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楚艳,人们可能还有点陌生,但提到北京APEC会议的领导人服装,也就是“新中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楚艳就是APEC领导人服装的主设计师。近日,楚艳应无锡南长古运河片区之邀,来到此间参加“创新链接·再造传统”运河非遗文化沙龙。谈及何为“新中装”,楚艳认为,如今这个时代,凡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式服装都可以称为“新中装”。

据了解,2014年APEC会议上,以“立领、对开襟、连肩袖;宋锦、漳缎;万字纹、海水江崖纹”为特点的“新中装”随各国领导人的亮相而轰动世界。同时,“新中装”挖掘、重现了大批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了多项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当时的目标是要拿出鲜明的民族元素,具有大国风范的当代服装,不是要回到古代,也不能抄袭和模仿一个朝代或一个地区的民族服装,设计的核心是寻找到文化基因、艺术符号,并提炼再创新。”楚艳认为,随着APEC事件热度的消退及今天更深入的思考,从中国传统服饰创新发展的角度看,新中装应该不是单指这次APEC的服装,凡这个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式服装都可以称为新中装。

在服装设计领域,国内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梳理和现代化的创新才刚刚开始。楚艳介绍,中国服装领域的色彩体系、染色技法是一个文化交融的结果,在丝路开拓以前,中国服装的色彩并不是那么丰富,后来受到来自西域的包括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才开始慢慢转变。因此,2015年,楚艳及其团队将会去印度、日本等国,开始天然染色手工技艺寻访之旅。

“有了技术改进、创新设计,才能让人更多人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手工艺,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精神才能彰显,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国内服装产业才能更吸引人。”楚艳笑称,唐朝时代,那时候的中国是世界的“时装中心”,当时其他国家的人都是慕名前来长安学习“穿衣经”的。

楚艳在活动还提出,只有通过创新手段,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进行新的创新设计,让糅合传统元素的中式服装适合当前百姓的审美习惯和消费习惯,才有可能让更多人接受、消费,使之成为一个产业。

据悉,“创新链接再造传统”运河非遗文化沙龙是“2015中华手作嘉年华暨古运河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除了APCE“新中装”主设计师楚艳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和大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等均受邀参加上述活动,在会上共同探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之路,深度探索中国手工艺复兴实践中不同行业间的联接与合作。

1.《新中装 楚艳:有创新精神的中式服装皆可称新中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中装 楚艳:有创新精神的中式服装皆可称新中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