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6月19日电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19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首次正面回应,称该报道不实。

《纽约时报》关于福耀的报道并不真实

曹在接受美国新华社的电话采访时说:“《纽约时报》的报道激怒了工厂所在地代顿地区政府。当地政府认为这是谣言,福耀给代顿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纽约时报》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俄亥俄州一家中国工厂的文化冲突》的文章,指出福耀在美国建厂时遇到了就业、生产安全、文化冲突等问题。文章说,一些工人质疑福耀是否真的想按照美国监管标准在当地生产和运营。

曹表示,工厂完全有能力处理好与工人的关系。目前工人很稳定。事实证明,福耀的就业政策是正确的。“纽约时报没有走访福耀工厂,没有采访现场工作的工人,而是在外面发现了一些下岗职工和工会积极分子,带有一定的偏见。”

针对《纽约时报》称福耀面临激烈的工会运动,国内媒体将此内容报道为工人游行,曹表示没有这回事。“福耀的2000多名工人中,只有几十个人参加了工会会议,这是工厂外工人的活动。福耀无权干涉。”

福耀于1995年进入美国市场。长期以来,福耀在美国的发展以贸易为主。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美国政府支持制造业回归,福耀选择在美国投资建厂。

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的汽车玻璃厂由福耀投资兴建,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南部的莫雷恩,去年10月正式建成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厂。

福耀被罚款10万美元

关于福耀在美国工厂被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罚款10万美元的报道,曹表示,罚款是在去年年初,因为存在安全隐患。

在发给新华社的一份声明中,福耀的美国新闻官表示:“OSHA在福耀的早期生产中提出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出于安全原因,一些机器没有锁定。企业收到OSHA提出的问题报告后,可以选择申诉或和解。和解的好处是,我们接受OSHA提出的少量有理有据的批评,立即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声明称,任何企业都需要一个成长期,从100人扩大到2000人,在施工初期、基础安装、员工培训等环节,一些细节会不完善。“OSHA提出建议后,我们接受了一些真实的批评,选择了和解,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改善员工生产环境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上。”

因此,曹说,一些工人反映安全措施不足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他说:“如果发生谋杀案,我这边投资10亿,我的企业就倒闭了。代顿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设备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是最强的。没有这个问题。”

他补充说,工厂有三个月的新员工培训期,新员工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工厂流程和技术。在中国,工人的入职培训只有一周。

曹还告诉新华社:“福耀美国工厂的生产环境非常漂亮,外面像花园,里面像酒店。我们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他们的工资比本地行业高5%-10%。公司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每年给基金100万美元用于社会救济和职工特困户救济,帮助职工。我们和员工的沟通没问题,和员工的关系也很好。”

在谈到管理层中的中美人员比例时,曹说,福耀是从本土化开始的,所有的行政职务都是美国人,没有中国人管。中国人只作为技术专家和顾问提供技术指导。《纽约时报》报道称,福耀正面临一名前经理提起的诉讼,他说自己离开是因为他不是中国人。

在美国遇到法律纠纷并不奇怪

德惠律师事务所美国合伙人洪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就在美经营的中国企业而言,在业务层面上,中国的管理团队应该了解美国的国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像美国的法律法规那样详细;世界上没有一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像美国这样频繁地提起诉讼。这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在美国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美国的上述国情,就必须缴纳学费,走弯路。”洪对说道。

虽然不便评价福耀在美工厂的具体情况,但洪强调,中国企业在赴美投资前,应集中精力积极识别和了解中美操作系统环境的差异,而不是事后被动应对,考虑法律和合规成本,考虑人为因素,将“软因素”视为“刚好需要”解决。

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法律纠纷,应咨询专业律师团队。“据《纽约时报》报道,付瑶在美国遇到的法律纠纷在发生频率、涉及金额和法律复杂性方面并不特别突出。换句话说,一个投资这么大规模生产项目的美国本土企业家,遇到这些法律纠纷,也就不足为奇了。找个好律师,这些法律纠纷都是‘冷’级别的问题,不足以构成‘危机’。”洪对说道。

有观察人士提到,“严格遵守美国劳动法”和“保证企业高效运转”之间存在矛盾。经常被人举个例子,金融危机前后劳动力成本过高,拖垮了美国汽车工业。对此,洪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遵守美国法律不一定是一种成本和负担。“很多时候,美国法律也是一种资源,价值在哪里,潜力在哪里。看你是不是真的能入乡随俗,学会用。”

他说遵守当地法律是必要的。“但是,遵守地方法律不是简单的高调道德,这里也存在法律和技术问题。在美国,中国企业的美国子公司是美国法人,可以参与美国的社会政治活动。这些中资美国公司可以商会的形式组织和与地方政府、社区、民众等社团互动,影响认知,甚至合法参与游说,影响各级法律法规的修订。”

工厂的快速扩张将会遇到挑战

俄亥俄州投资促进机构高级董事总经理克里斯蒂·坦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任何工厂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都将遇到一些挑战。“福耀在两年内迅速发展到2000多名员工。我认为福耀在应对快速扩张过程中的挑战方面相当突出。他们一直在与工人沟通解决问题。我相信福耀能够应对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坦纳说,在美国投资时,需要面对工人能否组建工会的问题。企业在投资时需要透彻了解美国的工会情况和工会的规章制度。“不管有没有工会,企业最终都需要与员工保持良性关系。企业对工人好,工人最终会回馈企业”。

坦纳还表示,福耀并不是唯一面临工会问题的企业。“四十年前,本田在俄亥俄州投资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40年后,本田在俄亥俄州雇佣了13000人,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迄今为止,本田还没有工会参与。”

1.《曹德旺称《纽约时报》对福耀在美工厂报道不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德旺称《纽约时报》对福耀在美工厂报道不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7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