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守恒定律是解决高考重大问题的必备考点、重点难点和必备技能。如何写出化学中的三个守恒公式,边肖在5分钟的课上带领大家快速掌握。

三大守恒定律的联系与区别

电荷守恒定律:无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电中性的。

阴离子负电荷=阳离子总正电荷

物质平衡是元素的守恒:溶质进入溶液后需要明确各离子的去向。因为水溶液中一定有水的H和O元素,所以物质守恒中的方程一定是非H和O元素的关系。

1.包含特定元素的粒子的守恒

例如:

在0.2mol/L Na2CO3溶液中,c元素形成的粒子总量守恒如下:

c+c+c= 0.2mol/L .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粒子比率的⒉守恒

例如:

在Na2CO3溶液中,根据钠和碳形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有:

c= 2

分析:在上述Na2CO3溶液中,C原子是守恒的,n: n为2: 1的常数

3.混合溶液中弱电解质及其相应离子的总量是守恒的

例如:

等体积混合相同浓度的HAc溶液和NaAc溶液后,混合溶液含有:

2c=c+c

分析:虽然上述混合溶液中存在Ac-水解和h Ac电离,但只是Ac-和HAc颗粒之间的转化,总量不变。

质子守恒定律:水电离的特征是c=c,但是一些可水解的盐类可能会导致氢离子和氢氧自由基的不同去向,所以我们需要找出它们的所有去向。

例如:

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最初的氢离子来自碳酸氢钠和H2O的电离。

c= c+c;oh-);

随着水解的发生,一部分H+转化为H2CO3,因此,

c早 = c现+c,

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c + c = c +c

对于相同的解决方案:

质子守恒=电荷守恒-物质平衡

一种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溶液是酸性的。左边写氢离子浓度,否则左边写氢氧根离子浓度。

第二步:根据溶液电离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完成等式右侧。具体方法是判断你能从溶液中直接电离出什么离子。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作为基准,与电离或水解后的离子进行比较。如果有更多的氢或更少的氢,将添加N倍的离子浓度。如果缺少n个氢离子,将减去n倍的离子。

总结

1.Na2CO3溶液

电荷守恒:

c+c= c+c+2c

材料保存:

c= 2

质子守恒:

c=c+c+2c

2.碳酸氢钠溶液

电荷守恒:

c+c= c+2+c

材料保存:

c= c+c+c

质子守恒:

c=c+c -c

即c+c=c+c

3.氯化铵溶液

电荷守恒:

c+ c=c+ c

材料保存:

c+ c= c

质子守恒:

c= c+ c

4.Na3PO4溶液

电荷守恒:

c+c= 3c+2c+c+c

材料保存:

c= 3c+3c+3c+3c

在0.1mol/L Na3PO4溶液中,p元素形成的粒子总量守恒如下:

c+c+c+c= 0.1mol/L

质子守恒:

c= c+2c+3c+c

5.Na2S溶液

电荷守恒:

c+c= 2c+c+c

材料保存:

c=2

质子守恒:

c=c+c+2c

解决问题的妙招

好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在判断时,我们首先如何确定一个方程,是哪个守恒?是不是又肿又破?焦虑...

这超出了客官的能力范围。路来了。

如果方程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那就是电荷守恒。

如果方程中有分子,但没有氢离子和羟基,那就是物质守恒。

如果方程中同时存在分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为质子守恒。

不是很简单吗。

最后我们总结这类问题的思路:先判断哪个守恒,然后做自己想做的。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忍心去尝试,去,去...

1.《三大守恒 5分钟搞定化学三大守恒,不再受它折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大守恒 5分钟搞定化学三大守恒,不再受它折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00491.html