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淮州中学

中学校庆邀请函

15年前的2003年9月,我收到了淮安母校淮州中学的邀请函,10月8日有幸在淮安参加母校建校60周年校庆。

一、淮州中学的历史

1963年在淮阴市王莹中学门前

淮州中学,原名淮阴中学,始建于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那年冬天,随着抗日形势的需要,根据淮阴县委的指示,县文教巡视员徐继刚计划在淮阴县兴建第一所中学——淮阴县中学。学校位于怀联路口张集区北大雄寺。

1945年春,学校发展很大。学校从最初的53人的师范班扩大到400多人的9个班,更名为淮海第二中学。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淮海二中在鱼沟设立分校,一、二年级四个班,学生200多人。

1946年,鱼沟分局并入大雄宝殿本部。很快,学校从北方的山东撤出。

1947年春夏,我区扩大,形势好转,县委决定恢复淮海二中。全国解放后,淮海二中迁至当时的县政府所在地鱼沟,更名为鱼沟中学。

1953年,学术负责人许在淮阴县镇领导创办了一所分校。1954年春,学校更名为王莹中学。1958年,学校从初级中学发展到结业中学。

1959年,因淮阴县清江市并入淮阴市,学校更名为淮阴市王莹中学。1964年,县市分离,学校更名为清江市王莹中学。1967年春,更名为清江市淮海中学。1968年,恢复为王莹中学。1972年恢复为淮阴县中学。

2001年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县撤县建区。同年9月,淮阴县中学更名为淮州中学,升格为副科级。

2009年,淮州中学迁至王莹镇长江路新校区,明凯中学迁至王莹旧校区。

目前,怀州中学有68个班,学生3500多人,专职教师350人。学校旨在打造“一流、知名、优质、现代、有特色”的苏北示范高中,以“明德、敬业”为校训,逐步形成“志、学、优”的优良校风。

2009年,怀州中学迁至新校区

二、60周年纪念印象

我于1956年被王莹中学录取。1964年高中毕业,离开母校快40年了!我的老师都退休了,我们同学也基本退休了。我很期待。不知道这次还能再遇到多少老师同学。

10月8日8点,我从泗阳老家来到淮阴区王莹镇。我的母校在延河南岸。当我走到淮州中学门口时,已经是一片喜庆的气氛。我看到学生们穿着节日服装,敲锣打鼓,在学校门口和礼堂前游行,迎接客人。我有点激动。停下来看了一会儿,我从学校门口的欢迎队列后面绕过接待室,进入校园。我没有直接去登记处签到,而是先在校园里溜达了一圈。学校变化太大了,老房子里连个影子都没有!我从新操场走到教学楼的窗前,浏览着学校的剪影,无意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学生的名字:杜锡泉、苏、朱世东。

从图书馆的喷泉池走回来,看到一个女学生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女老师走在一起。我以为是我们化学老师石美华,赶紧上前提问。但是失望了,认错人了。石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才知道,文革前我被调到南京的一所中学。这位白发老师是谁?我没有勇气再问了。我只知道她姓李。李老师亲切地问我在哪节课,并领着我去溜桌报到。

我签到的时候,看到我同学朱世东的名字已经在名册上了,就一直念叨着,四下看看。但是另一个报名的同学也说要找朱世东。我们对视了一会儿,认出了对方——他就是曹占奇,南京林业大学毕业!

我们坐在旁边等着别的同学,不一会儿就遇到了苏,也就是所谓的“组织部长”,还有来自五里庄的曹。然后,朱世东和杜锡泉也出现了,一下子就聚集了六七个同学。当我们一起走到学校门口时,我们遇到了赵霁来过的叶壮音乐厅。9点进礼堂后,先后遇到了孙嘉轩、孙守瑜、马宗保。

在礼堂里,我们十几个同学坐在第十三排椅子上。只见主席台两侧的墙上写着校庆对联:穆雄壮的文风扬一腔读六十年寒暑雨露风霜形成一边倒的林宅,钟江淮精致的21世纪三千桃李教育。我立刻记下了笔记。

在庆典开始的介绍中,听说嘉宾包括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淮阴县委书记李光涛,淮阴区领导陈、冯嘉庚、李,以及邻近的淮阴中学领导。教育部副部长、建设部副部长黄伟、原《求是》杂志社长、总编辑戴周、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绍孟、中科院院士沈、戴立新、杨等为怀州中学送上了贺词或题词。

庆祝会发言和演讲会于10: 30结束,随后是学校师生汇报表演。看演出前,我们从第13排搬到第7排,遇到了几个老师:物理老师陈金荣;孙俊贤,化学老师;数学老师曾梵茂,梁成泽,张艳。我迫不及待地挤在陈小姐身后,挨着她坐下,和她说话。我才知道陈老师调到清江中学,和她的爱人牛老师在一起。她还告诉我,我认识的她女儿现在在南京工作。

