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4时58分,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是第三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近年来,随着全球联网大幕的拉开,北斗三号卫星逐渐成为焦点。有了北斗三号,还需要北斗二号吗?

“北斗系统是一个重承诺的系统,一定会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运营服务。”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辉说。她把中国北斗的“三步走”概括为北斗的“三命三代”:生命是为了生存,北斗一号从无到有,显示了中国北斗为生存而战的能力;再生轮回服务,北斗二号建成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区域导航系统,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真正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随着第三代的奉献,北斗三号大大提高了设计指标和定位精度,不断完善,开始了全球组网。

北斗二号卫星的第一任总指挥李祖宏说:“每一步都是相互联系的,自然过渡的,充分体现了航天系统工程所强调的迭代渐进的原则。”。

北斗三号卫星的前提是北斗导航区域系统持续、稳定、可靠的运行。换句话说,北斗三号开启全球网络化时代的信心来自于北斗二号的坚持。特别是在北斗三号进入密集发射和快速组网的关键时期,稳定的后方对整个北斗导航工程至关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北斗导航区域系统一直在持续、稳定、可靠地运行,免费向亚太地区提供开放服务,全天不间断地为各类用户提供大量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民族武器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各个方面。

接过北斗二号的接力棒

当年北斗二号卫星大力堆砌,去了天江。不可避免的是,这些卫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和老化,面临着密集的“退役”。虽然很多卫星都很健康,很有活力,但还是坚守岗位,发挥余热,但防患于未然一直是宇航员的作风。

“北斗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导航任务都需要多颗卫星提供服务,”杨辉说。“因此,在设计之初,我们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冗余性,发射的卫星超过了能够提供的运行服务。即使单颗星稍有超标,北斗系统也有其他卫星为其完成任务,保证了系统的持续稳定,不影响用户体验。”

为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符合精度要求的服务,2012年12月20日,北斗二号工程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新增4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作为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补充。每个“替补”队员都有一个主要接班人,他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北斗的长征。

此后,在中国北斗的“大本营”,北斗三号卫星团队为全球联网而努力,而北斗二号卫星团队则承担起了维护天空中的恒星、开发备份恒星的重任。经过精心开发,2016年3月30日和6月12日已成功发射两颗备份星,目前运行稳定。刚刚发射成功的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是第三颗备份卫星。

优秀的技能,经得起考验

替代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制。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在继承前人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在提高定位水平、改善在轨问题、满足用户新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

“一项设计和特别审查;分类生产,有序推进;流水线操作和批量生产;并行交付、密集发射”,紧密结合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特点,研究所逐步完成了从理念到模型再到系统的转型,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协调,以及技术指标与国家产业基地的统一协调,促进了航天科研生产的转型升级。秉承这一理念,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率先采用远程测试方式,在优化发射场流程、精简发射场人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后续北斗导航卫星开辟了一条新路。

“尽我所能,奉献我所拥有的一切——北斗导航向世界郑重承诺。奉献是北斗的追求和义务,”杨辉说。

1.《北斗二号 问号脸:北斗三号有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北斗二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斗二号 问号脸:北斗三号有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北斗二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4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