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6月14日,中国足协公布了U23新政实施细则和2017年夏季签约转会费收取调整的相关规定。

中国足协在U23新政中的新要求是:2018年,每个中超联赛和中国A队最多要注册25名国内球员,其中至少4名U23球员。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该队将被直接取消参赛资格。新政规定,2018年每个中超联赛和中国A队最多要注册25名国内球员,其中至少包括4名U23球员。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该队将被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规则还要求俱乐部在每场比赛的18名申请人名单中至少有3名U23球员,11名首发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每场比赛首发的U23球员数量不应少于外籍球员。一场比赛中,U23每队实际累计出场人数不得少于外籍球员实际累计人数。违反规则的球队将被视为弃权,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也将对俱乐部进行进一步处罚。

在引进方面,中国足协明确规定了引进国内外援的价值上限: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将收取同等数额的引进调整费,引进资金支出不超过4500万元/人的外国球员和引进资金支出不超过2000万元/人的国内球员的俱乐部,已支付的引进调整费将全额返还俱乐部用于青年训练,不得从俱乐部的青年训练预算中抵消。

如果俱乐部的引荐支出超过上述标准,则不享受此项政策,仍按同等比例收取全额引荐调整费,计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如果俱乐部通过租借等方式从国外附属俱乐部引进球员。,如果租赁成本低于原俱乐部引进球员时的转会支出,则根据支出收取调整费。

与本赛季实施的U23球员政策相比,新政策的具体细节无疑更加严格,但其目的是督促各大俱乐部重视自己年轻球员的培养,限制外援对联赛的影响。目前,对于大多数中超和中国A队来说,U23球员都存在配置数量不足,与主力球员差距较大等问题。但亏损俱乐部国内援助支出不超过2000万元,引进之路将被堵死。如果“新政2.0版”能够长期实施,注重梯队建设和年轻球员的培养,势必成为未来每个俱乐部的重中之重。

从引进规则可以看出,中超和中国A队疯狂购买大牌外援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从海外附属俱乐部租借引进外援的道路基本被实施规则堵死。然而,现有的拥有大牌外援的强队或俱乐部将成为新政的受益者。在中小球队无法依靠外援增强实力的情况下,中超和中国A基本维持目前的格局,弱队几乎不再有翻身的机会。对于目前的中超和中国A队来说,离开外援将是目前比赛年代唯一可行的对策。

1.《足协发新政实施细则:增U23球员数量 限高价引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足协发新政实施细则:增U23球员数量 限高价引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7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