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的黄昏》

卫清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黄昏时分的黄昏》

卫清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魏清源先生是著名的明清史学者。曾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信东亚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后赴英、港、台讲学,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档案学。《暮光之城:张与明末政局》是其经典学术著作的再版。在这本书里,魏先生使用了大量罕见的丰富史料,除了实录、政书等官方记载外,他还引用了150多种个人笔记、藏书和书信,以及65种地方志。在这一丰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张及其政治转型所面临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和人际关系。

魏先生是我国第一位开设《中国国家机关史》课程的教师。作为档案系的老师,他提倡“用材料说话”。在《暮光之城》的出版研讨会上,他的学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的毛佩琦回忆说,魏京生写《张》的时候,几乎为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都建立了一个档案,从皇帝到太后,再到各派官员,尤其是以前的内阁制大学和与张共事的重要公务员,每个人都有一个档案。清华大学教授秦辉也强调,利用档案管理历史是西方史学的主要路径。

张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他担任内阁第一助理的十年间,他推行了许多以“一鞭法”为代表的措施,促进了明朝政局的巨大变化。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对张及其改革的评价和判断开始多元化,如其金融改革的得失。魏清源先生在书中提出了“龙湾改革”的新论断和新概念。经过重新审视,他发现高拱和张在时期共同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吏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垂死的明朝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可以说,张在万历初年进行的改革是改革的继续,是一个新的研究突破,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此外,魏先生还对张改革的过程进行了动态的描述,不仅描述了张如何规划战略、选拔人才、妥善安排,而且描述了他在改革和反改革中面临的矛盾和冲突。在肯定张的伟大历史作用的同时,也对他的“错、过、德”作了实事求是的直接论述。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教授彭勇提到,近20年来,对张改革的评价越来越理性。今天再评价的时候,需要去掉当时的标签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要高估张对的改造,但也不能陷入不可知论,站在后来的立场看问题,完全否定改造。如果能把弘治中兴和嘉隆万达改革放在一起考虑,对张的研究会更有价值。

1.《《暮日耀光》为张居正"立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暮日耀光》为张居正"立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9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