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1日至2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第六届PCV高峰论坛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大厅隆重举行。国内外眼科专家齐聚一堂,交流黄斑和视网膜疾病的前沿进展,探讨热点话题,共享学术盛宴。

台湾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系杨忠美教授作为会议主席之一,为我们带来了《疑难MH外科学》。通过案例分析和精彩视频分享,他给我们讲述了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策略。下面是杨教授的精彩讲座。

难治性MH

什么是难治性MH?杨教授认为,下列情况可视为难治性MH:

>500μm的大裂孔:包括特发性或者外伤性MH;高度近视MH:无囊样水肿和/或裂孔无卷边之小裂孔、大裂孔、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术后持续不闭合的MH复杂性MHRD:复发性MH和/或合并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或超大裂孔

其他非特发性黄斑变性:由玻璃体黄斑牵引、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引起的黄斑变性。

大裂隙MH

操作模式选择:

大ILM剥离

ILM翻板技术

自由ILM瓣膜填塞

摘要

对于大断裂MH,当断裂直径

对于较大的MH,即当孔径> 500μm时,可以选择ILM来密封孔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临床特征: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征,使其成为难治性MH:

常伴有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发病年龄较轻与特发性裂孔相比,有更高比例来自于板层裂孔术后裂孔闭合率较低,约为62.5%,若合并RD则闭合率为10%~44%,合并黄斑劈裂者则约为25%

手术方法的选择:

对于分裂型、无囊状水肿和/或裂隙不卷曲的MH患者,可选择ILM翻转技术来提高MH的闭合率

也有报道称,使用神经感觉视网膜游离瓣可以成功地闭合复杂的HMMH。

高度近视的MHRD

治疗策略

传统治疗方法:

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视网膜前膜剥离+ILM剥离+气体或硅油(SO)填充:有研究表明PPV联合完全的ILM剥离术,网膜复位成功率虽高,但MH裂孔闭合率仅约50%~70%,视力预后较差,且有再次RD的风险。气体填充一般需要长效的气体各种组织膜覆盖或者填塞:膜片组织来源主要有ILM膜片、晶状体囊膜、视网膜感觉神经层移植片、羊膜等;手术技巧选择:ILM翻转/填塞可在重水辅助下操作,或翻转/填塞后以自体血或黏弹剂覆盖;局限性网脱无需放视网膜下液,以气液交换至网脱边缘即可;裂孔闭合率可达96%。

其他外部治疗方法

例如巩膜缩短/强化:

后巩膜外垫压术巩膜缩短术:颞侧巩膜折叠术联合PPV+注气术

连续未闭合MH

治疗策略

再次玻切,联合促裂孔闭合药物;按摩或牵拉裂孔缘使裂孔形状改变,再行气液交换各种组织膜覆盖或者填塞.膜片组织来源:有限的自体网膜、晶状体囊膜、正常视网膜片、羊膜;自体血:自体血小板或自体全血;硅油/重硅油填塞;制造黄斑脱离;巩膜缩短/加固术

复发性MHRD

治疗策略

单一或多重游离ILM膜瓣;单一或多重晶状体囊膜瓣;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瓣移植;羊膜瓣填塞。

摘要

最后杨教授总结,临床工作中难治性MH患者较多,治疗方案较多。根据患者的病情、食管裂孔的大小等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

杨忠梅教授

学术生涯:

1997-1998年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眼科副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眼科副教授,1998-2009

2009年至今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眼科教授

2013年至今国立台湾大学医院眼科主任

2015-2017年台湾视网膜医学会会长

临床研究:

复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疾病。

版本

有权

声音

版权属于《国际眼科新闻》。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如果任何其他媒体或网站需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版权所有的内容,必须经本网站批准,并在文章顶部注明“来自国际眼科新闻的转帖”

1.《杨中美 PCVS2018丨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策略——台大医院杨中美教授经验分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中美 PCVS2018丨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策略——台大医院杨中美教授经验分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5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