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今天说,十八大以来,全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至2016年,全国就业人数增加899万人,其中中西部地区占90%以上;城镇就业增加4326万人,其中中西部地区占近50%。

今天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汇报2017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十八大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数据地图:4月24日,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西藏民族大学举行。田进

鲁爱红说,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巨大的背景下,中国就业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就业人口从2012年底的3.71亿增加到2016年底的4.14亿,年均增长1082万。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超过1300万个,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650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以下的低水平,2016年底为4.02%,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31个大城市和城镇的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岗位供大于求,整体就业市场活跃,人力资源供需关系基本平衡。

就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从产业分布来看,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36.1%增加到2016年的43.5%。就业结构呈现出良好的变化趋势,就业结构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协调性显著提高。从城乡分布来看,城镇就业人口比例持续上升,从2012年的48.4%上升到2016年的53.4%,农村就业人口比例下降到46.6%。2014年,城镇就业人数首次超过农村,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从区域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本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势明显,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合理。2012年至2016年,全国就业人数增加899万人,其中中西部地区占90%以上;城镇就业增加4326万人,其中中西部地区占近50%。

此外,关键群体的就业保持稳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以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和基层成长为重点,促进供需对接和精准帮扶,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整体稳定。自2013年以来,连续四年,员工和企业家人数实现了翻番增长。实施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共选拔30.4万人,服务2322个县市。钢铁和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工人安置稳定有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稳步增长,农民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中国农民工总数从2012年底的2.63亿增加到2016年底的2.82亿。2016年,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比例为26.4%,比2012年高出2.7个百分点。注重精准政策,通过劳务合作试点、技能扶贫、就业“扶贫工场”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12年至2016年,共帮助城镇失业人员2790万人就业,帮助就业困难人员881万人就业,帮助28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就业,实现了动态零就业家庭。

卢爱红表示,随着大众创业和创新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市场主体,创业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来源。落实和完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科研人员等群体创业。大众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近年来,45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2016年,注册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

他说,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公共服务”,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实施了职业培训行动计划,并启动了新的学徒培训试点。2012年以来,约有1亿人接受了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高,就业稳定性逐步增强。

1.《人社部:全国就业人员5年净增899万 中西部占比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社部:全国就业人员5年净增899万 中西部占比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9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