快12点了,表演结束。我们走出礼堂,坐公交车到了学校门口的东区政府招待所。进了食堂,我们班10个同学都来了一桌,加上62级的杜锡泉,一共11个人。可惜62级只有一个人,63级没有。杜锡泉告诉我,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周年纪念的信息,他是听说了才来的。

校庆前64班的同学合影,左四是作者

招待所的大餐厅里大约有30张桌子。席间,学校现任领导来桌敬酒,我们都站起来回应。但是参加校庆的老师都被安排在楼上吃饭,我们不方便上去敬酒。吃完饭,我们出来在大门口拍照的时候,也想和老师合影。但是楼上老师还没走,我就上去见老师了。但是下来之后觉得应该上去给老师敬酒,就让几个同学一起上去。但是到了二楼走廊,老师走到尽头,酒不敬了,我们就跟着老师往下走。

那时候同学的相机很少,就是我那个破相机用上了。当我和老师合影时,我无意中遇到了曹伟,一位住在苏州的语文老师。她很开朗,说文革时在牛棚里受训。拍照前后终于和老师有了一点空的交谈。南京的孙老师说记得,说我中学的作业很工整,已经在全校展出了。我永远忘不了孙先生的一句名言:读书要像把一本书从一页撕到另一页,当没有更多的页时,这本书就会被阅读和整合。我还和当地的数学老师曾梵茂聊了几句,说我想念在谢石去世的老师戴志平。曾老师马上把我介绍给对面的老师,说是戴老师。我以前没见过她。当我和她谈起戴老师时,她的眼睛变红了。真想先哭一场…

我们和老师告别后,大家纷纷告别。在北京路的尽头,他和苏、、杜锡泉挥手告别。刚在一起半天,真是来去匆匆。

第三,拜访62班的三名学生

我曾希望62年级的学生来参加校庆。毕竟和他们是三年的同学,尤其是那三年的困难时期,62级的能上大学的很少,所以回到学校后我比64级的同学离他们更近。但可惜都没有出现。于是我突然有了找他们的想法。

在同学家,对吗

小菊

校庆结束后,我去北京路黄河桥北边看一个宗族大叔,已经5点了。我去了赵和何的家,他们是我在农科院后面的同学。我们都是62级的同学。他们高中毕业就结婚了。自从中学分手后,我们已经41年没见面了。这次第一次见面,我们都很惊讶!

在他们家吃过晚饭后,我想呆在我哥哥家。但是他们一直不让我去,我只好去做。我们坐在灯下一直呱呱,话题当然是回忆同学和少年。与此同时,赵老师和何老师在高中毕业后发现了一张合影,我们给每位同学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说起来丢人,有些同学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或者说是启迪人心,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在合影中他几乎都能叫出自己的名字。第二天一点钟,该是休息的时候了,齐敏又和我一起睡在厢房里。但是躺下之后就醒了,就继续聊天,一直聊到3点。

在齐敏的家里,他还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他说冷天的中学特别冷,他隔着腿跟我睡觉取暖。但是我记得;他还说他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条件比我们好,经常带点炒面来学校充饥。没错,他是南无极人,父母都是公社干部。我说你方铁盒里的炒面分享了很多次。

在齐敏的家里,我们还谈到了在中学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你让我们想起了几个老师,让他们一个个活了过来——

物理老师陈金荣:1957年,她的情人被变成右派,送到农场劳动改造。她带着一个小女孩,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她也省了钱,给爱人带了点吃的。不吃的话,买胡萝卜晒干充饥。晚上改作业饿了就啃一个。还给我们学生吃。

数学老师吴寿泉:据说解放前去了南京、重庆等高校。他生来就不好,曾坐过牢。但是在我们中学,我们在教学中表现良好,兢兢业业。齐敏说,在1960年的困难时期,吴老师有点人情味,偷偷帮他从教工食堂买馒头,让他晚上饿着肚子自习。

第二天早上,我打算离开,回到泗阳,但齐敏和他的妻子一直说,他们必须找到一些同学聚一聚。那天匆匆忙忙,我只让齐敏就近找周一发。

周的变化也挺大的,一走了之恐怕认不出来。他中学毕业时参加了聚会。虽然没上过大学,但是去三河农场就业,后来做了汉桥乡副乡长。席间,他说官场上有两件事让我们笑了。第一,他当乡长的时候,干部们要吃喝。一个乡官对他说:“不能喝酒,不能当书记。”第二,他在丁基的时候,乡政府每天都有客人,想吃想喝!有时候中午,街上没有吃的,只有一千块豆腐什么的。来吃吃喝喝的干部们抱怨着,讽刺地说:“你不会捡两桶黄豆炒了吧!”

我笑着对一发说,看来我们都是“无知”的,谁告诉我们60年代党的教育根深蒂固!当我看到我们四个当时是班里的班主,这么多年还能保持一颗积极纯洁的心,不禁相视一笑!

作者简介:

作者是济南市科技局退休干部。

授权发布原创作品

1.《淮州中学 母校淮州中学60周年校庆回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淮州中学 母校淮州中学60周年校庆回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4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