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0日电据中国之音《新闻之夜》报道,很多新生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银行卡是和录取通知书一起邮寄的。有学生和家长认为,虽然交学费方便,但这种做法是否有侵犯个人隐私、强迫消费的嫌疑?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很多同学发现通知书里还包括了银行卡和与个人信息挂钩的电话卡。虽然解释是自愿的,但是让人觉得有点强制性。大一学生刘超认为制作这张卡是一种变相的强制消费,心里会有些不舒服。

大一学生冯敏表示,由于没有去学校报到,她对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也不理解随身携带的银行卡。

学生家长认为,高校录取通知书中的银行卡明显有胁迫感。“用他的卡不合适。这种个人隐私泄露就不讨论了。至少这种消耗很难受。最好不要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和家长觉得太商业化。”

对于发放银行卡和手机卡的问题,天津某高校工作人员的回复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这两张卡必须用来交学费,其他的不能转。”

其实早在2011年,工信部就发布通知,规定校园在录取通知中不能发送手机用户身份证和业务宣传资料,但很多高校还是知道的。一位银行员工透露,大学生数量庞大且稳定,一直被银行和通信运营商视为最重要的潜在客户群体。每年开学前,银行和运营商都会向高校发起强有力的“攻势”,争夺新的市场。

河南余睿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表示,公民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学校向商业机构提供学生身份信息,涉嫌民事侵权。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银行卡服务合同关系也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需要银行与自己之间签订。高校不能直接代理民事主体,没有授权其实是不合适的。

1.《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中夹寄银行卡 或涉嫌民事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中夹寄银行卡 或涉嫌民事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9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