到以前的工作可能不是我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反正也就在隔壁,这个机会各方面都很好,所以也就跳了。

我现在在做数字营销,所在的部门,其实是整合的部门,因为现在公关公司变化也比较大,不会只做一条线,当然线下传统的pr也是我们的大头。现在典型的一天大概就是:到公司之后,帮客户做双微平台,让实习生先拉后台数据,有kpi的,看看能不能达到,没有就想办法会补这个量。然后会比稿其他品牌,会做其他另外的活动,不过是另外收费的。对标其他产品,需要很多idea,会头脑风暴一下,比如像有哪些消费者趋势比较火的,有哪些insight适合我们做圣诞节的,双十二的,也会和供应商沟通,涉及很多财务的东西,会和财务打交道。每个月会给客户做月报,kpi有没有完成,有哪些创新的点,下个月会做什么。

微信微博现在是两个主要的渠道,在其他渠道做,可能就会打水。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比较open的话,也会让你去试试其他渠道,像我们这次就是去了豆瓣在做。单纯的奢侈品品牌会聚焦在微信微博上面的,不太敢尝试,挺保守的。他们的调性不能掉下去的,不能把品牌做low。比如广告投放,像香奈儿,就不能放在黄色新闻消息旁边,这就有风险了,如果他们看到了,就会要求你们退款的。要规避这种风险。所以最安全的话现在就是微信微博,还有客户他们的官网,电商的话就是天猫和京东。

最近比较糟心的事情就是双十二的一个活动吧,客户的预算也不多,十万以下,让你做很多kol(关键意见领袖),但是你知道的,对接kol,很烦,很琐碎,kol的质量参差不齐。他要求我们做的很完美,上周每天晚上都是做到10点,11点。有一点什么客户都会拿出来说。但是后来也还好,每天都能通过,没有delay,没有影响到预期的目标,就觉得很好。

最近工作中比较有趣的事情就是出去喝酒吧。因为我现在的客户是卖酒的,但是我不太能喝酒,第一个礼拜去做客户报道,然后客户就带我们去外滩喝酒,我和我老板还有我的一个intern。客户想让我们了解一下现在做的品牌,一晚上去了三家酒吧,其中有一家还去了两次。我喝了四杯酒,那种纯的,喝得晕乎乎的,我老板就一口闷,他会喝嘛。看你做什么吧,像以前公司,做ck,客户就会送你包啊,会有内买啊,什么的。不过这个要看你的客户耐不nice了,小气的话就不会送,如果比较大方的话,就会给agency一些周边,之前有一个大方的客户,做隐形眼镜的,给我们全公司1000多人,好几层。只要是近视的想要去拿的都可以去拿,两盒,市场价一千左右的。

有人说做公关有鄙视链,但是其实不一定哦,有些很一般的品牌,给的钱会比较多呢。但是客户之间是不会有这种鄙视链的,可能会有说我们都是做media的,会鄙视做创意的,创意的会鄙视做公关的。但是其实也不是鄙视吧,可能就是不了解对方在做什么,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价值。所以现在很多公司在做整合嘛,就是不要只有创意,不要只有公关,不要只有渠道投放的。

关于未来&干货分享

我啊,我觉得我未来可能还是会在这个行业,其实自己也在摸索做东西,上一份工作做数据分析嘛,所以数据的基础还可以,但是现在的工作聚焦于客户执行方面,还有涉及内容营销。内容营销很重要,也很难做好,这个东西很容易打着打着就变成硬广的,所以再学一学吧。新公司刚来,已经学到了蛮多东西,比如客户challenge你怎么回应她,以前不太做双微,不看微信,现在发现双微真的很厉害,没有任何品牌能逃得过这两个平台。还有就是kol,现在每个kol都知道怎么样打造自己的自媒体,把自己做成kol,这个真的太赚钱了。还有知道怎么给客户算投资回报率了,他们不懂你们在做什么东西,他们不知道这个文字这么写和这个文字这么些写有什么区别,他们只看投资回报率,花了多少钱,得到什么东西。比稿其他品牌,需要有消费者的洞察,看身边人的痛点在哪儿,我以前真的不太看微信的推送,也不加人,但是现在也得看看竞品,要看绝对伏特加啊什么的,会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对接你客户的时候,委屈的话也不能怼回去,跟客户沟通是一门很大的艺术。如果甲方告诉你,指出了你这个错误,你不要马上说这是我们的错,我们改什么的。先搞清楚是不是你的错,就算是你的错,也不要说我错了,我改。你要去还原整个事情的真相,告诉对方,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在解决问题上面,而不是谁对谁错。这是以前老板就教我的,非常有用。

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肯定是存在误解的,有时候确实像网上说的那种,都想杀了客户什么的,但是你不能这么想。我觉得存在的问题就是,沟通不及时。现在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微信,邮件解释不清楚,我一定会打电话。客户会知道,你在帮他解决问题,不能发语音,他没时间听,客户也喜欢你打电话。

开始做的话也挺委屈的,看你做什么客户,第一个都会比较难搞,你经历过以后就比较有经验。如果遇到一个说你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的,你自己就会飘起来,觉得自己真的挺不错。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做另外一个客户,你就知道了。所以经历一些比较难搞的客户,对自己也是一种成长。所以做乙方的问题就在于,就算客户确认过的东西,最后出错了,她也要怪你,一定要double-check,double-check。都是这样的,一定确认好了再发。

现在我们这一行都结婚比较晚,都30几岁,这行女孩子特别多,而且要加班,没有时间谈恋爱,因为在加班,可能周末都会被客户call起来,但是薪资比其他行业好一点,而且成长也比较快。最近在想要不要一直做广告,要不要在乙方,甲方和乙方做的活都差不多。做乙方灵活性高一点,薪资高一点。身边同事有去lv,Adidas的,一般跳槽涨百分之20到30吧。媒介做够了,换行业,换公关,有句话是都是说我们这个行业都是靠跳槽赚钱。但是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迷失本心。

做广告的话其实什么专业都可以做,有些人学了这个专业,可能sense还不强。首先要是一个热爱热点的人,什么佛系少女啊,对这些很热的东西一定要有sense,你要去看能不能和自己的东西结合起来,还有就是不要做一个追热点的人,要做一个创造热点的人,这个行业比较浮躁,要踏实,有耐心和定力,因为这个行业来来去去的太多了,流动太大。不要看到别人跳槽涨工资,自己也跳槽。要更加外向。要对接客户,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去问。开始客户会觉得你怎么什么都不懂,但是总比做错好。后面也会习惯,在问的过程中,会和客户越来越熟悉,以后会越来越顺。不愿意沟通,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本身内向不影响,我其实也比较内向,工作一定要外向,热情一点。

现在的实习和以前不太一样,实习生现在挺缺的。很难找到一个实习生。招到一个实习生很不容易,身边朋友都说招不到。如果老板知道你在认真努力工作,就会教你很多,可能教你的时候嗓门大一点,但是这就是日常,你要理解,他以前可能也是这样被骂的。

最后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华理的学生其实口碑很好的,我之前实习的时候,一起在uber的华理的学长,又踏实又很会做事情。只是说华理太远了,用起来比较心疼。华理的学生都太低调,你说出来,能不能第一眼让别人记住你,但是要对自己有点信心,第一次她们记不住你,要让她们后面记住你。

我对你们超有自信!

不科普

不解释

用最贴近大众的视角

带你们走进

真实的职场世界

华理强生tls出品

1.《坐标职|在跳槽只是换个楼层的WPP集团工作是怎么样一种体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坐标职|在跳槽只是换个楼层的WPP集团工作是怎么样一种体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